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灣的國家治理矛盾多(趙建民)
不論民主或專制,權力永遠都是從政者追尋的首要目標,有能力擠入政治權力內核之士,爲達目標經常不擇手段,如何贏得大選攫取政權,也就成爲民主政治常態,唯有政權到手,纔會思考國家發展與國家利益。(圖/Shutterstock)
近年來臺灣紛擾不斷,臺海情勢風高雲急,國安頻傳危機,民進黨一黨獨大,不但不思如何鞏固民主價值,反而處處以執政優勢弱化對手;而國際外交風雨未歇,主權存續令人捏把冷汗,各種問題紛至沓來,有識之士焦慮不堪。值此逆境,朝野本當齊心協力共度難關,然而,藍綠對立下支持者的價值信仰體系南轅北轍,難以坐論國政。導致藍綠分裂的原因很多,戴東清教授即將出版的大着《認清與化解臺灣的五大矛盾》,列舉當前臺灣面臨的最重要的五個矛盾,讀來令人唏噓!
在正常的情況下,憲政擘畫的制度設計彙集了被治者的基本共識,提供了參與權力遊戲的個人或團體一套共同遵循的法則,也因爲這種憲政共識,使得民主政治行爲得以合理化。既然名之爲不可逾越的根本大法,朝野黨派對峙有其限度,不致演變爲零和式的敵我矛盾。
但臺灣的情況是,憲法定位的中華民國主權和國家統一的大政方針,在實際政治運作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變成臺灣主權事實獨立,憲法明定的法律固有領土,也已經被偷渡到事實管轄所在地。就兩岸問題而言,維持臺海現狀、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中追求發展,無疑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心願,怎麼會主動挑起兩岸矛盾走上仇中抗中的道路,置生民塗炭於不顧?種種案例印證臺灣確實不太正常!
再看全球化和本土化議題。既然政治社羣乃是居住在固定土地上的一羣人,基於某種共同認知或生活體驗而有意識建構的有機體,因此,每個政權背後,必然有它特殊的歷史人文屬性,而制度成長過程中環境的變遷,更強化了社羣政治文化的獨特性,這種特殊性或可將之稱爲本土性。立基於此,每個國家無不競相對外創造具有競爭力的外在價值,而國際化或全球化的能量越大、介入越深,影響也就越高,民生福祉也越好。依此,本土性和國際化本是國家發展中相輔相成的雙引擎,怎麼會變成對立的互斥選項?
要解答上述看似簡單的問題並不容易,關鍵在於政治上權力和利益不一定相向而行。不論民主或專制,權力永遠都是從政者追尋的首要目標,有能力擠入政治權力內核之士,爲達目標經常不擇手段,如何贏得大選攫取政權,也就成爲民主政治常態,唯有政權到手,纔會思考國家發展與國家利益。
問題是,難道國家利益和民主價值無法兼容?這個問題不僅牽涉個別政治人物的養成教育與責任感,更重要的是選民自已的素養和判斷。不幸的是,選民喜好聳動感性永遠超過理性問政,也就難怪我們的國家治理,經常是矛盾的統一體了!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講座教授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