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上頭刷不停 機構:70%短劇用戶是中低收入羣體
今年23歲,在北京幹餐廳服務員的劉明(化名)最近半年迷上了劇情緊湊的網絡微短劇,並陷入了付費“連環套”和上癮焦慮——明明覺得一些微短劇的劇情很俗套、表演生硬誇張,但“爽”點多,看完一集忍不住想看下一集,不知不覺花了好多錢。
“解鎖一集沒多少錢,可一集又一集,細算下來,每個月都要爲此花500元左右。而我每月的工資才4000多元。”劉明說。
前不久,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發布的一則通報,讓劉明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這一愛好。原來,他當時正追的微短劇《老師不要跑》被全網下架了。通報稱,該劇存在劇情低俗,臺詞、畫面、情節涉及嚴重軟色情等違規情況。協會還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內容審覈機制,加大對違規內容的監督力度,維護網絡視聽市場的健康與繁榮。
當下,沉迷於網絡微短劇的打工人何止劉明一人。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一些微短劇依靠色情低俗、暴力血腥等內容博人眼球,會破壞平臺良好生態,擾亂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應加強部門監管和行業自律,出臺審覈細則、標準,建立信用監管制度,把有問題的劇和相關製作單位等納入“黑名單”,努力實現微短劇“精品化”。
各種套路“爽”點多
微短劇上頭刷不停
微短劇,即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有着相對明確的主題和主線、較爲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網絡影視作品。
有調查機構數據顯示,70%的網絡短劇用戶羣體是中低收入羣體。
劉明便是其中之一,工資扣除房租還剩下不到2000元,卻拿出將近四分之一“餘糧”充值。
商業霸總與灰姑娘的甜寵之愛、當代絕望主婦的華麗蛻變、古代痛如刀割的深情虐戀……通勤路上、洗澡時、睡覺前,幾乎所有碎片化的時間,劉明都會點開微短劇一頓刷,各種題材均有涉及。今年春節期間,刷微短劇,成爲他每天睜眼乾的第一件事,看夠了再起牀。
女主本是古代皇后,父親保衛國家有功,卻被皇帝下令處死,緊接着她也被黑衣人殺死,沒想到死後卻穿越到現代變成了豪門太太,開啓勇闖娛樂圈、智鬥壞人以及和男主相愛的故事——這是在甘肅定西的一個小縣城裡做美甲師的“90後”鄭琳(化名)刷到的第一部微短劇。
“一集就個把分鐘,劇情發展很快,我看了幾集後就充了39.9元把它一口氣看完了。”鄭琳說。如今,已刷過20多部微短劇的她得出一套自己的劇情總結:很多微短劇的類型大同小異,要麼穿越重生,要麼復仇逆襲,中間夾雜一些惡毒繼母、狠毒姐妹、甜寵閃婚之類的劇情。
“劇情俗套但看着確實很爽,一會兒狠狠打臉惡毒繼母,一會兒又被億萬富豪各種寵,讓人越看越精神。”鄭琳說,她通常一集一集解鎖,剛開始覺得也不貴,可一個不留神就花多了。
沉迷其中的還有在北京送外賣的呂晨(化名)。記者見到他時是晚上10點,與許多騎手一樣,他當時正半躺在自己的“工位”——電動車上,靠着外賣箱等待手機提示音響起。與此同時,他盯着面前的手機看微短劇。
“沒什麼好看的,刷多了,就知道都是一個套路。”話雖如此,呂晨還是“忍不住花錢”,過去半年,他刷了幾十部微短劇。有時凌晨結束工作,躺在城中村的出租房裡,他會用三四個小時把一部微短劇一口氣看完,“一晚上能花掉五六十元,這一天就算‘白跑’了”。
讓用戶上癮有套路
精準設置付費卡點
看完一部付費微短劇要花多少錢?
