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考變遷歷史回顧:那些你不瞭解的高考故事
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宣佈教育部宣佈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爲7月7日至8日。
截至目前,高考仍然是中國公信力最高的國家考試製度,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
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發展歷史,也是高考不斷改革和實踐探索的歷史。從1952年的首次全國統一高考,到1977年恢復高考、1999年高校擴招,再到2014年國務院發文正式啓動新一輪高考改革,作爲中國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考一直在順應經濟社會的需要,積極調整,承擔起科學選拔人才和促進社會公平的重任。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長、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鍾秉林教授在接受本站教育採訪,談到未來中國要深化高考改革,應該怎麼做?給出了這樣的觀點:
“首先,保持初心,不忘改革目標。高考改革是爲了促進教育公平,科學選拔人才,促進人才全面發展。不要在碰到問題或者在實施改革的過程中,把初心忘了,把目標忘了,又回到應試上。
第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不斷提高改革的科學性和公平性。比如,爲了提高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的人數,啓動面向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專項計劃;考慮到中西東部教育水平發展的不均衡,國家推出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現在,每年的高校招生增量大部分都投到了人口大省和一些西部地區,就是爲了提高這些省的高考錄取率,縮小省和省之間的高考錄取率差異。同時,各個省的各個學校,甚至一個省的不同學校之間,改革舉措都要具體化、多樣化。因爲我國的特點就是教育規模大、教育差異大,有區域差異、城鄉差異,同一個學區不同學校之間還有差異,每個學校的校情不同,在改革過程中,要尊重學校的首創精神,讓學校結合校情去探索,用多種方式實現改革目標。舉個例子,在上海這樣發達的直轄市,高中走班教學還分爲了全走班、中走班、小走班三種模式,就是考慮到不同學校的情況。
第三,統籌協調。政府和學校要協調,有些是政府的責任,比如教學資源不夠、教師編制不夠,政府就要來解決問題。高等學校和中小學校要協調,考試招生和人才培養要協調,不能脫節。所以,必須加強系統研究,頂層設計,深化綜合改革。這種改革只靠一個部門,一個學校是做不下來的。
第四,優化改革發展的大環境。在高考改革上,社會輿論要有一個正確的導向。這不是說需要迎合什麼,而是傳播先進的教育觀念。比如,什麼是以學生爲本?同時,社會公衆和老百姓對高考改革要有比較理性的認識和合理的期盼,高考改革的系統性很強,很艱鉅、很複雜,難度很大。而且,高考只是我國教育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是全部,想通過高考解決全部問題是不現實的。所以,必須堅持有限目標。舉個例子,在目前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短缺的情況下,通過高考改革,我們應該可以爭取實現促進入學機會公平這個目標。但是,如果有人期盼通過高考改革讓所有孩子都上好大學,這就超出了高考改革的範圍,這需要引導高等學校堅持內涵發展,把重點放到提高質量、優化結構上,辦好每一所學校。
總之,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繼續努力,爭取把高考改革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儘可能讓改革結果和預期目標的符合度更高一點。”
1949-2020年中國高考變遷歷史回顧
*1949年高等學校單獨招生。
*1950年同一地區高校聯合招生。
*1951年以全國大行政區範圍統一招生。
*1952年全國統一招生:
1952年6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發布《關於全國高等學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規定所有高等學校實行統一招生考試。1952年7月17日,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編印了《升學指導》一書,其中《全國高等學校一九五二年暑期統一招生簡章》明確報名日期暫定8月6、7、8日三天,各大行政區可根據具體情況提前或延後辦理。
志願填報
首次高考規定凡應屆畢業生應儘可能採取集體報名方式。投考志願分系科志願和學校志願兩種。填報志願的辦法是先系科後院校,系科志願可填報3個,每個系科志願可填報院校志願5個。3個系科志願應全部填寫,每個系科志願後的5個學校志願應儘量填寫。學校志願可填本區或外區學校,但所填外區學校不得超過所填學校志願總數的1/3。此外,還有“指導志願”欄,是當3個系科志願均不能錄取時,由招生委員會酌情分配至適當系科的候補。
考試科目和時間
1952年8月15、16、17日三天,舉行了首次全國統一高考。每個科目考試時間爲1小時40分鐘,每半天考兩科,上午考試時間爲7:30-9:10和9:30-11:10,下午是2:00-3:40和4:00-5:40。15日上午考國文和數學,下午考化學和中外史地;16日上午考物理和政治常識,下午考生物和外國語(俄、英);17日安排加試筆試和術科。每個考生必須參加所有8個科目的考試,報考文法財經等院校(系),政、國、外、史四科分數之和佔60%,數、理、化、生四科分數佔40%;報考理工農醫等院校(系)採計分數的科目及比例正好相反。藝術、體育等院校(系),前四科分數之和佔總分的40%,後四科分數之和佔總分的30%,加試術科成績佔總分的30%。
具體考試內容
首次高考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制定統一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各大行政區招生委員會組織考試、評卷,錄取工作在北京,由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主持進行。此次高考的命題原則爲:“考試的主要目的是測驗投考者有無入有關係科的準備條件,絕不應出奇僻及超出中學範圍的試題。”“試題要顧及全國高中畢業生的一般程度……”高考作文題爲《記一件新人新事》、《我投入祖國懷抱》,兩題擇一,文體爲記敘文,國文總分100分,作文佔50分。英語總分也是100分,其中閱讀測驗佔40%,漢譯英佔60%。漢譯英爲10個句子,如“我們的祖國是多麼的偉大啊!”“封建制度已經被消滅。”中外歷史科總分爲50分,同樣帶有濃厚的時代色彩,如名詞解釋包含“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遵義會議”等,填充題、改錯題也往往涉及農民起義、馬恩著作、蘇維埃政權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廢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
