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蝸牛、鱔魚爲師 高大研發膠帶與抗沾黏技術
高雄大學化材系教授鍾宜璋(中)帶領團隊,開發新一代乾式無痕膠帶「蝸牛膠」、超滑抗沾黏表面「鱔魚皮」。(高雄大學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蝸牛的吸地力強,鱔魚則是滑不溜丟,高雄大學化材系教授鍾宜璋及其研發團隊,從兩生物覓得靈感,發表新一代乾式無痕膠帶、超滑抗沾黏表面兩項原型品。前者可以製成雙面膠帶;後者可應用於水管系統、人工血管或髖關節表面塗層。
鍾宜璋主持的「健康及仿生科技研究中心」,以大自然生物爲師,模仿特殊構造開發各種產品如「壁虎腳」、「章魚腳」無殘膠乾式膠帶,曾獲得2019年科技部「未來科技突破獎」殊榮。
此次鍾宜璋帶領團隊,共同發表「仿蝸牛腹足微結構乾式無痕膠帶(蝸牛膠)」,及「仿鱔魚皮膚表面結構超滑系統(鱔魚皮)」。
「蝸牛膠」設計靈感主要模仿蝸牛腹足。多數人都有「拔」蝸牛但不易拔除的經驗,原因在於它的腹足利器,構造包括平滑肌肉細胞束、結締組織、微奈米纖毛,可產生「能量耗散層」助其牢固黏附如玻璃平整表面。
至於暱稱「鱔魚皮」的「仿鱔魚皮膚表面結構超滑系統」,則是模仿鱔魚、鰻魚、泥鰍等生物的表皮。鱔魚表皮由孔洞杯狀細胞構成,腺體分泌黏液吸水同時鎖水,產生「骨溜(超滑)」水膜,助其水中泥堆快速遊動穿梭。
這項產品可進一步運用需要表面潤滑處理技術的系統或產品,例如下水道或冷氣水管系統,避免產生礦化結垢;或是人工血管、人工髖關節,避免蛋白質沾黏、減少磨耗發炎;又可應用於吸水或除油材料,將高黏性髒污快速脫離,容易清潔、延長使用壽命。
高雄大學,蝸牛膠,鱔魚皮,乾式無痕膠帶,表面潤滑,蛋白質,人工髖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