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深化成果
2010年7月21日上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深化成果新聞發佈會。廣州市規劃局總規劃師葉浩軍發佈相關情況,廣州市規劃局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勇、廣州市規劃局城鄉規劃處副處長廖綺晶出席並答記者問,廣州市新聞中心副主任周振偉主持該場新聞發佈會。
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深化成果已於近期編制完成。中軸線南段地區北接珠江新城、南望番禺洛溪島,是廣州市實現“中調”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地區。爲把該區域打造成爲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軸線和濱水地區,優化提升廣州中心區核心功能,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塑造具有嶺南特色和國際風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這次城市設計發放的一些內容。
一、爲何要選擇中軸線南段地區開展城市設計深化工作?
一是落實廣州“國家中心城市”新定位的要求。中軸線南段地區是實現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地區,該地區將建設成爲具有嶺南特色的行政中心,爲廣大市民提供綠色、休閒的旅遊好去處,塑造富有活力的濱水空間,使新城市中軸線成爲引領城市空間佈局的導向線。
二是落實市政府五大功能區規劃建設戰略部署的要求。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廣州新時期“加強中心城區職能的優化、集聚與提升,從區域、市域向中心城區的重點功能區集聚高端服務職能,建設服務中心、金融中心、決策管理中心、消費中心和文化創新中心”的重點發展戰略,並決定在中心城區,重點規劃建設珠江新城-員村地區、琶洲地區、白雲新城地區、白鵝潭地區、中軸線南段地區等集聚高端職能的五大功能區。
三是落實建設“首善之區,宜居城市”示範區的要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是廣州新一輪城市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而高標準規劃建設五大功能區,實現城市核心功能的進一步集聚和一般性功能有機疏解,是對城市發展戰略的深化落實和具體實踐。通過率先建設五大功能區,進一步集聚高端服務職能,強化城市核心功能,提高空間品質,改善生態環境,打造廣州“首善之區,宜居城市”的示範區。新城市中軸線南段地區正是按照上述要求,以努力打造示範區爲目標,有條不紊地開展規劃編制工作。
根據廣州市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市規劃局、市土地開發中心和市規劃編研中心聯合組織開展五大功能區的城市設計競賽和深化工作,邀請國內外高水平規劃師爲廣州發展獻計獻策。爲配合實施廣州市“中調”發展戰略,塑造廣州市新城市中軸線及珠江後航道沿岸地區的標誌性形象,市規劃局組織開展了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規劃編制工作。2010年2月22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城市設計深化方案,該設計方案成爲下階段法定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依據。
二、城市設計範圍有多大?
本次城市設計的工作範圍分爲兩個層次:(一)整體城市設計範圍:在城市設計競賽16.14平方公里範圍的基礎上納入萬畝果園等地區,北起珠江前航道和黃埔涌,南至珠江後航道,西起廣州大道,珠江後航道沿岸地區西起丫髻沙大橋,東至海珠島東岸,總面積40.26平方公里。軸線總長度爲6.4公里。(二)核心區規劃範圍:包括行政辦公區、第二領事館區、海珠區雨洪調蓄湖、南海心沙等。
三、中軸線南段地區有什麼功能?
城市設計以“嶺南特色,花城綠軸”爲主題,整合文脈、生態和人性三個要素,融入嶺南文化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徵,將整體功能定位爲“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行政中心”,該功能定位還具有綠色開放中軸、公共交通樞紐、生態綠地公園和濱水宜居新城等內涵。
本地區規劃具體包括以下五個功能片區:(1)旅遊觀光區--其中有電視塔、赤崗塔、第一領事館區、商務辦公;(2)區域行政區--其中有行政辦公、第二領事館區、大塘綜合商務中心、商務辦公;(3)生態休閒區--其中有海珠湖、萬畝果園、小洲村等;(4)濱水居住區--其中有南海心沙、瀝窖樞紐、體育公園等。(5)科技創意區。
四、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有什麼亮點和特色?
