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壯年下背痛 四成被誤診

中山附醫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魏正宗(右)教導民衆自我檢測是否是罹患脊椎關節炎。(馮惠宜攝)

脊椎關節炎的診斷方式。(中山附醫提供)

背痛原因有很多,但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領軍的一項跨國研究發現,青壯年下背痛,約有40%病患被延誤診斷,其中,近三成可能爲自體免疫造成之脊椎關節炎;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疾病如延誤治療病患很容易因脊椎沾粘、鈣化造成竹竿腰、甚至失能。

這項跨國流行病學研究,是由中山醫學大學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魏正宗教授擔任通訊作者歷時兩年,涵蓋歐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19個國家,51所醫院之風溼科門診,共2517個慢性下背痛病人,今年1月在全球知名的的國際期刊「關節炎研究及治療」發表。

魏正宗解釋慢性下背痛的原因,可以分爲機械性發炎性兩大類:機械系下背痛是指脊椎外傷結構異常造成,例如常脊椎滑脫症或椎間盤突出; 而發炎性下背痛則主要由自體免疫疾病造成,稱爲脊椎關節炎,其中53%是僵直性脊椎炎,29%是無影像學異常之脊椎關節炎。

這項研究同時發現,脊椎關節炎平均發病年齡28歲,平均被正確診斷年齡38歲,換句話說,脊椎關節炎病人平均發病10年後才被正確診斷出來。

魏正宗呼籲,發生在45歲以前的下背痠痛或僵硬、超過三個月、休息無法減輕,或有夜間疼痛晨間僵硬等症狀,都應該懷疑有無脊椎關節炎。脊椎關節炎的診斷,須由有經驗的免疫風溼科醫師執行,否則誤診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