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氣候變遷 糧食安全需要轉念

蔡育岱  譚偉恩

相較於全球暖化,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是在2007年前後開始因爲國際市場的價格波動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目前一種關於糧食安全的主流論述是,伴隨暖化而來的各種氣候變遷在相當程度上衝擊了農業的產出能力和全球糧食供應穩定度,因而導致糧食危機的發生。爲了因應此危機,確保糧食安全,增加糧食的供應並運用生物科技來強化農作物的生長與產量便成爲國際社會目前盛行的糧食安全政策

然而,過度科技化工業化的農業實踐恰好加速了人爲溫室氣體的排放,削減了國際社會自《京都議定書生效以來設法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種努力,讓氣候變遷持續成爲影響全球糧食安全的一項主因。如此惡性循化現象可謂是十分諷刺。有鑑於此,深化糧食危機的認知與教育,同時構思確保糧食安全的新方法,求取農業活動環境保護間的平衡,應是此時此刻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和本月底即將在南排召開的第十七次全球氣候變遷會議(COP17)應予着墨的重點。

在以農業爲主要經濟活動的國家,農業便是該國發展成敗之關鍵。倘若沒有健全的國內政策與公平的國際制度,該國小型農業的經營者往往就會在所謂開放與自由的全球農業貿易體系下被逐漸邊緣化,甚至被迫離開市場。此結果一旦成爲常態,這些仰賴農業的國家就會喪失自我供應糧食的能力,同時越來倚賴糧食的進口。不難預見,這些國家最終就是國際糧價波動中的主要受害者,並且國內社會極容易出現普遍的貧窮問題

筆者認爲,改善此問題的方法是儘快促成在WTO已延宕十年之久的農業貿易談判順利達成共識,把純粹獲利導向的農業實踐修正爲有利當地農業發展和友善環境的農牧方法。舉例來說,與其大量使用化學農藥,以抗衡思維栽種作物,不如設法改善土壤品質,在適當時間種植豆科植物,對惡化的土壤品質地進行修復。既有的科學研究已證實,單純種植麥類型的經濟作物會引起土壤品質的匱乏和現象,而一個簡易的修復方法就是在適當時間栽種植豆科植物(也就是綠肥的概念),不但可以強化土壤水分含量無機氮含量,還可讓休耕後的農作產量得到提升。

其次,氣候變遷造成許多地區降雨規律的大幅變異,即使並非仰賴農業的國家也可能受到波及。因此,提升用水效率和強化儲水能力,甚至設法建立跨國水資源合作與彈性分配機制相當有必要。國際社會與其每年在氣候變遷會議上投入大量精力與時間爭論相對不確定的碳排放問題,不如各國政府,甚至是非政府性質的國際環境組織,積極設法形成雙邊區域性的國際水資源治理機制。臺灣本身就是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國家,因此除了積極洽籤各種利於經濟的自由貿易協定外,亦應明瞭與他國形成水資源合作的刻不容緩。

第三,從「節流」的角度來看,提升農作收成的效率與改善農作儲存的條件也是因應氣候變遷下糧食不安全的一項方法。事實上,據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的估計,在北美地區每10萬英畝的耕地就有平均約25%的農作物在收割過程中被遺留田地或是在運送過程中流失。此外,由於市場競爭的因素,許多可食用但賣相不佳的農作物可能被生產者刻意地遺留或棄置。這其實是相當浪費糧食的行爲,那些所謂「次級」的農作如果經過適當的加工或處理,其實仍有很高的市場價值。

氣候變遷這項關係人類未來命運的環境議題已被談論了數十年,既有問題依舊未被解決,新的問題卻早已接踵而至。但28日要在南非展開的國際談判卻還在會議的官網上爲自己的航空公司行銷,實在令人感到可悲。因應氣候變遷看來不宜再期待傳統方式與制式思維,讓我們從轉念糧食安全的重新開始吧。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學副教授;譚偉恩,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