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織密養老領域非法集資的防範網

以提供“養老服務”爲名,通過辦理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向老年人收取高額會員費;號稱投資“養老項目實則銷售虛構的養老公寓;以銷售“老年產品”爲名欺騙誘導老人消費;宣稱“以房養老”誘使老年人簽訂“借貸”等相關協議抵押房屋……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風險提示,梳理了四類養老領域非法集資表現形式,並且警示消費者,落入這樣的非法集資陷阱,不僅高額利息無法兌現,養老需求無法滿足,資金安全也無法保障。

養老領域非法集資活動危害嚴重。老年人勞動能力下降,風險抵禦能力較低,養老金也是養命錢,一旦遭遇騙局,很難“翻身”,財產損失的同時更會受到嚴重的精神傷害,容易使老年生活走入絕境。因此,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防患於未然顯得尤爲重要。打擊養老領域非法集資活動,在築牢刑事處罰這一“最後防線”之外,還要堅持防範爲主,織密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的防範網,掐斷養老金融違法犯罪的萌芽。

首先要切斷非法集資信息傳播鏈條。非法集資活動搭上互聯網的“快車”,信息傳播速度更快,涉及範圍更廣。微信羣裡所謂的養老投資“大項目”,朋友圈裡集贊轉發有獎的高收益“養老理財”,手指輕輕一點就能完成病毒式擴散,風險也隨之擴大蔓延。

今年5月1日實施的《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明確規定,禁止違法發佈集資類廣告信息。但這類信息複製易、傳播快、清除難,亟需市場監督管理、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電信主管部門和處置非法集資牽頭部門等協同起來,對涉嫌非法集資廣告傳播、涉嫌非法集資的互聯網信息和網站移動應用程序等互聯網應用實時監測。依法查處違法行爲的同時,還必須壓實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責任,尤其要加大對這類信息審覈不嚴格、處置不及時的網絡傳播平臺的追責力度,構建非法集資廣告和互聯網信息治理長效機制

其次,要完善非法集資智能預警體系。近年來,各地各部門依託信息化技術、網格化管理不斷提升監測預警能力。目前,國家非法集資監測預警平臺已上線運行,大多數省份也已採用技術手段開展大數據監測預警,及時發現並處置了一批苗頭性非法集資風險。但對於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較差的老年羣體來說,還應該將預警關口前移,更有針對性地防範養老領域非法集資,更好地運用智能化的手段幫助他們識別此類風險。比如打造適老手機銀行APP,及時發佈已經監測到的非法集資信息,在老年人向可疑賬號轉賬匯款時及時提醒阻止,並探索開發老年人“一鍵求助”功能,爲老年人提供購買養老服務金融產品提供快速簡易的諮詢渠道,引導老年人認識非法集資的特徵和風險,儘早識破騙局。

目前,養老金融產品發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很多產品保障功能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老年羣體個性化多樣化的養老需求,同時養老服務產業還不夠壯大,還存在不成體系、缺乏標準等問題。正規產品服務的供給不足某種程度上給了養老領域非法集資活動可乘之機。所以,打擊養老領域非法集資活動,不僅要“堵”,更要靠“疏”。

當然,避免老人落入養老領域非法集資陷阱,最好的防範網仍是“關愛”二字。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渴望關愛、養老焦慮等心理策劃騙局。防範風險需要家人對老人付出關愛,增強溝通,幫助他們儘早、合理地安排養老規劃。同時也需要全社會採取行動,用關愛共同織起安全網,以衆人的合力托起“最美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