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科技 打造未來幸福生活
面對全球化的跨域科技創新,工研院在「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中鎖定永續環境及智慧生活領域,期許爲產業開創新局。日前舉辦的「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論壇」中,特別邀請臺泥董事長張安平與智融集團創辦人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分享在永續環境領域中,如何以綠能科技創新讓未來生生不息,以及在智慧生活領域中,如何透過智慧科技來打造幸福生活。
在綠能科技創新上,與工研院攜手推動的最成功案例之一,是臺灣水泥。臺泥在2013年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導入由工研院開發的鈣迴路技術進行「碳捕捉」,如今臺泥和平廠每年可捕捉500至1,000噸的二氧化碳,將之運用在微藻養殖,產出高值化的美妝保健原料。
臺泥不只擺脫高能耗碳排大戶的負面形象,更一躍成爲國際減碳典範。臺泥董事長張安平自豪表示,臺泥的碳排放只有國家標準的三分之一,「重工業可以做到幾乎沒有排放,廠房旁的樹葉乾淨透亮、水裡有龍蝦有珊瑚,過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張安平指出,水泥迄今仍是不可或缺、無法替代的產品,但從減碳的角度來看,水泥業有無法擺脫的原罪,原料一加熱就會產生二氧化碳。爲了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臺泥試驗過各種作法,最有效的就是碳捕捉。
身爲水泥業龍頭,臺泥在節能減碳上不斷改善,已成亞洲典範,全球最嚴格的科學基礎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今年7月公告臺泥成爲東亞第一家完成減碳目標設定的水泥廠,以2016年爲基準,臺泥到2025年將減碳11%、2030年減碳30%,目前全球僅有3家水泥廠完成目標設定,臺泥是第4家。
張安平說,「工業被誤解、資本主義遭到醜化,其實兩者都有很好的初心。如果每一個企業都善盡永續治理的本分,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臺泥運用國際化優勢,在減碳技術上不斷創新;目前正在西非建造的水泥廠,可生產最新的低碳產品,碳排放只有傳統制程的一半,今年底即將開工,此外,臺泥也在非洲發現另一項新原料,未來加入製程可讓碳排放再降一半。
張安平表示,臺灣土地小、人力少、缺乏資源,因此最好的作法就是找到最佳優勢、創造最大價值,他認爲,臺灣應扮演Keystone的角色,成爲全球綠能科技的中流砥柱,「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去創造差異性和優勢,才能長長久久。」
除了永續環境以外,智慧生活領域的科技發展也是臺灣可充分應用發揮的強項,對此,智融集團創辦人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則先提出了「王道」的概念。他指出,所謂王道,包含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共三大核心信念。過去大家多隻注重「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但現今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從六面向看待事物的總價值,着眼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平衡,才能讓企業長青。
1992年時,施振榮率先提出「微笑曲線」,經過28年後,施振榮再次提出「新微笑曲線」。和過去的2D微笑曲線不同,新微笑曲線共有3條產業線在3D座標軸上交疊,涵蓋資通訊、AI智慧醫療和醫療照護3大領域,「臺灣有強大資通訊產業和一流的醫療人才,透過跨領域整合,臺灣就有機會追求世界第一!」
施振榮也指出,曲線左側是資通訊和醫療的共享研發;中間弧線,則以資通訊爲平臺,在世界推行臺灣醫療的Know-how,曲線右側,則是醫護人員透過AI人工智慧平臺,帶給病友好的體驗照護。因此左側是共享經濟,右側是體驗經濟,「新微笑曲線就是以現有資源共享爲始,以用戶的體驗爲終。」
在微笑曲線中,「過去我們都是由左(智財)向右(品牌服務),但未來我們要由右引左。」施振榮表示,未來臺灣不能只爲知名品牌代工,而是要着眼用戶體驗、共享價值,進而翻轉思維,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他也看好智慧城鄉的發展,透過地方政府積極建設、爲民服務,打造具當地特色的智慧優質生活,「以內需帶動外銷,成爲國際創新應用的示範場域,」施振榮表示。
過去矽谷是創新的代名詞,施振榮也提出,臺灣應以智慧科技打造幸福生活,成爲世界的「創新矽島」(Si-nnovation),以及「東方矽文明」(Si-vilization)的發祥地,瞄準自建雲、智慧物聯(AIoT)、智慧醫療等關鍵平臺,爲世界的優質生活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