中國科技 自立自強(2020特別報道)

2020年,我們共同見證了這樣一串數字――“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已累計飛行約3.7億公里;在38萬公里之外,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奮鬥者”號勇闖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一項項成就,標註着我國科技發展高度。一項項創新成果技術突破,既離不開基礎研究持續推進,也有賴於對創新土壤的厚培。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展望新的一年,中國科技必將在新徵程上創造新成就。

――編 者

高度+

科技實力進一步躍升

【歲末回眸】

今年9月,瑞士日內瓦,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名列第14名。而創新能力指數位列前15名,通常就被認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現在,我國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

回首這一年,我國科技事業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

科技爲疫情防控鬥爭提供有力支撐:不到一週時間就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並分離得到病毒毒株航天事業捷報頻傳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前沿創新成果頻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成功構建,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

編輯感言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從新中國成立時的一窮二白,到如今成爲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我們懷着夢想,錨定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勇攀科技高峰。從1970年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到今年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每一次技術攻關與突破的背後,都是孜孜不倦的潛心探索。每一次對未來生活藍圖的描摹,都在爲人類文明發展貢獻着力量。

力度+

基礎研究進一步加強

【歲末回眸】

“十三五”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基礎研究支持力度。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鐵基高溫超導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國際科技論文數量、高被引論文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位;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居世界首位……基礎研究的源頭作用正日益凸顯。

這背後,是我國對基礎研究和前沿創新持續加強重視、加大投入。今年年初,科技部等5部門發佈《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深化改革優化環境、穩定支持、創新管理,強化基礎研究的原創導向,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而後,《新形勢下加強基礎研究若干重點舉措》發佈,從優化基礎研究總體佈局等5個方面,爲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指明方向

【編輯感言】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長期以來,跟蹤式的研究多、重大原創成果少,是我國與科技強國的主要差距。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加快科技創新,尤其要下好先手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必須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夯實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

厚度+

科研生態進一步優化

【歲末回眸】

科技創新步伐的加快,得益於持續優化的科研環境、不斷厚植的創新沃土。

改革評價體系方面,《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等文件出臺,以破除論文“SCI至上”爲突破口,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引導評價工作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優化學術生態。

完善激勵機制方面,科技部等9部門出臺《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第三次修訂,強化獎勵的學術性,讓潛心研究、勇於超越的科技工作者收穫榮譽、鼓足幹勁。

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建設方面,科技部出臺《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爲處理暫行規定》,劃定科研活動規則的“邊界”,引導科技工作者進一步強化“底線”意識,推動科研活動有序開展。

【編輯感言】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我國科技隊伍蘊藏着巨大創新潛能,關鍵是要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潛能有效釋放出來。今年以來,推進科技評價改革,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等一系列“組合拳”,讓科技創新的基礎制度和政策體系更加完善,有利於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營造潛心研究、追求卓越、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

溫度+

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

【歲末回眸】

加快科技創新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這一年,科技發展不斷滿足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大國重器緊貼百姓生活。目前,北斗導航定位服務已廣泛進入大衆消費和民生領域。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公共安全……北斗系統的行業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利用農業物聯網實現“手機種地”,商務會議相約“雲端”,足不出戶可享遠程醫療,3D雲鏡幫助穿衣搭配、在線購物,自動駕駛在一些城市開放測試……當下中國人正在享受便利的智能化生活。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開展的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消費等相關試點城市超過500個。

【編輯感言】

世界因科技更多彩,生活因科技更豐富。這一年,我國科技創新增進民生福祉成效顯著,科技進步的成果進一步浸潤到億萬中國人的生活中,改變人們的衣食住行,實實在在地提高了百姓的生活品質,提升了社會治理效率和精細程度,爲人們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美好的智能化生活背後,不僅是科技創新更加凸顯民生導向、研發鏈圍繞民生需求發力,也是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更加暢通、產業鏈面向民生需求佈局。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產品,正走出實驗室,飛入尋常百姓家。

數據來源:科技部、國家統計局等

版式設計:沈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