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常建:探索院校與戲曲院團聯合培養人才教學模式

京報訊(記者 蘇季)12月9日,中國戲曲學院發佈消息學校於近日舉辦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學術會議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冉常建指出,目前戲曲院校教學特點課堂教學有餘,舞臺實踐不足,因此,有必要探索戲曲院校與戲曲院團聯合培養戲曲人才教學模式,在邊演邊學邊學邊演中,爲戲曲藝術培養更多人才。

今年是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週年,此次會議是該院70週年校慶的系列活動之一,來自全國高等院校、中國社科院學術研究機構、全國藝術院團的80餘位專家學者藝術家出席了研討會

冉常建談到,新中國戲曲教育發生了三個質的轉化:從科班教育向有學歷革命幹部培養的轉化,從單一的中專教育向多層次的大專、本科、研究生教育轉化,從建校之初只有戲曲表演和器樂演奏爲主體的戲曲教育向綜合性藝術門類齊全的戲曲教育轉化。

對於戲曲教育未來的發展,冉常建也提出了完善措施。他介紹,戲曲表演人才的最佳成長期大約在20歲至30歲之間,這個時期恰恰是對應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階段,應該大幅度增強演員舞臺實踐的機會

“但目前戲曲院校的教學特點是課堂教學有餘,舞臺實踐不足。”冉常建說到,在與本科生、研究生同樣的年齡階段,戲曲院團的特點是具有更多的實踐機會,但學習的系統性又不足。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種戲曲院校與戲曲院團聯合培養戲曲人才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加大戲曲院團知識體系綜合化培養,同時也有利於戲曲院校在全國各個院團或者是其他教學基地的舞臺實踐中練習,在邊演邊學和邊學邊演中,爲戲曲藝術培養更多的領軍人才。

另一方面,冉常建還提出進一步探索並完善戲曲高等教育學分制教學模式。他稱,用一套固定的課程體系來培養不同種類學生很難達到個性化培養的教學效果,戲曲高等教育的學分制要在符合我國高等教育國情和戲曲人才培養特殊規律基礎上探索戲曲教育的個性化學分制,因材施教,培養更多藝術個性鮮明的戲曲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