少則一二十元,一般六七十元,多的超百元。劉明舉例說,一部100集的微短劇,每集時長一兩分鐘,前10集至15集免費,之後的劇集按照每集0.8元至1元的價格收費,則需要68元左右。
“真的不便宜,比看一部電影還貴。”劉明感嘆道。
價格不菲,爲何還有那麼多人追逐付費?用多位受訪者的話來說就是“真的很上頭”。
據瞭解,微短劇主要分爲兩類:一類是由長視頻流媒體平臺定製的短劇,它的特徵是單集時長不超過15分鐘,且集數比較少,購買會員就能完整觀看,收益歸平臺,製作方只能拿製作費。
另一種是近兩年興起的小程序短劇,誕生於短視頻平臺,收益來源爲用戶充值解鎖集數,由小程序、製作方、推廣方瓜分。其單集時長往往只有一兩分鐘,而集數可以達到100集以上。
記者隨機瀏覽了市面上比較火爆的10部微短劇發現,平臺通常設置前10集至15集爲免費觀看,並在收費的前一集結尾“卡”在劇情引人入勝的部分。用戶想要繼續觀看,則需要進行充值,付費解鎖方式有按集購買、一次性購買全劇、直接購買看劇小程序年卡3種。
不同的平臺所使用的虛擬貨幣兌換規則不同,因此每部劇的價格也有所不同。以某平臺微短劇《××攻略計劃》爲例,一集劇情需要150K幣,最低充值39元,獲得3900K幣,大約可以看26集,看完全集大概需要充值88元。
劉明說,免費播放結束後,小程序自動跳轉到付費頁面,“剛看到要緊關頭,忍不住要充值”。
呂晨說自己太能理解衝動付費的人了,因爲一些微短劇“太雞賊”,一集1分鐘左右,總是結束於打臉、車禍、綁架等激起人多巴胺的精彩之處。免費結束要付費時,往往就是主角受傷、反殺、逆襲等命運反轉的節點。
有多年劇本寫作經驗的小鄒告訴記者,他曾經爲了生計用半年時間集中撰寫微短劇劇本。讓用戶“上癮”是有套路的,“比如,女頻受衆最愛的題材是情感、甜寵和復仇,而男頻最愛的則是贅婿、戰神、逆襲,但萬變不離其宗——爽感”。
“每集只有一兩分鐘,想抓住觀衆的注意力,就幾乎不能有鋪墊、倒敘、留白,用簡單粗暴的逆襲復仇‘轟炸’觀衆,讓諸多觀衆欲罷不能。”小鄒說,這也導致不少人一時看得爽,之後會感覺到莫名的空虛,因爲頻繁設置矛盾衝突會讓劇情的發展邏輯混亂,看後甚至懷疑“自己的智商”。
曾在短視頻代運營公司工作的劉女士直言——“量身定製”“付費卡點”目的之一,是要打造數據指標,“先讓用戶免費看,然後再‘卡點’收費。有的寫劇本時就已經標記好了,告訴製作人到哪一集哪個部分可以‘付費卡點’,因爲這時觀衆情緒已經達到頂峰,只要掐斷,大概率會付費收看”。
付費後問題糾紛多
消費權益受到侵害
在微短劇所帶來的短而爽的視覺衝擊和情緒快感下,許多觀衆紛紛付費解鎖。然而,不僅支出費用不低,付費開通後看不了、自動續費不提醒、小程序消失維權無門等問題也成爲大家的吐槽點。
“正看到高潮部分它就跳到了付費頁面,抓心撓肝想看後續情節,沒忍住充值了第一個選項19.9元,沒過多久就用完了,只能再充19.9元,就這麼一個接一個,沒想到花了大幾百元,想想後悔死了。”在天津從事快遞分揀工作的楊先生說,一些微短劇越看越“上頭”,容易讓人衝動消費。
鄭琳說,她前不久遇到了充值虛假宣傳,當時正看一部爽劇,演到關鍵時刻提示充值,頁面顯示69.9元可以看全集,結果充值後看到80多集又要收費,太坑了。
記者在某第三方投訴平臺看到,關於微短劇的投訴超過了700條,包括虛假宣傳、誘導消費、退費難等。
有消費者說:“廣告寫了9.9元解鎖本劇全集,結果我充完看了一半又要我充值,客服回覆說充值是按集付費的。”還有消費者投訴稱:“49元買了30天會員看微短劇,過了兩天就說我會員過期了。”
來自陝西的餐廳服務員胡妍妍(化名)則遇到了解鎖後看不了的情況。前不久,她在某短視頻平臺刷微短劇,看了10集之後需要充會員解鎖,界面顯示購買全集117元,購買永久會員198元。感覺後者比較划算,於是她充值了198元。
然而付款後,胡妍妍發現,正劇的微短劇劇集從充值前的“該劇已更新至99集”變成了“已更新至第10集”,剩下集數有待更新。胡妍妍感覺被騙,想聯繫客服反映情況,但至今沒有聯繫上。
在胡妍妍指引下,記者發現在短視頻平臺已搜索不到該劇小程序。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徐瑩分析,以0.9元解鎖一集、9.9元解鎖本劇全集等低價噱頭吸引用戶,而實際觀看成本達到數十元乃至上百元,涉嫌虛假宣傳;在小程序的付款頁面穿插所謂福利充值廣告,沒有清楚詳細的使用規則、用戶須知或會員協議等,有的充值界面默認勾選“自動續費”,涉嫌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
以短劇推廣爲噱頭
“拉人頭”騙培訓費
據業內人士透露,微短劇的宣發推廣主要依靠投流方。主播將微短劇切割成合適的素材,剪輯二創後投放到各類平臺。當用戶觀看該視頻並進入掛載的小程序,產生支付成功的訂單且未退款時,主播便可以從中得到分成。這些視頻一般濃縮了微短劇最精華的部分和懸念,往往可以吸引到不少目光。
而這也讓一些人有了借“推廣”之名行投機之事的機會。
調查中,記者注意到,在一些微短劇的評論區,有不少諸如“劇情太精彩了,緊張又刺激”的評論,點開其中鏈接實則是一些微短劇的推廣內容。
