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高手》熱播:網絡文學IP該何去何從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季斯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4月7日,《全職高手》(以下簡稱《全職》)動畫上線,等筆者晚上回家點開看的時候,在短短不到半天時間內,第一集的點擊量就已經將近六十萬了,由此可見它的熱度非同一般。其實早在前幾天,關於《全職》的預熱就已經開始,網上到處可見《全職》的相關視頻,不論是官方宣傳性質的,還是個人爲了蹭熱點的,點擊量都頗高。可以說,《全職》熱播的開始,是網絡文學IP熱的一次集中體現。

網絡文學的具象化——動畫製作

《全職高手》小說講述了網遊頂尖高手葉修,遭到俱樂部的驅逐,然後又帶領着一羣小弟東山再起回到巔峰的故事。有關網絡遊戲題材在小說界中算不上新穎,但在一水的修仙玄幻文中,也不算太過老舊。人物豐滿劇情設定頗爲有趣,主人公既不是廢柴,也不需要開掛升級,因爲其本身就已經是神一般的存在,只是暫時跌落了神壇。其他出場人物的描述也比較圓潤,個性鮮明,容易讓人記住。但是,文章中不必要的遊戲打鬥描述實在是過於冗長……一千多章的小說裡恐怕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描述遊戲的戰鬥場景,一個戰鬥場景沒有兩三章基本都講不完,這樣的敘述邏輯很容易經不起推敲,描寫上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亮點(一般的戰鬥場景筆者都是看過即忘)。實際上字數多、水章多已經成了網絡小說的一種現狀,大部分作品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沒個三五百萬字都不好意思完結,畢竟寫手也是要掙錢的。

以上是筆者對小說的印象,下面再來說說動畫,動畫的前兩集算是瑕不掩瑜。作品的畫風符合大衆審美,看的出來分鏡製作還算可以,3D與2D畫面的轉化也比較流暢,沒有那麼突兀,雖然有些細節還是沒有處理好,例如路人的3D建模太過粗糙等。除此之外,整體上的視覺效果還是很容易給人好感的,動畫配樂也是加分項。劇情方面個人感覺動畫中蘇沐橙這個人物的性格刻畫,並不是很符合我心中的期許,總體看來,前兩集動畫的水準還沒有辜負大衆的期望。但是到了第三集的時候它的聲望值開始急劇下降,畫面的重複大家有目共睹,音樂與分鏡似乎也陷入到了抄襲風波當中;而劇情方面,唐柔這個人物的改動也略微有些尷尬。

重複的動畫讓人看了哭笑不得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到底是經費不足還是態度不夠,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從第三集開始,《全職》的動畫的確是讓很多粉絲產生了信任危機,到第四集爲止,這種狀況也並沒有得到改善。《全職》的內容是以大量的戰鬥畫面爲主的,如果後續的戰鬥畫面還是這麼的不走心,那麼筆者個人可能就不是很看好這部動畫了……還是希望後面幾集能夠“改邪歸正”吧,畢竟它承載了很多人的希望不是麼。

動畫中的3D場景

《全職》的熱播也讓我想起了去年那部同爲小說改編的動畫《從前有座靈劍山》,這部動畫纔是真正的雷聲大雨點小,從頭到尾火的或許只有它的OP和ED,而動畫的負面評價卻不少,最大的缺點就是有些畫面幀數過低導致的畫質問題與動畫配音的跳脫,作爲一部中日合作製作的動畫,它似乎並沒有很好地體現出強強聯合的高水準,令有些要求過高期待已久的觀衆很是失望。不過隨着第二季的播出,正面的聲音似乎越來越多,但是動畫的熱度卻很難再達到剛開始那樣了。

小說同名改編動畫《從前有座靈劍山》

《全職》這個IP的成功與《盜墓筆記》有些相同,它們真正火起來的原因,是由一個龐大的女性粉絲團體,或者說是由腐女團體炒起來的,如果沒有女粉絲們的追捧,這兩部IP絕對不會有現在的高度,不是說男讀者不給力,只是男性讀者相對理性一些,畢竟這兩部的同人作品中,女性創作者的比例佔了絕大部分。

