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篇-七曲之下 峰迴路轉下晴川

竹筏流經「三曲」,仙釣臺昂然壯麗矗立眼前,讓人驚歎大地造物神奇,表現得惟妙惟肖。

在目不暇接之際,竹筏已進入「七曲」。琅環巖危立天遊峰西側,層層峭崖,峰腰叢竹迴環,好像圍上一圈綠色欄杆,因而得名。桃源洞左邊折復斜通,幾經山重水複,別有一番天地。「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經過近幾年的點綴,桃源洞已成爲勝境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休閒遊人絡繹不絕。

六曲天遊峰 層次多變

六曲、五曲是九曲溪的精華與縮影。「天遊峰」壁立萬仞,壯觀雄偉。左前方隱屏峰,巖體崩解有棱有角,讓人感受鬼斧神工之玄妙。左邊的雲窩,意爲生雲之處,雲橫溪斷,變幻莫測,在雲煙之中,層次多變化,「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表現出山景的氣象萬千。而武夷山雲海與夕照之美,更綜合武夷山氣勢磅礡的美、幽靜閒適和煙雲朦朧的意境美。

竹筏穿越過拱門橋洞的五曲大橋後,漂流進入「四曲」河域。右側岸邊古老參天的楓樹林下,是元朝皇家御茶園遺址,現爲武夷山茶葉研究所,研究武夷巖茶的科研基地。元明兩代御茶的製作,爲完善和改革烏龍茶的製作工藝,曾做出重大的貢獻。「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馳名中外的武夷巖茶,始於唐而盛於宋,爲歷代所賞識,茶文化源遠流長。武夷巖茶有沁人心脾之巖韻,尤以大紅袍爲奇妙。武夷茶之珍品,始自1989年,已連續五屆榮冠全國烏龍茶榜首,備受中外人士的喜愛。

五曲大藏峰 三絕著稱

大藏峰是個突兀的大巖穴,以「巨巖、幽洞、深潭」三絕而著稱。大藏峰應是道家「洞天仙府」中藏經的閣樓,巖洞的著名文物「船棺」,就隱身在大藏峰雲霧環繞的金雞洞裡。船棺充滿不可思議的神奇色彩,在白巖觀音巖上,所保存完好的兩具船棺,經碳十四測定,始於商末周初到春秋,是中國已發現的懸棺葬,年代最爲久遠者,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隨葬的龜形木盤,是具有商周青銅文化特徵的遺物

船棺是武夷山古越族懸棺葬制的遺物,反映當時自然環境所決定的古越人之生活習性,表明亡靈對山水的依戀和寄託之情。武夷山船棺的出土,對於研究中國商周時期,福建所處的歷史階段、社會生產力、社會結構,以及人種、氣候、植物、紡織和觀念形態,提供極豐富而有價值的實證。

二曲臨水 玉女婀娜

大藏峰上的虹橋板,有可能是托架懸棺的木板。宋朝文學家祝穆寫的《幔亭招宴記》稱: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在幔亭峰頂設彩屋美宴招待鄉人。其「虹橋跨空,虹橋飛斷」的故事,流傳千古,至今不衰。

竹筏流經「三曲」,被艘公呼作「鐵達尼號」的仙釣臺,昂然壯麗矗立眼前,讓人驚歎大地造物之神奇,表現得惟妙惟肖。岸邊的升日峰,俗名「猴頭峰」,彷彿一隻俏皮可愛的猴頭。而在左岸小藏峰石壁上,也分佈多處架壑船棺。

不知不覺間,竹筏漂流到「二曲」。「插花臨水一奇峰,工骨冰肌處女容。」,這是玉女峰天然丰姿的寫照。古人說:「美女如玉,美德如玉,美酒如玉,美石如玉」。

玉女峰是武夷山丹霞構造中,一座寶塔狀的巖峰,形象很美,極富意境:「整體美,環境和諧;肌理美,線條婀娜;弧肋美,隱約蘊藉」,儼然是位秀美絕倫的少婦面對寒潭,含情脈脈。郭沫若寫道:「玉女方淋浴,倩妝傍鏡臺;虹橋橫水斷,雲慢還波開。大塊多詩筆扁舟一酒杯;坐觀天入峽,深幸雨中來。」獨立巖壁上,凹凸垂直的線條,是玉女華麗的裙襬,而一旁平整巨石,則是梳妝時的鏡臺。

一曲小溪 樹林夾道

竹筏忽左轉進入「一曲」小溪,兩旁樹林夾道的景觀,預告九曲溪漂流行程即將進入尾聲。左方岸邊的水光石,曾是武夷山古老的渡口之一,如今,在古渡口新建爲竹筏的永久性碼頭,莊重典雅,意境優美又實用。

一曲終點的下排碼頭,是崇溪與九曲溪交匯處,古人稱爲「晴川」,因朱熹的《九曲棹歌》,有「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之句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