在某社交平臺,記者以“短劇推廣”爲關鍵字進行搜索,看到不少關於“一天收益一千多”“短劇推廣太香了”之類的帖子。記者隨機選擇一個帖子跟帖評論“求帶”後,半小時內就收到了6條私信。
記者添加了其中3個人的聯繫方式,申請通過後收到的第一條信息,都是一張帶有二維碼和邀請碼的圖片,上面寫着“2024年爆火副業項目”,並宣稱“0投資0門檻,人人可做”。掃碼後看到,這是一個名爲“好省短劇”的App,裡面可以下載各種短劇的無水印視頻。
下載成功後,對方告訴記者,由於記者的短視頻賬號未達1000粉絲數,所以前期需要先漲粉,並將記者拉進了“短劇暴富團隊基礎8羣”,羣裡有480人。
通過3天觀察,記者發現,該羣內每天反覆刷屏的信息都是漲粉方法、爆款短劇鏈接、發劇思路、出單數據以及各種爆單案例。記者點進發布該信息賬號的朋友圈看到,有一條是她在“短劇暴富團隊千粉羣”中接連發了30多個拉新人獎勵和出單獎勵的紅包。
在廣西南寧做小買賣的王智(化名)爲了增加收入曾做過3個月的微短劇推廣,他告訴記者,這類羣裡,所謂免費帶徒弟、開課等都是噱頭,賺錢的方法其實就是“拉人頭”,拉新人下載軟件得獎勵。
“交錢的都不要幹,純騙你當韭菜。”王智以“過來人”身份再三提醒記者,他自己就爲了學習所謂微短劇推廣技術,被騙走了培訓費。
部門監管行業自律
推動微短劇精品化
在今年各地“兩會”召開期間,微短劇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如貴州省政協委員、紀錄片導演於慶陽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短劇吸引眼球的內核,仍是借用傳統電視連續劇的“招數”,即在結尾處設懸疑點,或是噱頭,以吸引受衆觀看下一集。新生事物的行業規範是在發展中建立的,監管部門可適當引導。
據小鄒向記者透露,當下,一些平臺商家和短視頻代運營公司,在出售現成的微短劇劇本。爲了引流,有商家還會附上短視頻平臺的算法規則、引流漲粉和運營策略等資料。這些現成的劇本模板,通常缺乏文學性、思想性、邏輯性,更多是一種網文般的情緒爽感。甚至爲了流量,出現了被相關部門認定爲劇情低俗,臺詞、畫面、情節涉及嚴重軟色情的違規劇情。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認爲,一些微短劇依靠色情低俗、暴力血腥等內容博人眼球,會破壞平臺良好生態,擾亂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因此,加強監管是大勢所趨。
2022年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就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開展專項整治。
時隔一年,國家廣電總局公佈針對網絡微短劇治理的七大舉措,包括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覈細則》、研究推動網絡微短劇App和“小程序”納入機構日常管理等。
“部門監管和行業自律都要加強,出臺審覈的細則、標準,還有‘黑名單’等信用監管制度,把有問題的劇和相關製作單位等納入‘黑名單’。”鄭寧說,除了內容方面的風險,還要考慮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因爲微短劇的盈利模式往往是先免費看幾集,到高潮部分開始收費,用戶需要充值,可能會出現一些欺詐現象,以及退費難問題。
實際上,就微短劇“精品化”,監管部門已經提供了指引方向。
今年1月10日,國家廣電總局發佈開展“跟着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鼓勵“微短劇+文旅”融合促進消費,促進微短劇題材體裁創新。1月26日,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召開了2024年新春檔網絡微短劇宣傳推介會,重點推介了16部優質微短劇,推動春節追短劇成爲新潮流、新年俗。
“網絡微短劇伴隨短視頻和直播出現,在製作成本、內容、主體和目的等方面,都與傳統的影視劇不太一樣。從互聯網發展的角度來看,監管模式也要與時俱進,不僅要加強事前的內容審查,也要加強事中監管和事後管理。”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
在他看來,加強對網絡微短劇的內容監管至關重要,這既涉及未成年人權利保護,也涉及維護互聯網傳播秩序和其他相關主體的合法權利。建議在立法時明確,強化對內容的監管,既要清理低俗有害的內容,也要加強對高質量內容的推廣。
“從創作端來說,要鼓勵創作出一些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精品力作,來滿足人民羣衆的需求;從傳播端來說,平臺要進一步優化算法推薦,完善廣告推流審覈機制,及時對違規短視頻進行處置。”鄭寧說,加強治理不是限制網絡微短劇的發展,而是爲了行業更長足進步。
來源: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