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曲靖:村裡來了位“勇書記”

第一書記羅勇走村入戶 李文瀚

第一書記羅勇走村入戶 李文瀚 攝

雲南會澤縣紙廠江邊村,不論是春播繁忙的田間地頭,還是晚歸休憩的農戶家中,人們總能看到一個熟悉而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會澤縣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羅勇,鄉親們親切地稱他爲“勇書記”。不僅是名字帶“勇”,更是因爲他身上透出的那股“勇勁”,讓鄉親們感到了踏實。

2019年,會澤縣稅務局紀檢組副組長羅勇入駐紙廠鄉江邊村,成爲一名駐幹部。從進駐的第一天開始,羅勇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進百家門、吃百家飯、知百家情、辦百家事,要把幹好駐村工作作爲服務農村、服務羣衆的平臺,爲江邊村多幹力所能及的實事。

心中有黨,心繫百姓

作爲駐村第一書記,羅勇深知肩上擔子的沉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僅影響着身邊同事,更是老百姓看待黨員幹部紀律作風的風向標。就拿學習來講,到村後,羅勇帶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堅持常態化學習,開會都會用半個小時學習傳達上級會議文件精神,密密麻麻的筆記本全是學習記錄、心得體會。羅勇常和身邊的同事說:“我們宣傳黨的政策,就要用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宣傳,只有自己學深學透了,我們才能用羣衆的語言把它講好講深。”

實實在在,言行一致,這是熟悉他的人給出的評價。江邊村黨總支書記李立安對羅勇的第一次“亮相”還記憶猶新。那時羅勇協助李立安召開民主生活會,批評與自我批評環節,羅勇的“真刀實槍”讓一些村幹部當場紅臉出汗,但慢慢大家明白了,其實他不是“刺頭”,他講的與做的一致、人前與人後一致,絕不玩虛頭巴腦的把戲,而是實實在在的幹事。“羅勇的務實作風,影響和帶動了身邊的人”“他的心一頭連着黨,一頭拴着老百姓”,李立安不止一次對別人說過這樣的話。

第一書記羅勇走村入戶 李文瀚 攝

揮灑汗水戰貧困,攜手共築小康路

開羅勇的筆記本,能看到一排堅挺的筆跡:共產黨員就應該像釘子一樣,組織把你安排在任何崗位上都必須永不生鏽,閃閃發光。羅勇深知,肩上的擔子一頭是老百姓的脫貧致富,一頭是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作爲釘子,必須得發揮釘子的作用。“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這是他用來鞭策自己的一句話。

2014年“803”地震後,江邊村形成堰塞湖,大量田地隨之消失,加之自然資源匱乏,交通不便,嚴重製約着當地的經濟發展。如何帶領羣衆,特別是因病因殘致貧的建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成了羅勇日思夜想的問題。

駐村後,羅勇不辭勞苦,克服了種種困難,以飽滿的熱情投身駐村工作。通過挨家挨戶走訪羣衆,羅勇與11個村民小組22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806人開展了多輪談心談話,對村民主要經濟收入、村集體經濟收入、“三委”班子、村務公開、發展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突出矛盾、可開發資源等進行了深入調查、詳細記錄。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羅勇會同村“三委”研究制定了幫扶方案,結合本地實際種植大樹花椒,發展規模化養殖業。目前已帶動江邊村村民種植大樹青花椒2000畝,養殖生豬280頭、牛30頭、羊150只,593人外出務工。曾經的邊、遠、窮小山村,如今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羣衆之事無小事,扶貧責任高過山

不論是數據錄入修改、勞動力轉移、政策宣講,還是感恩教育、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覈驗、飲水安全保障、人居環境美化工程等等,羅勇都始終帶頭從小事做起,點點滴滴,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去幹,從不懈怠。

2020年6月的一天,江邊村4個小組238戶家庭大面積停水。羅勇迅速組織駐村工作隊順着管道巡查,最終在取水點附近發現是主水管消防皮管老化失修,導致水管滲漏。要徹底維修好管道,必須使用電焊機對管道接口進行焊接,因專業人員難以到達,羅勇帶頭決定自己動手。大家分工協作借汽油電焊機、買水管、備材料……經過6個多小時的持續奮戰,搶修工作圓滿結束,正常恢復供水。

在羅勇看來,幫助老百姓辦實事本就是分內職責,大家只是爲老百姓辦了一件小事。但在老百姓看來,這樣的小事對自己來說就是大事,雙腳沾滿泥土的幹部最讓人覺得可愛。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許多村民表示:“這些駐村隊員很實在,吃得苦,受得累,很有責任擔當,是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的好乾部。”

會澤縣屬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是全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正是有了許多羅勇這樣的第一書記,帶領羣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好了脫貧致富之路,才讓會澤縣的一條條扶貧新路正在更遠處延伸。用羅勇自己的話說:“只有腳踏實地去做好脫貧攻堅的每一件事,爲江邊村和貧困戶貢獻自己的力量,纔是對自己扶貧工作堅守的最好詮釋,纔是自己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風景。”(雲南網通訊員 奠雄 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