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深讀|六大積極信號:首提“超常規逆週期調節”,14年來重提“適度寬鬆”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
“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穩住樓市股市”“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政治局會議的上述提法,被視爲傳遞出明顯積極信號。
“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
會議認爲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對於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認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這意味着2024年將實現5%左右的GDP增長。在前三季度累計同比增長4.8%的基礎上,對應四季度趨勢增速在逆週期政策驅動下有較明顯好轉。“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是一個總的定調。預計2025年GDP目標會繼續定在5%左右,考慮到外需環境存在風險因素,外需拉動大概率低於2024年;同樣5%的增長率對內需的要求更高,所以要“擴大國內需求”。
首提“超常規逆週期調節”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爲,本次政治局會議首提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政策表態積極,傳遞了以下信號:
一是從總量目標看,2025 年經濟增長目標大概率設置爲 5%左右,爲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二是從政策節奏看,在外部潛在風險加劇的背景下,“超常規”意味着各項逆週期政策出臺可能提速,本次會議同樣指出“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
三是從政策總量看,“超常規”意味着各項逆週期政策出臺可能加碼加量。工具選擇上看,財政、貨幣均將協同積極發力,貨幣轉變力度更大,自 2011年後首次表態由“穩健”轉向“適度寬鬆”;財政也更爲積極, 2025年赤字率可能上修至4.0%。
四是從發力方向上,根據本次會議表態,消費要提振,投資重效率,外貿保穩定,意味着“超常規”政策更可能集中在消費領域。在外部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全國發放消費券以及中低收入羣體補貼均可能是潛在的“超常規”政策儲備,把消費作爲逆週期的發力手段需要一個凝聚共識的階段。
中金固收團隊表示,對比去年12月會議提法“強化宏觀政策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以及今年9月會議提法“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此次會議突出強調逆週期政策“超常規”,明年宏觀經濟政策力度可能將超市場預期,一方面傳統政策手段的力度可能較大,另一方面是宏觀政策的形式可能會有所創新。
貨幣政策:從“穩健”轉向至“適度寬鬆”
12月9日政治局會議將貨幣政策取向定調從“穩健”調整至“適度寬鬆”,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光大證券固收團隊認爲,“適度寬鬆”這四個字頗爲搶眼。自從2011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的取向皆是“穩健”,這是其十餘年以來的首次變化。這次對於貨幣政策取向的修改,既體現出決策者對短期經濟運行困難和中長期結構轉型深層次矛盾的充分認知,也體現出宏觀調控思路的適應性轉變,更體現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決心。結合前期的政策力度、當前的經濟運行情況、明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有可能降低OMO利率20-30BP並引導存貸款實際利率進一步下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1.5個百分點左右、央行淨買入國債的規模將明顯大於今年。此外,在今年年底前還將降準0.25-0.5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指出,本輪貨幣政策轉向後,預計降息降準力度將明顯加大,尤其是今年年底至明年上半年。2024年1-11月,我國逆回購利率、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別累計下降30bps、35bps和60bps。預計明年貨幣政策將更加寬鬆,逆回購降息40-50bps,LPR降息幅度在50bps以上,首次降息可能在明年年初。
財政政策:由“積極”變爲“更加積極”
本次政治局會議對財政政策的表述從此前“積極”變爲“更加積極”。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團隊認爲,這或意味着明年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有望較今年進一步加大,如全國財政預算赤字率有可能超過去年3.8%的歷史高位水平,而除了化債專項債和爲國有大行注資特別國債,專項債新增限額、特別國債規模可能也較今年有進一步擡升,以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來助力擴內需、轉結構、化風險等。同時在財政發力方向上,結合本次政治局會議提及“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明年財政政策可能邊際更加關注提振消費端需求,而在基建等投資方面可能會注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防止財政乘數進一步降低,整體而言提升財政效率的大方向依然延續。
中信證券則認爲,本次會議定調從“積極”變爲“更加積極”,態度明確有力,或預示着狹義赤字率和廣義財政赤字率都將明顯提升。充實工具箱方面,結合近期政策實踐和財政部部長在新聞發佈會上的表述,上調赤字率、提高特別國債規模、發行央企專項債等均是2025年財政支持實體經濟的工具抓手。政策發力的重點有望向民生消費領域邊際傾斜,從而更好地穩定私人部門預期、激發社會活力。
穩住股市樓市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爲,當下經濟問題的核心矛盾是以股價、房價、PPI爲代表的預期、財富和經濟三大領域的螺旋交織偏弱。從工作抓手和見效快慢的排序而言,預期和財富應領先於經濟。資本市場作爲預期中的“預期”,定價最爲領先和靈活,股市穩住是所有預期穩住的第一步。房市作爲中國居民部門最大的存量資產,房市穩住了,居民存量資產負債表纔可穩定,存量變化是流量變化的基礎,是激活內需的第一步。因此穩住股市樓市是穩定整體經濟和預期的抓手。
申萬宏源宏觀團隊認爲,會議罕見強調“穩住樓市股市”,突出顯示當前政策更重視資產端表現對實體經濟的影響。9月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後,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跡象,資產市場活躍度明顯提振,社會預期有所好轉。本次政治局會議進一步強化對樓市和股市表述,希望延續推動私人部門資產端持續改善,進一步牽引實體經濟企穩回升。另外,本次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政策對樓市、股市的關注度明顯提升。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會議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指出,內需把消費放在首位,這一點和7月政治局會議“以提振消費爲重點擴大國內需求”在框架上是一致的。市場關注到前期主要是化債(“6+4+2”)相關的政策資源,與消費有關的主要是“以舊換新”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從此次政策表述來看,2025年促消費政策仍是主要政策手段。“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意味着政策亦希望提升增長的廣譜性,即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均能貢獻力量。
浙商證券固收團隊指出,投資重回擴內需的重要位置,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或與11月人大常委會所重點部署的地方政府化債工作密切相關,通過“6+4+2”的政策組合有望減輕地方政府還本付息壓力,而10月12日財政部新聞發佈會上也明確表示,將“擴大(專項債)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範圍,支持地方加大重點領域補短板力度”。政策持續“減壓鬆綁”下,地方政府主觀能動性或得到有效提升,地方投資有望出現邊際好轉,爲支撐投資及內需復甦貢獻邊際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