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S新傳論文帶讀:爲什麼大家越來越冷漠?又學會了一個新詞...

@TuTouSuo™️

*小紅書賬號:禿頭研究所新傳考研/禿頭研究所Monsters

*如果你覺得自己讀論文太過於盲目,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如果你也想要通過碎片化的時間來補充和拓展知識儲備;如果你想要一份直接簡單的論文帶讀指南…那麼一定要關注禿頭研究所的論文帶讀欄目!每天都有熱門事件、熱門考點、有趣選題,通過標註考點、知識點和可學習案例,幫助我們實現「無痛閱讀」!

*推文內容同步小紅書/息流更新,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小紅書賬號鴨!來和禿頭所在小紅書見面吧!

後臺回覆「論文帶讀」

獲得所有論文帶讀PDF

添加打工人晨晨tts-chenchen

進入2025論文帶讀羣

同情疲憊

@TuTouSuo™️

今日論文分享:同情疲勞:一個從職業領域到網絡輿論領域的關鍵概念

文:陳俊妮 陳俊峰

同情疲勞的影響答題框架(⭐️⭐️⭐️⭐️⭐️)

一、移情喪失:對他人苦難的迴避

二、同情虛無:對公共生活的旁觀

三、同情坍塌與社會問題的危機化

論文觀點(⭐️⭐️⭐️⭐️)

【同情疲勞】同情疲勞的概念始於醫護職業領域,美國心理學家查爾斯·費格利(Charles Figley)將之界定爲醫護人員中的一種繼發性創傷壓力失調,一種因爲長期暴露在同情壓力之下產生的生理上、心理上和情感上的筋疲力盡和無能狀態。隨後,這個概念迅速拓展到醫護之外的其他職業領域,西方傳統媒體行業在 20 世紀 90 年代末也開始關注記者同情疲勞。在大衆媒介作爲公衆獲取社會問題信息的主要渠道的時代,媒體如何報道直接影響公衆的感知和情感方向,公衆在社會問題關注上的麻木狀態與媒體的相關性推動同情疲勞研究逐漸從職業領域延伸到受衆領域,並隨着社交媒體和生產型消費者的出現進一步拓展到網絡輿論領域。

答題語料積累+案例(⭐️⭐️⭐️)

▪ 互聯網尤其是社交媒體的出 現,讓這種大規模持續公開表達成爲一種常態,但與此同時,社會熱點事件 的密集涌現、新聞週期的加速、同質新聞、爛尾新聞及情感的高強度刺激等,都迫使公衆理解和關注他人感受與遭遇的注意 力和意願被分散,產生同情疲勞,失去進行道 德反思的能力,甚至催生羣體冷漠、羣體極化、 輿論失焦等諸多問題。

▪ 互聯網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海量信息,同時相較於傳統媒體,社交媒體發佈與更新“壞信息”、事件反轉的速度都大大加快,需要關注的事件與同情對象都變得更加層出不窮,但大衆的信息關注力與思辨力相較於傳統社會並沒有得到提升,信息接收越多,就會變得越麻木、越沉迷,由此產生的信息疲勞使他們難以或者來不及對陷入不幸的對象有情感的投入,逐漸演變爲一種習得性無助,進而因爲無能爲力而停止關注。

▪ 當輿論場陷入同情疲勞,人們放棄或者被剝奪能夠維繫公共生活的最基礎情感——“同情”,精神和思想就缺失了信仰,沒有了政治激情,不再真正關心社會問題,也不再有意願參與公共生活,或至多隻是虛假地參與公共生活,所剩下的可能真的就只是一點點對個人舒適生活的嚮往,這種狹隘的個人主義和自保心態讓人們重新退縮到自我的荒島,陷入彼此之間被分隔的狀態。

▪ 當同情疲勞以“同情的暴力”形式出現時,輿論場看起來從凋敝進入突然的繁華喧鬧當中,但同情共感的機制消失了,“我們”不再,原來在同一立場的對象也跟着消失了,最初的共情經過厭倦與焦慮轉化成社會怨憤,對社會羣體的忠誠也就可能瓦解。如果按照劉小楓說的,“現代性問題可以簡括爲人心秩序和社會秩序的失序,人心秩序的失序是社會秩序失序的根源”,同情的坍塌就是人心秩序失序的根源,這又進一步導致社會問題不僅變得更凸顯,而且變得更爲尖銳。

ꕤ⋆⸝⸝Idealism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小破所常駐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