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麪包飄香西安!年產值14億秘訣「走得要穩」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臺灣烘焙品牌御品軒」在西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還引進了西北地區第一家觀光工廠,現在一年產值就有3億元人民幣(約新臺幣14億元)。董事長楊鴻鵬坦言,「求穩」是御品軒能20年屹立不倒的關鍵;既然看好大陸市場,就要「不惜代價」去用心經營、不斷創新,來跟別人「爭吃這塊餅」。

▲御品軒董事長楊鴻鵬。(圖/記者蔡儀潔攝)

「御品軒」成立於1999年,一開始是做肯德基漢堡麪包,之後於2011年在西安開了第一家臺灣蛋糕麪包店主打蛋黃酥、鳳梨酥、麻薯月餅等臺灣口味,在陝西省西安市咸陽市等擁有近60家門專賣店,一年產值達到3億元人民幣,且每年以10%到13%的幅度成長。

▲觀光工廠內的品牌照片展示牆。(圖/記者蔡儀潔攝)

董事長楊鴻鵬近日受訪表示,「御品軒」走的比較「穩」,因爲大陸很多企業發展速度很快,但是不牢固的話,稍微遇到什麼問題就會倒下來,所以當遇到市場「不太明朗」時,他們就會靜觀其變,如果市場反應不錯就會加快衝,但若「看不到前面的路」,就會再停下來。

▲麪包製作坊都是按照當地要求,採用10萬級無塵車間。(圖/記者蔡儀潔攝)

楊鴻鵬接着說,但是在大陸市場也不能太保守,要「穩中求快」,因爲太慢會被淘汰掉,而且要不斷的創新,不能說觀光工廠比人家領先了就不求進,因爲別人陸資企業財大氣粗,很快就可以弄一個規模更大更炫的成品消費者就會覺得你落後了。

▲麪包觀光工廠的走廊。(圖/記者蔡儀潔攝)

「御品軒」在2015年借鑑臺灣觀光工廠的成功案例,成立西北首家烘焙文化觀光工廠,讓消費者可以帶小朋友參觀學習、一起DIY做蛋糕等,深受大人小孩喜歡。

楊鴻鵬表示,消費者一開始對這種體驗感到驚訝,因爲一般麪包廠不會耗巨資來做這種事,覺得「御品軒」是有文化內涵的,「認爲臺灣人理念跟大陸人就是不一樣,傳遞了臺灣人的溫度,讓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加分。」

楊鴻鵬稱,這個觀光工廠也讓「御品軒」能夠傳承下去,通過讓老顧客帶小孩來體驗的方式,可以讓這個品牌不會老化,不會讓年輕人覺得「這是爺爺奶奶吃的,我們不吃」,反而會有「這是我媽媽從小就在吃」的安全感,更加信賴「御品軒」。此外,御品軒也在不斷引進臺灣味道,例如「酒釀桂圓麪包」等。

▲各式翻糖蛋糕。(圖/記者蔡儀潔攝)

楊鴻鵬來大陸打拼已經有21年了,當年拿了個小皮箱,就從香港轉機到西安,一開始是做漁業養殖,但因爲虧損收掉了,之後就和弟弟一起做烘焙事業。他笑着說,現在回去就是一家五口回去了,「有沒有賺錢不說,至少賺了1個老婆3個女兒。」

現在臺灣有不少年輕人也對大陸市場躍躍欲試,卻對臺商迴流等問題感到擔憂,對此,楊鴻鵬表示,大陸市場很大,全世界都在關注這一塊,相應是市場競爭力也很大,但並不是說就沒有機會,既然你看好了大陸市場,就要「不惜代價」去用心經營、不斷創新,來跟別人「爭吃這塊餅」,「所以我的建議是,大陸市場是值得來闖一闖,以我們烘焙來說,人多就是商機就是錢。」

▲供來訪遊客拍照打卡的造景。(圖/記者蔡儀潔攝)

他接着說,以前臺商剛來大陸的時候,很多法規都還不完善,會碰到很多問題,但這十幾年的發展下,現在情況已經改變不少,就好比現在備受關注的《外商投資法》,就起到了很好的幫助。

楊鴻鵬隨後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一則新聞,標題寫着「最高法:對臺資企業慎用強制、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他強調說,你看是「慎用」,這個是列入法律的,而且上面寫的只有臺胞,現在大陸對臺灣的照顧確實是不一樣的。

▲大陸近年嚴抓環境保護,因此楊鴻鵬花費不少錢去做設備更換或升級。(圖/記者蔡儀潔攝)

楊鴻鵬說,臺灣年輕人應該多來大陸看一看,不要因爲政治因素干擾就不出來,「大陸機會很大的,你想我們語言都相通,你去越南、日本都還有語言障礙」,連吃的東西都很像,可以很快適應。但他也提醒說,大陸的發展是「用跳躍式的」,臺商在這邊要好好把握,未來臺商的優勢會越來越弱。

▲御品軒的最新產品,主打空氣般的口感。(圖/記者蔡儀潔攝)

對於近年來遇到的經營困難,楊鴻鵬透露,人力就是其中之一,儘管機械化是趨勢,也有在加強這塊,但他們做麪包還是有很多環節要靠手工,作爲勞動力密集型工業,對比起早期,現在員工不好招,因爲大陸提倡年輕人去創業,因此只好把招聘的年齡線提高,「比如20多歲的年輕人不好招就找30歲的,再不行就找35到40歲。」

楊鴻鵬說,非常歡迎臺灣的烘焙類人才能夠來「御品軒」,月薪人民幣1.5萬元,福利則包括一年3張往返臺灣的機票和30天的帶薪假,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大陸的國定假日可以再跟着放,「希望可以一起幫助企業再往上推。」

▼提供殘餘麪包給遊客餵魚。(圖/記者蔡儀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