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使用者體驗」 UX設計師
「使用者體驗」是已故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 最重視的產品開發準則,在行動應用的推波助瀾下, 網路公司、軟體公司到硬體業者,都紛紛大舉投入UX領域, 也讓這個需具備跨領域能力的人才, 成爲業者爭奪的焦點。
蘋果的iPhone爲何能讓8歲到80歲都一碰就上手?華碩的變形平板如何讓使用者自然而然知道,坐在牀邊和電腦桌前能有不同的使用方式?這些都來自於以使用者體驗(UX)爲核心的設計思考,未來的消費產品不再只追求規格和價格,更重要的是貼近使用者的心。 「使用者體驗是個範圍龐大的工作,不是等使用者開機之後纔算,當他接觸到產品的那一刻,就開始體驗了!」華碩使用者經驗設計部經理曾文傑說。華碩十年前就成立設計中心,現在已有140人左右,其中包含工業設計、品牌視覺規劃等。而他所領導的使用者經驗設計部,是整個設計中心編制最大的部門。 65年次的曾文傑2004年進入華碩設計中心,在2007年以Eee PC打響設計名號。現在他在華碩領導近30人的使用者經驗設計部門,Eee PC之後的變形平板、太極筆電,都是他的得意之作。他從小喜歡畫畫、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心,先在網路行銷產業待一段時間後,便進入華碩從事最愛的設計工作。 在華碩做設計,最特別的是編制獨立,其他公司雖然也有設計師,但通常是依照產品線來安排,而非獨立出一個部門。只有如此,設計師才能做全盤性的思考,而不必顧忌某個產品線的生存利益。「做UX設計只能談價值,不談成本,」他說。 「使用者體驗」是個極度廣泛的字眼,包含好幾大類別的工作方向:第一是策略規劃,指的是如何以不同的產品型態滿足不同需求,使用者在車上、客廳裡、飯桌前……,可能需要不同型態的產品。第二是介面設計,也等同於資訊規劃,主要是讓產品介面有可讀性,能夠直覺化或可學習性高。 第三則是介於設計和工程間的溝通橋樑,「通常設計師和工程師有各自的堅持,但這個角色就是要找到雙方的平衡點,」曾文傑說,針對一個重要產品,必須做出無數次的原型機(Prototype),再和老闆、使用者溝通。最後則是人因工程,也就是產品和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要求特質:觀察力+好奇心 曾文傑的設計團隊有着各式各樣專長人才,甚至有從建築系畢業的。他自己從小就喜歡畫畫,因爲邏輯好,大學主修的是數學,但進華碩前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
他認爲,做使用者體驗沒有限定的科系領域,最重要的是特質和態度,「必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觀點,纔能有好的設計想法,另外還要有細緻的觀察力和強烈好奇心。」 臺灣目前並沒有直接和使用者體驗相關的科系,也因此曾文傑認爲,要做一個傑出的UX設計師並沒有任何先決條件,「我只看幾件事:第一要了解產業,第二要具備觀點,但卻又不能主觀。」 如果你想當華碩的UX設計師,當然必須瞭解Windows 8、Android有哪些特性,「我自己每天在工作以外會再花兩小時瞭解產業大事,」曾文傑說。另外,最好擁有一項紮實的基礎功,例如Photoshop、Illustrator、3D繪圖,或者如何做使用者研究。 「溝通的技巧也很重要,」曾文傑提到,在設計師和工程師、產品經理溝通的過程中,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套標準,在「說服」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另外,由於UX設計屬於隱性需求,就像是幕後英雄,並不容易成爲鎂光燈焦點,甚至老闆都不認識你,因此具備耐心也是做爲UX設計師的重要特質。他認爲,這份工作最大的意義在於可藉由設計,逐漸改變一個產業的生態,這是最大的成就來源。 設計師,看起來是前衛又浪漫的工作,但曾文傑提醒年輕人,一定要做足準備纔來求職。這份工作比想像中辛苦、艱難得多,但歷經千辛萬苦開發出的一項產品若能走紅全世界,或者帶給使用者無與倫比的體驗,就是UX設計師心中最大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