*1971年高等學校逐步舉辦試辦班,恢復招生。招收的新生初中畢業即可,但須 經過兩年以上勞動鍛鍊,廢除招生考試,改爲“自願報名,羣衆推薦,領導批准, 學校複審”。工農兵大學生由此出現。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當年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談會,討論參加高考的學生資格。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當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談會舉行,確定高考招生辦法。具體包括:1、勞動知識青年和應屆高中畢業生都可以報名;2、具有高中畢業的文化程度纔可以報名,而且必須通過大學入學考試;3、政治審查主要看本人表現,破除唯“成分論”;4、德智體全面考覈,擇優錄取。
*1977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正式恢復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制度。據統計,當年的報考人數570萬,錄取人數27萬人,錄取率4.7%。
*1977年11月3日,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出《關於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文化大革命”期間長期中斷的招收培養研究生的工作從此開始恢復。1979年,高等學校單獨招生。
*1978年恢復後的第一場高考,教育部門的統計顯示,當年全國就有570萬人參加了高考,錄取了27萬人,錄取比例爲27:1。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規定在中央部門或國防科工委系統所屬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實行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的定向招生。
*1985年,教育部規定: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數國家計劃外的自費生。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同年,從美國引進標準化考試,並於當年首先在廣東省進行了英語、數學兩科的試點。
*1985年以後,高考改革的總體趨勢向減少高考科目方向發展。先是將理科7門、文科6門各減爲3+2共5門,上海則實行3+1方案。同年,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等學校進行招收保送生的試點。
*1989年8月,國家教委決定將標準化考試逐步在全國推行。
*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高校學費開始增加。後續幾年中,高校學費年增長幅度達到了30%,甚至50%。2000年,一直由國家“全包”的師範專業也實行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完成。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並軌改革。
*1999年,擴大高校招生規模,並揭開了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序幕。教育部開始推行“3+X”科目考試方案。廣東省率先開始在高考科目設置和考試內容上進行改革。目前全國大多省區市均實行了“3+X方案。”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進行了春季招生的改革。2001年,北京、上海、安徽和內蒙古自治區繼續進行了此項改革。
*2001年,教育部出臺新政策,允許25週歲以上公民參加高考,徹底放開高校招生的年齡限制。
*2001年,江蘇省3所高校率先實行了“自主招生”的試點工作。截至2007年,已有53所高等院校開始自主招生。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歷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實現了網上錄取,全國網上錄取新生率達到了85%。
*2003年,北大、清華等22所高校被賦予5%的自主招生權。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擴大到了53所。同年,教育部允許香港高校在內地自主招生。實施了20多年的7月高考制度終於迎來變革,高考時間提前1個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個別省份會有所延長,如江蘇、廣東),高考告別酷暑。
*2007年,山東、寧夏、廣東、海南4省區作爲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首批實驗區,即將迎來課程改革後的第一次高考。 *2007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師範生免費教育重返大學校園。
*2008年四川大地震,四川地震重災區的高考向後推遲約一個月,並且取消外語科聽力考試。
*2012年,全國共有16個省市試行自主命題,其餘15個省區市採用國家統一命題。
*2014年,上海、浙江兩地啓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將文理科變爲選考3門科目,同時考試次數由1次變成1+2(選考),選考實行賦分制度。
*2016年,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5省市外,其餘26個省份均選擇全國統一命題試卷。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陸續出臺新的高考改革時間表。
*2017年,被稱爲“新高考元年”。新高考在浙江、上海兩地展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進入關鍵時刻。兩地的高考改革方案概括起來就是“兩依據一參考”和考試科目“3+3”。
*2020年,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爲7月7日至8日。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爲:7月7日,語文9:00至11:30;數學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綜合/理科綜合9:00至11:30;外語15:00至17:00。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商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