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培麗/幸福的光與彩
繪畫裡每一種顏料都有不同的美感表現,油畫、水墨、版畫、膠彩、水彩...…......,對於顏料的掌握與瞭解促成畫家創作的風格,選擇一種創作的顏料也關係到畫家本身的創作意圖甚至是個人背景,因此看一個畫家的顏料是用哪一種大概也可以知道他的堅持與追尋。
臺灣的主流與世界的主流是接軌的,都以創作油畫爲主流,不過水墨、膠彩、工筆、水彩仍有相當多的創作者在努力。我們最熟悉的顏料應該是水彩和水墨,大概跟國小、國中的教學有關吧,繪畫課畫過水彩、書法課用過毛筆和墨,當然這些熟悉的材料也走向我們的靈魂深處,看書法、欣賞水墨或水彩畫顯得比較親近容易接受。但卻因爲世界潮流,水彩並不是主流。我這麼說或許水彩創作者並不以爲然,不過世界幾個大型的拍賣會,幾乎都是油畫和水墨的市場,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臺灣這十幾年來,水彩畫的領域裡有許多畫家沒有追隨主流,仍然堅持共同努力走出水彩的光彩,因此他們不追隨世界潮流,反而往傳統、古典方向走,也就是類似英國風的風格,這種風格似乎和忙碌的社會成對比,帶來心靈高度的享受,因此也隨之受到大衆的喜愛,水彩在繪畫的表現上似乎更容易走進欣賞者的內心。
傳統的風格里,金莉的靜物花卉表現的風格與氣質最令人感到愉悅且印象深刻,金莉善於捕捉光線,她的家裡有一張桌子,每天早上當陽光灑進窗,照耀在桌上,她說:「美極了,就是愛這種感覺,陽光照射下每一種事物都變得美好,都變得健康美麗。」她深愛陽光、她的筆能夠自由自在畫出栩栩如生、透明亮麗的花朵,蔬果、花瓶和魚。
水份是金莉的追求,夏天熱又幹燥,她必須快速又暢快地揮灑,在水份未乾前完成渲染的效果,透明水彩不能多層重複,她的構思永遠會跑在溫度前,她跟溫度比賽、但是色彩和筆觸卻能呈現出柔美和靜謐,這是她近四十年的水彩靜物功力自然躍於紙上。
她喜歡用柔美的色彩,用渲染、用光線、用細緻、用透明表現畫的氛圍,她的畫裡總會藏着小小的趣味性,讓觀賞者在看畫的時候,眼光會捕捉到畫上的某個小地方的亮點,譬如畫作「金色碩果」又名(窗前)。在一大束黃色花朵與葡萄間有一處金色的薏仁花,成爲畫中的趣味與美感焦點,寫靜物、寫實中卻又不俗。
金莉出身成長都在大陸,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後又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習,父親金家齊先生也是以水彩望重藝壇,金莉秉承父親的教導,自幼習畫,靜物是其主要創作,十幾年前隨夫來臺後在臺灣定居,幾乎年年辦畫展,這幾年也受邀赴希臘、澳門、土耳其、越南、韓國參加國際水彩畫展,活躍於國際國內水彩畫壇。
金莉的水彩畫之所以動人,跟她的花卉、蔬果表現出柔美的風格、水份自然流動所營造的暈染虛實交換、抽象寫實呼應有關,她的父親曾在一九六零年代自行研究出以中國的保定紙創作,用大量水份任其自然流動,然後掌握水份流動形成一種想要的圖騰,再手拿畫紙保持長時間固定,等待幹了再行創作,金莉承襲父親的教導,於是在水份的創作得心應手,所畫的風景畫也相較於一般水彩畫是屬於獨特的類似水墨畫的風格,岩石上彷彿聽得到海水拍岸的聲音。
這次在新竹市美術館金莉和父親金家齊的春華秋實父女畫展,(展期十月七號至十一月一號)。感受到一位在困苦年代裡經歷過文革坎坷灰色調的水彩風格、酣暢淋漓的中國水墨風格,一位則是生活在臺灣自由環境下幸福揮灑的明亮柔美開朗色彩。也看到金家齊先生的構圖與渲染方式帶給金莉的影響。這期間父與女的承傳和水彩畫的靈魂,如今都在金莉身上開花結果,爲人們帶來了幸福愉悅的光與彩,金莉說:「只要看到她的畫作的人有美的感覺就滿足了。」
……………………………………………………………………………………………………………………………………
蕭培麗,ETtoday撰述副總編輯。政大EMBA科技管理研究所。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研究所。曾任中廣記者,中天香港財經主播,東森新聞採訪中心副主任,黨營事業華夏投資公司顧問,東森大陸事業部顧問,臺灣民俗村顧問,卓越雜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