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海水是鹹的?如果地球上的海水全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

水被譽爲生命之源,每一天我們都需要攝入大量的水分,令人尷尬的是,儘管地球上的水很多,以至於地球表面有大約71%都被水覆蓋,但在這些水中,我們人類能用上的卻少之又少,而原因大家都是知道的,那就是地球上的水絕大部分都不是淡水,而是很鹹的海水。

爲什麼海水是鹹的呢?答案就是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這些鹽分一部分源自海底地殼的礦物質,另一部分則與地球的水循環密切相關。

具體而言,太陽的能量可以促使地表水蒸發,形成水蒸氣,並通過大氣遷移,當水蒸氣在適宜條件下凝結後,又會以降雨或降雪的形式重新回到地球表面,這些降水落在陸地上的時候,會大量溶解陸地上的鹽分,並隨着各種徑流回到海洋,而由於海洋中的蒸發不會帶走鹽分,因此隨着時間推移,鹽分就會不斷地累積,導致海水的鹽度逐漸增加。

也就是說,海水的高鹽度其實是地球幾十億年來演化的結果,那麼,如果地球上的海水全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豈不是吃不上海鮮了?

實際上,如果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了,確實就沒有海鮮可吃了,畢竟在漫長的演化歷程中,海洋中的生物早已適應了海水的高鹽度,對於它們來講,如果海水全變成淡水,無疑是滅頂之災。然而海洋生物的大規模滅絕,卻只是一個開始。

需要知道的是,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有大約70%都是來自海洋中的藻類,如果海水全變成淡水,它們就無法生存,而藻類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其“原料”來自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又來自於各種渠道,例如地球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火山運動等等,除此之外,人類的活動也會源源不斷地產生二氧化碳。

在這種情況下,地球大氣中的氧氣供應量就會大幅降低,同時二氧化碳還會不斷地堆積。由於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因此它們大量堆積所造成的溫室效應,就將會讓地球的平均氣溫出現上升,地球海洋的蒸發量也會隨之變大。

與淡水相比,高鹽度的海水更不容易蒸發,這是因爲高鹽度的海水中溶解了大量鹽分,這些溶解性離子通過增加水分子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海水的蒸發速率,所以如果地球上的海水全變成淡水,那海洋的蒸發量還會比鹹水海洋大得多。

重要的是,水蒸氣本身也是一種溫室氣體,地球海洋的蒸發量變大了,大氣中的水蒸氣含量也會變多,這又會進一步加劇溫室效應,進而推動氣溫進一步升高,而氣溫升高了,海洋的蒸發量又會更大,使得更多的水蒸氣進入大氣……如此一來,就會形成一種正反饋,進而推動氣溫節節攀升。

當然了,這種氣溫的上升並不是無限進行的,因爲從本質上來講,溫室效應導致的氣溫上升,其實是因爲溫室氣體“鎖”住了更多來自太陽的熱量,而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熱量畢竟是有限的,所以當氣溫上升到一定程度時,也就不會繼續上升了,即使如此,地球在這種情況下的平均氣溫也將比現在高得多,保守估計都會高出10℃以上。

這還沒完,要知道地球海洋中的很多洋流的驅動力之一,就是海水的鹽度差異,如果地球上的海水全變成淡水,那這種驅動力就消失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的洋流都會減弱甚至直接崩潰,進而使全球氣候系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調節器”,其產生的後果就是,全球氣候系統將進入混亂狀態,各種極端天氣(如高溫、低溫、乾旱、極端降水等等)將會頻繁出現,災難性的颶風數量也將急劇增加。

所以我們不難想象,在這一系列的打擊之下,就算是地球陸地上的生物圈也會遭到重創,大量的物種將因此而滅絕,而人類也難以獨善其身。

當然了,這只是一種假設,現實中海水突然變成淡水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所以大家看看就成,不必當真。實際上,地球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早已形成了一個微妙而穩定的自然平衡,海洋的鹽度、氣候的變化以及生態系統的運行,都是這個長期平衡的一部分。

正因爲地球自然環境如此精妙且脆弱,我們才更應該珍惜這個家園,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系統,避免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過度的干擾。雖然海水不會一夜之間變成淡水,但氣候變化、海洋污染等現實問題同樣值得我們關注,唯有通過對自然的尊重和保護,才能讓這顆藍色星球持續爲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提供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