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每天讀經不考試 海口孔子學堂教育引爭議
本站教育訊 這裡的學生每日身着漢服讀經誦典,這裡不考試、不放暑假……一所名爲“海口孔子學堂”的全日制私塾在短短兩年內招到了60多名學生,而且,半數學生家長是從事教育工作的。這一現象引人深思。
這裡的學生拜孔子“每天要讀經從來不考試”
目前,普通中小學校都在放暑假。然而,8月16日上午,記者在海口市桂林洋某別墅區找到這處私塾時,老遠就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私塾負責人說,這裡不放暑假,現有60多名學生,其中30多個學生是長期在此就讀的,還有30多人利用暑假時間在此培訓。孩子們年齡最大的13歲,最小的只有2歲多。大多數學生來自海南各市縣,也有一部分學生來自廣東等省份。
這裡每間課室內都高懸着一幅孔子畫像,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學習進度不同。有一批10多歲的孩子不用看課本,便能很流利地背誦《孟子》;一批年齡較小的孩子需要老師領讀,才能和大夥一起誦讀。還有2個剛入學的孩子,在一名年輕男老師的帶領下,用手指着書本一字一句高聲朗誦着“子曰……”
今年10歲的小卿已經在這裡學會了背誦《易經》、《論語》、《大學》、《中庸》,現在正在讀《孟子》。一年多前,她還在海口上小學四年級。因爲父親的堅持,她告別了普通學校,走上了一條效仿古人的求學之路。每天在私塾拜孔子的畫像,誦讀着四書五經,打着太極拳。
小鯤是個很懂禮貌的孩子,見到老師就先彎腰鞠躬,告別時不忘再次鞠躬。他今年11歲,一年前在海口市二十六小讀三年級,那時他很調皮,經常和同學吵架。父母把他送到這裡,剛開始他很牴觸,後來他居然喜歡上了這裡。“這裡從來不考試。”小鯤說。
在海口孔子學堂裡,孩子們每天早上起牀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拜孔子”。早上5時50分,孩子們會自覺地來到孔子畫像前列隊,在班長“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行禮”的號令下,全體老師和學生對着孔子的畫像三鞠躬。隨後,孩子們便進行打太極等晨練。之後,才進入一天的學習。從早上6時10分到晚上8時40分,共9節課的時間,孩子們除了吃飯和休息,每天的學習時間有8個小時,課程有中文經典的誦讀、英語經典的誦讀、體育、書法等。
不少家長送子就讀因對現今學校教育心存不滿
記者在私塾見到2名來自廣東的家長。她們都在佛山一所中職學校當老師。
李勳湖的孩子今年11歲,去年10月告別普通學校,進入這所私塾。“我的孩子在學習上一向很自覺,成績也不錯,但在學校過得很不開心。比如說,每逢上級領導來檢查,孩子們總是要花好幾個星期的時間去排練節目。偶爾忘記帶校卡,會受到老師嚴厲的批評。有一次孩子對我說,聽到老師叫自己的名字時會嚇得發抖。身爲教育工作者,我爲此感到難過。”李勳湖說,去年她在廣州參加師資培訓時認識了這所私塾的創辦人,於是下決心把孩子送來。“我希望孩子能在13歲之前實現背誦中文經典三十萬字的目標,至於數理化等學科,可以通過自學來補上。”
李玉波與李勳湖是同事,經李勳湖推薦,她也毅然把年僅4歲半的孩子從廣東送到海口。“我只有這一個孩子,當時下了很大決心。”李玉波說,她相信王財貴教授的讀經理念,13歲之前是培養記憶能力的最佳階段。“孩子很小,還不理解經典文字的意思,但已經能夠跟着老師讀《孟子》了。我希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陶冶性情,培養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
另一名家長鄭海婭住在海口。她的孩子今年10歲,今年6月份以請事假的方式告別了小學生活,來到私塾。“孩子在體制內學校讀書太苦了,上小學三年級時眼睛就近視了。每當看到那小小的身體揹着龐大的書包,艱難地擠公交車上學,我就感到心酸。”鄭海婭認爲,孩子在體制內學校讀書,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無用功,比如,同一個生字要寫10多遍,其實完全不必要。她希望孩子在13歲之前能堅持在這裡讀下去,而後再去普通的初中學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