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主流中國學生思維去留學?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主流的中國留學生的出路都好嗎?我自己觀察到的好多留學生出路並沒有變得比之前更好,反而那些反向思維的留學生好多相對比較耀眼一些。

我覺得人還是需要具備差異化的思路的,人和產品一樣,你得競爭出位,你就是要往不一樣的路線打造。在主流中尋找差異化,讓自己不一樣。你要知道,你越正常,越符合主流,你越普通。你越反主流,反而得到的關注越多,流量越大,收益也越大。

留學選校申請等方面也一樣,我們需要反主流中國學生思維,才能找到一條不同的出路。那麼具體怎麼做了?

No.1 完全放棄學校排名思路!

我一直是鼓勵大學無腦衝名校的,畢竟回國主要看這個。但如果你留學的初衷是想留在英國,或即使你很努力了,分數一樣衝不到英國名校的時候。

你就該徹底換一個途徑了,就是徹底放棄名校的思路,遠離那些箇中國學生多的學校。找一個差異化極其明顯,海外學生多的學校,班級中國人少的專業去入讀。這麼做的好處就是讓自己徹底遠離中國的舒適區,讓自己迅速融入本土學生生活,思考,交流模式中。迅速讓自己同化進去。注意,是同化,迅速迭代掉自己在國內那套模式,自己交叉去對比下該怎麼無縫銜接進去。

完全融入後你會發現,你脫胎換骨,你和其他中國學生就有本質的不一樣,你自帶吸引力。因爲你和身邊的主流學生不一樣,你會獲得更多的好感或排擠,這種落差感會讓你迅速挖掘出人性的不同。你也會享受到你不一樣帶來的極大利好和落差。

利好是,比如你和當地local交朋友會毫無壓力,沒啥障礙,能懂人家的笑點,也能get到人家從小到大一些希望的梗,可以適當去接下。能混一塊去,也能談到本地的男女朋友,甚至通過他們拿到進一部的身份。其次是,你畢業後,有機會利用到很多本土人的社會關係,通過他們的橋樑,你可以更好更快的去求職,去經營自己的資源。讓自己在本土紮根下來。

很多中國留學生最大的錯誤思路是把自己當一個看客,屬於旁觀者模式。覺得自己就是來留學的,來體驗的,和當地學生格格不入,覺得自己很難融入,然後也感受他們排斥。本質還是自己的問題,是因爲你對人家的文化不能從心底認同,國內的學習生活給你打下烙印了。這個點好也不好,好是有民族文化認同,壞在你可能不能徹底兼容其他體系了。你要像個嬰兒一樣,重新打心底去接受認可的時候,你也會是其中一員。這裡面你需要有個強思維轉變的過程。

No.2 具備印度人思維!

爲什麼比較推崇印度人在留學方面的一些思維模式,因爲印度人目前是飢渴的,是嗜血的,是奔着目標去的。他們退路很少,所以目標感很強。不像現在很多中國留學生,生活都好起來了,但很多學生只是因爲吃了時代的紅利生活好起來了,國家經濟和物質的雙重告訴發展。讓很多學生其實不明白,生活從來都是不易的。

就很多中國留學生從小到大,除了再吃學習的苦,其他的苦是半點沒吃過。我沒提倡沒苦硬吃,我只是想說,你沒經歷過難的時候,你是很難從根源上去改變自己內驅力的,就你壓根沒這個強烈需求。你想留下來不錯,但你本質覺得即使回國自己一樣也可以。就很多學生是吃太飽了,沒餓過,就沒侵略性,你不all in的進攻你怎麼能從別人那邊掠奪了?

但印度人不一樣,人家就是人挪活,不出來,沒資源沒福利,出來後,能帶着家人一起雞犬升天。先用一堆人供給一個人出來,再用一個人帶一羣人出來。妥妥的團隊打法,而且資源用在最優的那個人身上。

國內以前的家族路線其實也一樣,只不過,被要求分家後,大家都小家庭化了。隨之而後的是強競爭關係,彼此互卷,彼此互防。既看不得別人過的太差,又看不得別人比自己過的更好。彼此都存在強競爭關係。

但合作纔是共贏,甚至雙贏,國內很多留學生是不相信團隊的力量的,小組作業寫個論文,中國學生都是滿屏的吐槽海外的幾個同學多麼不給力。其實你換個視角看下,站在他們視角,你是不是也是他們的拖累者。你只幹你的,不懂合作,覺得他們是拖累,但最不合羣的反而可能是你。你乾的最多又怎樣,被排擠的越多。你還不服氣,覺得你付出最多,得分最少。有沒有可能你是在國內的學生思維還沒扭轉過來?

總了個結:我覺得留學這個事情,想法,思維真的很重要,它可以決定你以後在什麼地方去努力,是依託於你自己去強化。比你盲目的去走一條別人覺得對的,或別人成功過的路都要更靠譜一些。別人的建議再好再對都是別人的。你執行下來可能是不舒服的,你不舒服了你肯定完成度不高,那就不要勉強。找一條自己舒服且完成度高的事情堅持去做就好。

留學過程中,如果能反主流,其實你已經成功一半。你會發現在反的過程中,你的認知提升了,你的思考能力強化了。你很快能辨別出真正的適合你的,並對的方向在哪裡。我們錯就錯在,一直順應主流,被洗腦,然後和原來的自己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