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清明重環保 樹葬花葬漸流行

新華社臺北4月5日新媒體專電 題:臺北清明重環保 樹葬花葬漸流行

新華社記者查文曄 章利新

4日清明節,臺北微風和煦,晴空萬里,一派初春氣象。記者當天來到臺北最大的公墓之一、位於市郊木柵地區的富德公墓,探訪當地市民的祭掃活動,發現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殯葬形式正深入人心。

與大陸一樣,臺灣地區也有清明假期。爲了滿足市民祭掃的交通需求,臺北市政府專門開闢了掃墓公車免費供市民乘坐。4日正是清明祭掃活動的高峰,來富德公墓掃墓的市民絡繹不絕。有關部門對上山道路進行了交通管制,只准掃墓公車進入,路況並不擁堵。

富德公墓的核心區是高6層的靈骨樓,樓前闢有巨大的祭桌區。在入口處,有志願者免費提供電子蓮花燈。遮陽棚下,兩百餘張祭桌整齊排列,供市民使用。祭桌區四周貼有“靈骨塔樓販售金銀紙”“金銀紙全面集中代焚”“多元環保新選擇,共同珍愛大自然”的橫幅,鼓勵大家不點香燭、不燒紙錢,儘量少燒香。

上午9點,記者在現場看到,來祭掃的臺北市民大多闔家前來,不少家庭還是三代同堂,現場人頭攢動,但秩序井然。他們將水果、糕點祭品和電子蓮花燈放在祭桌上,神情肅穆,在完成燃香、鞠躬、插香的程序後,魚貫進入靈骨樓內,探視先人骨灰罐。

在祭掃過程中,大部分市民都響應了“一人只燒一炷香”的倡議,現場看不到巨型的香燭,也沒有人燃燒紙錢。一旁實時監測PM2.5的儀器顯示,公墓空氣情況良好。

在靈骨樓附近的山丘上,是公墓於2007年啓用的詠愛園樹葬區。舉目望去,不見一塊墓碑,也不見一個名字,只有大片的草地和蒼松翠柏靜靜矗立,偶爾有幾簇鮮花點綴其間。遠處山腳下是蜿蜒的公路,熙來攘往的車輛依稀可見,但已聽不見聲音。這裡的靜謐與靈骨樓前的喧囂截然不同,彷彿是兩個世界。在蒼松翠柏之下,長眠着9700多位逝者的骨灰,他們已與大自然融爲一體。

正在此處祭掃的臺北市民白世隆先生告訴記者,去年父親去世後他和家人經過實地考察,選擇了樹葬。“這裡山明水秀,視野開闊,墓園保養得很好,一點都不髒亂,適合逝者長眠。大家都很有環保意識,不燒紙錢,祭掃的物品用完就帶走。”

樹葬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逝者的骨灰要裝入可分解的環保紙袋中埋藏,一般是圍繞幾株樹木劃定一片埋藏區域,每四年有一年養護,讓樹木和土壤休養生息,過後再重新啓用。這樣既保有入土爲安的傳統,又不佔用土地空間,土地資源得以永續循環使用。

由於原有區域已趨飽和,樹葬區新闢了金鈴園和紫雲庭葬區,於4日當天揭幕,將新增1100個樹葬穴位供市民使用。兩個新葬區將選用黃花風鈴木及藍花楹作爲主題樹種,爲園區增添一道新的風景。

百花相擁的陽明山第一公墓,臺北市於2013年設置了花葬區,現有面積8200平方公尺,共有18個葬區,種植了櫻花、流蘇、羅漢松等喬木,以及杜鵑茶花桂花等灌木,讓逝者長眠於優美浪漫的氛圍中,讓生命得以在大自然中延續,留給世人永恆美好的回憶。

臺灣近年來大力推行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殯葬形式。截至今年2月底,臺北市採用這三種形式的殯葬業務累計已達13068件。爲鼓勵採用環保方式,臺北市殯葬管理處對選擇上述方式的市民不收取任何費用。此外,桃園與臺北、新北已連續幾年舉辦聯合海葬,臺中今年也將與苗栗、彰化、南投舉辦四縣聯合海葬。

在臺灣各地,環保殯葬正成爲越來越多民衆的選擇,崇尚自然、注重環保和公益成爲主導許多民衆身後事的理念。

據媒體報道,高雄一對八旬老夫妻在世時原本規劃身後樹葬,後來得知遺體捐贈信息,夫妻倆一起簽署自願書,“在環保葬之前還能有最後一次貢獻”。兩人相繼過世後,如願成爲“大體老師”(即捐獻遺體供醫學院教學使用),之後再將骨灰灑在同一棵樹下。

慈濟醫學院去年開始與樹葬區合作,有一半以上捐獻遺體者選擇樹葬,理由幾乎都一樣:“不想給小孩添麻煩,死掉了不用花時間來拜了啦!”

(原標題:臺北清明重環保 樹葬花葬漸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