新城市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深化方案以國家中心城市的高度重點打造城市核心地區,以“嶺南特色,花城綠軸”爲主題,以精明增長原則爲先導,突出標誌性、戰略性、國際性和長遠性特徵。方案立足於嶺南特色區域行政中心的功能定位,並在此基礎上規劃公共開放空間,滿足經濟平衡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創造充滿生機的城市,實現"天更藍、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靚、城更美"的城市面貌。本次規劃的亮點和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集聚高端服務職能,創建區域行政中心。爲落實國家中心城市發展戰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對五大功能區的定位要求,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方案以“嶺南特色,花城綠軸”爲主題,整合文脈、生態、人性三個要素,融入嶺南文化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徵,將整體功能定位爲“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行政中心”。該方案重點體現行政辦公的功能,規劃的區域行政中心主要分佈在中央綠軸線的兩側。該區域行政中心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分別爲第一領事館區、行政辦公區、第二領事館區和綜合TOD(公共交通導向型發展模式)區,它們共同組成一個廣義上的區域行政中心,從而吸引省內外的有關行政部門和商業機構入駐。其中,兩個領事館區地處交通便利的位置,靠近商業、金融、文化中心,便於與國內機構、人員的交往和聯繫。設置相對集聚的行政辦公區不僅大幅提升高端服務的功能和效率,還引導了城市空間的佈局。
(二)凸顯自然生態景觀,構建綠色開放新中軸。新城市南中軸線是一個倒“T”字形綠軸,其核心區強調自由開敞的“園”的概念,從而與北中軸線共同組成的“山、城、水、園”的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城市中軸。沿南中軸設計綠色開放空間,其綠帶寬度爲180米。中軸線南段地區預留景觀視線和開敞綠化廊道,突出標誌性景觀和濱水景觀,其規整化的城市景觀與自然的生態景觀反覆交替處理,使自然環境與城市融爲一體,與北中軸共同形成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軸線。
(三)傳承嶺南文化精髓,營建嶺南特色新中軸。嶺南地區的特殊地理氣候環境、人文傳統等諸多因素,形成了嶺南地區獨特的文化特色。中軸線南段地區的城市設計以保護嶺南文化的特色與風格爲基本原則,在設計方案中充分體現嶺南風格,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一是對嶺南建築文化的尊重。嶺南建築的文化特色是中國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軸線在行政辦公區、濱水居住區等功能區均充分考慮嶺南特色的建築設計。中軸線南段地區的綠地、水體、廣場、亭閣、步行橋等有機組合在一起,嶺南園林的處理手法貫穿始終,充分地體現了嶺南文化特色的綠色中軸概念。二是對生態環境的尊重。嶺南文化並非僅僅指建築文化,它同樣還體現在對自然山水的尊重,對生態環境的尊重方面。因此,該設計方案以營造綠色開放和可持續發展的整體生態環境爲首要目標,保護果園、保護河涌、保護樹木、體現了對嶺南文化全方位的延續。三是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尊重。中軸線南段地區規劃範圍內共有歷史文化建築58處,其中整體城市設計範圍內有4處市級文物單位,小洲村有2處,這些歷史文化遺蹟集明代、清代及近代的文明於一身,突出體現了嶺南民俗歷史文化。城市設計不僅對赤崗塔、衛氏大宗祠、李福林莊園、廣州界碑、小洲村等歷史文化遺蹟劃定範圍進行保護和控制,還將對潘鶴雕塑公園、珠江電影製片廠等一部分近現代建築進行保護或保護式改造。
(四)發揮生態休閒功能,創造綠色低碳新中軸。中軸線南段地區分佈有規模各異的生態綠地公園,從北往南主要爲:中軸綠地公園、海珠湖公園、萬畝果園、體育公園和濱江公園,上述公園共同組成開敞大氣的視線走廊,並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綠地公園系統。公共空間以水元素和步行道系統貫穿始終,所有公共空間均向公衆開放,並設置了一定的娛樂、遊覽、教育和體育鍛煉等功能。打造生態綠地公園充分顯示了廣州山水城市的自然風貌特色,更好地完善了顯山露水、親山近水、遊山戲水的生態遊憩功能。
城市設計秉承可持續發展策略,努力爲市民創造低碳綠色生活。一是設計方案儘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能源,通過集中綠地、林蔭道、屋頂綠化等措施,努力降低城市熱島效應。二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少通勤能耗和汽車廢氣排放,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三是充分利用萬畝果園和珠江水體營造觀景和休閒空間,海珠湖爲城市級的生態調蓄湖,萬畝果園作爲城市“綠肺”則可提升城市休閒功能。
(五)堅持以人爲本原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城市設計的綜合交通系統規劃充分體現“公交爲先、以人爲本”的設計原則,以推廣公共交通爲基本點,強調方便行人,服務覆蓋範圍廣。一是規劃多條地鐵線。本地區共規劃有地鐵3、8、11、12、20號線以及廣佛線共6條軌道線,10個軌道站點,軌道站點800m的覆蓋率達到72%。二是建立高效有軌電車系統。規劃兩條有軌電車線,分爲東行線和西行線。有軌電車採用循環路線環繞中軸線,站點分佈密集,與各地鐵站點聯繫緊密、換乘方便,實現了地區公共交通系統與區域地鐵系統的短駁銜接,以彌補地鐵覆蓋不到的地區,並體現綠色環保的理念。三是建立高效率的公共交通體系。完善各級道路網絡,通過地鐵、地面有軌電車和航運系統連接高密度、高增長的開發地塊,優化地區交通與外部交通的銜接。
(六)延續嶺南水鄉特色,塑造優質濱水空間。中軸線南段地區的濱水景觀規劃與設計強調城市生態系統的營建,同時保持嶺南生態水鄉特色。珠江航道沿線充分發揮江、岸、島、灣、港等濱水岸線特徵,設計多樣生動的濱水休閒遊樂場所,自西向東長達數公里的江濱公園爲人們提供了體育活動設施、遊艇碼頭、階梯濱水廣場、釣魚區、海鳥棲息地、界碑公園、新客港碼頭、圓形廣場、步道等。城市設計強調濱水空間與周邊濱水岸線的連通性,規劃以水爲脈建構生態網絡,居住區和商住混合區沿水岸分佈,充分發揮生態綠地的景觀和遊憩功能。
(七)開發宜人居住環境,打造嶺南文化之門。城市設計方案中所有地塊遵守商業建築覆蓋率不超過40%、住宅開發密度不超過30%的慣例。所有建築都遵循在綠蔭道和水體附近規劃低層建築的城市設計理念,對建築高度、建築體量和開發強度進行了綜合考量,努力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
城市設計在中軸線南端、海珠湖公園南側設計嶺南第一門。作爲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的南大門及嶺南文化之門,嶺南第一門配套有酒店、旅遊觀光、體育活動場、餐飲、紀念品銷售和地下停車場等功能,成爲新中軸線南段地區的標誌性景觀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