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低俗微短劇“收割”,他們愛看的“好劇”又在哪兒呢
最近,老年人迷上微短劇,成了社交媒體上的熱議話題。其中一種觀點,就是老年觀衆正在遭遇一場有備而來的“圍獵”,被粗製濫造的微短劇片商“收割”。
顯而易見,持有這種觀點的基本都是青壯年人士,尤其以家裡有老人、老人沉迷微短劇的爲甚。在他們看來,自己天天在外奔忙,回家還要照顧老人,結果一不小心,老人就掉進了微短劇的“坑”裡,怎麼拉都拉不出來,着實是一件糟心事。老人給App充點錢還是小事,如果真對某些離譜的情節套路產生了真情實感的認同,才更令人頭疼。
有的微短劇從標題就開始離譜,比如《五十歲的我懷了二十歲霸總的孩子》,也有的在內容上劍走偏鋒,比如《保潔老媽無敵歸來》,不是安排保潔阿姨主角和總裁“一夜情”,就是讓劇中富豪“打個電話就能讓商家破產”。在監管收緊的背景下,這幾部內容誇張的中老年微短劇,均已於近期被有關部門批量下架,並被指出“內容同質、導向低俗、製作粗糙”等問題。
我們可以爲這些“雷劇”下架長舒一口氣,但仍有兩個問題必須回答:老人需要什麼樣的影視劇?社會又應如何爲老人供應影視劇?
視覺中國供圖
我身邊就生活着幾位老人,他們的共同點之一就是愛看劇。我的奶奶和姥爺,自打20世紀80年代後期家裡買了電視機開始,就一直是忠實的電視劇觀衆。
從表面上看,兩位老人家對電視劇的類型偏好並不相同。奶奶偏好古裝劇、當代家庭劇;姥爺則更愛看歷史劇、年代劇。但是,他們的偏好存在幾個共性:其一,要清楚、完整地講述一個故事;其二,劇中的概念與情節能讓他們“看懂”;其三,劇中的人物能讓他們產生共鳴。
先從“清楚、完整地講述一個故事”說起吧。對我的奶奶、姥爺那一輩人而言,看劇的本質,其實一直都是“看故事”。許多他們特別喜歡的經典老劇,都是以故事爲核心賣點,比如《康熙微服私訪記》這樣的傳奇劇,金庸小說改編的各種武俠劇,描繪特定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生平的歷史劇等。然而,近年來,一些劇作開始賣“概念”“人設”,而忽視了對故事線的打磨。
以奶奶愛看的古裝劇爲例,現在幾乎是古裝偶像劇的天下,而它們販賣的,除了主演的顏值以外,主要是一種特定的情緒。有些劇主打“發糖”,有些劇主打“虐心”,也有些劇主打“撕扯”。不是說這樣的創作不好,但這明顯和老年人喜歡“看故事”的心態不甚契合。無怪乎許多老人會愛上看似粗製濫造,但充滿戲劇性和故事性,恨不得每集塞上好幾個刺激橋段,外加重重“反轉”的微短劇。
影視劇中的情節能不能讓老年人“看懂”,以及劇中人物能不能讓老年人有所共鳴,則是兩個落點更加具體的問題。前一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老年觀衆對於許多社會新生事物是陌生的。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年輕人愛看的劇作類型,比如職場劇,對大多數老年人而言都是“看不懂”的。有些劇的題材是老年人並不陌生的家長裡短,但其中反映出的戲劇衝突,比如“雞娃”“35歲門檻”等,很難真正讓老年人理解。
而這又牽出了劇中人物能否讓老年人有共鳴的問題。許多劇中的老人角色,完全就是推動情節甚至製造矛盾的“工具人”。還有一些劇作,看似是描繪20世紀的年代劇,主角理論上是當代老人的同齡人,但我姥爺看上半集,就會犀利銳評,表示其中的時代細節“極不準確,純屬瞎掰”。
以上問題,本質上是同一個問題——當下的影視劇生產,是以年輕羣體爲主要受衆的。但老年人的影視消費需求是客觀存在的,於是,趁着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被子女教會玩手機、刷短視頻的當口,微短劇“乘虛而入”,專門爲老年人“量身定製”他們可能會喜歡的內容。
說到底,針對老年人的微短劇,之所以能以如此之低的質量俘獲衆多觀衆,是因爲這片市場是一片過於空曠的“藍海”。沒有優質作品填補這片“藍海”,老年觀衆只能拿粗製濫造的產品湊合一下。當下,如果我們真的關心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不妨多替他們對影視產業提出一些合理訴求。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