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嗎」會讓人不爽?心理解析 聊天開頭建議這樣講..
▲現在有網路溝通很方便,但怎麼「說」也是一門學問。(示意圖/達志影像)
有些人在線上聊天的時候,第一句喜歡問「在嗎」,但其實這樣的開場白是很多人覺得討厭的,因此也很容易「已讀不回」。分析認爲,我們看見這兩個字之所以會心煩,是因爲不知道即將發生什麼事,失去對環境的掌握感會讓我們暫時遠離心理舒適區。有作家則建議,在前面加上的名字或暱稱,後面開門見山說主題,這樣顯得近人情有溫度。
心理學網路服務平臺「壹心理」健康專欄日前刊登一篇文章,探討聊天問「在嗎」的情況,撰稿者翟明月是心理學研究生。文章分享了實際例子,首先是一個按贊之交淡如水的同學忽然發來這兩個字,作者懷着莫名其妙、不知所措的心情謹慎回覆「在」,對方纔表明朋友有感情問題想心理諮詢,作者再回頭問對方,「你第一句說什麼?」對方回答,「在嗎?」作者說,「不在。」
作者強調,上述故事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別問在嗎?趕緊說事。你說的什麼事決定了我在不在。」而另一個例子是,平常一個贊也不按之交的朋友,某天也忽然發來這兩個字,作者腦補出各種可能出現的尷尬聊天場景,最後終於回覆「在」,12小時後對方回覆「我想問你個事」,24小時後作者看到消息再問「什麼事」,36小時後對方回答「你前幾天開會時塗的口紅是什麼色號?我女朋友快過生日了」,48小時後作者再回復。
「本來很小的一件事,拖了兩天才解決完。」作者表示,這個事情表達的主旨大意是,「別問在嗎?趕緊說事,大家都挺忙的,給女朋友買口紅要提高效率啊!」
▲現在有網路溝通很方便,但怎麼「說」也是一門學問。(示意圖/達志影像)
文章指出,在網路上交流提高了溝通效率,但有兩個字一直在拖後腿,就是「在嗎」。「有話直說,並且說重點,已經成爲當今網路社交的一種優秀道德品質。相關研究表明,有話不說就像有屁不放,有害身心健康。」
文章分析,我們看見「在嗎」兩個字之所以會心煩,是因爲不知道即將發生什麼事,「這種失去對環境的掌握感會讓我們暫時遠離心理舒適區。」心理舒適區指的是,人們習慣的一些心理模式,是你感到熟悉、駕輕就熟時的心理狀態,如果人們的行爲超出了這些模式,就會感到不安全、焦慮,甚至恐懼。
文章最後建議,有事找人的話,打完招呼趕緊說事,這樣對方就能明白你的來意,並能快速給你回覆。「這樣聊天才是讓人感到舒服的正確打開方式。」
▲每個人都很忙,如果有事要溝通最好說重點。(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事實上,確實有不少人討厭「在嗎」這種開場白。大陸90後新銳作家沈善書就曾經表示,如果有急事會打電話,或者發了「在嗎」後的幾分鐘內接着說明來意,而不是10幾分鐘或幾個小時甚至一天都沒下文,這會讓人感覺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既然沒什麼事,我又何必耽擱時間與你閒扯?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
沈善書說,有事叨擾別人,想麻煩別人幫忙前,比起冰冷又顯套路的「在嗎」或一個讓人感覺帶有虛情假意的「微笑」表情,不如給「在嗎」的前面加上對方的名字或暱稱,後面開門見山說主題,這樣顯得近人情有溫度,對方也會回覆你,這時你再態度和藹的說明自己需要對方幫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