《鬥破蒼穹》動畫筆者雖然沒看過,但是看到這樣的蕭薰兒,我還是忍不住笑了起來

網絡文學與現實的碰撞——影視真人版

說完動畫化接下來我們再說說真人版影視作品,最近真人版比較熱的IP想必就是貓膩的《擇天記》了,由當紅小鮮肉鹿晗主演,還有話題連連的女主扮演者古力娜扎,還未播出時就已經有不少的新聞報道,可以說是刷足了存在感,更何況還有那一羣年少無知的懵懂小粉絲們在翹首期盼着,真的是想不火也難。貓膩的文筆在衆網絡寫手中已經算是筆鋒細膩的一位了,他的經典作《慶餘年》《間客》也曾給他帶來過不少讚美。對於《擇天記》,讀者對它褒貶不一,我不做評判,但是我想這部作品應該是貓膩的一個轉變,他讓作品更加迎合了市場的發展趨勢,將作品放到了更多的普通大衆面前(通俗易懂的說,就是更容易賺錢了)。真人版電視劇噱頭已經十足,可是演技的擔當又在哪裡,只能期望小鮮肉們能夠努力地發掘一下自己(本不存在)的演技了。

《擇天記》電視劇版

說到真人版影視作品不得不提的就是《鬼吹燈》的大電影和《盜墓筆記》的季播劇與電影了,這裡我們不說劇情,先來看看演員,《九層妖塔》的主演是趙又廷、姚晨,《尋龍訣》的主演是陳坤、舒淇、黃渤(雖然《九層妖塔》這部電影崩了,但是《尋龍訣》的評價卻很不錯),《盜墓筆記》季播劇由李易峰、楊洋擔任主演,大電影的主演則由井柏然、鹿晗擔任,其實從演員陣容中我們就能看出主辦方對於真人版的定位是什麼,是走實力派路線還是偶像派,是認真做劇還是爲了圈錢一目瞭然。雖然最終目的都是爲了圈錢,但是圈錢也要圈的有水準,圈的讓人舒服。往往真人版的改編作品很容易影響吃瓜羣衆對於原著的印象,拍好了,是錦上添花,拍不好,這與自砸招牌又有什麼區別

《盜墓筆記》也是走完了電視劇、電影、遊戲全套的路線

似乎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商都將目光放向了網絡文學的影視改編這一塊大蛋糕上,因爲有粉絲基礎,所以只要稍加炒作就不擔心沒有票房保證。像是趙薇導演的《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票房就有7.26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視劇播出時的收視率也曾拿過不少第一,基本沒有掉出過前五;《尋龍訣》的票房更是高達16.82億;還有前兩年熱播的《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也爲主演孫儷帶來了她職業生涯的又一次高峰。這些票房收視率的保證是什麼,相信絕大部分是粉絲以及讀者,即使改爛了,黑着黑着它也會紅,就像是被所有讀者吐槽的《誅仙》電視劇一樣,又有多少人是衝着小說去看的。

當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視劇的表情包也是一度火熱

網絡文學的藝術形式之改編遊戲

當然,隨着網文的大熱,相關遊戲的出品肯定也少不了。大熱網文的遊戲標配,端遊手遊,電腦手機兩手抓,一個都不能少。隨便搜索一個熱門的網文,似乎都能找到其同名遊戲的影子,這不禁讓我產生疑問,這些遊戲除了讀者和粉絲會看兩眼,它們真的能吸引普通玩家麼,這些所謂的端遊真的不是披着端遊外皮的頁遊麼?

《全職高手》手遊

其實再往前追溯小說的IP遊戲應該是古龍和金庸這倆巨頭,早期的《古龍羣俠傳》、《金庸羣俠傳》可以說是那一時期武俠RPG遊戲的代表,還有羣雄林立的《神鵰俠侶》、《絕代雙驕》、《天龍八部》、《流星蝴蝶劍》等等。這麼說來,金庸和古龍纔是真正的IP大戶,從作品的不斷翻拍與遊戲改代換新上就能看出。不過金古二人的作品與現代的網絡文學上有着本質的區別,二者沒有可比性,前者是通俗文學,後者則是快餐文化的產物。

武俠RPG遊戲《金庸羣俠傳》

文學改編的遊戲不僅國內有,國外也有,最常讓人拿來稱道的應該就是由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的《獵魔人》改編遊戲作品《巫師》系列,當然還有湯姆克蘭西的《湯姆克蘭西》系列作品。《巫師》系列在波蘭人的心中地位極高,《巫師2》還曾被波蘭總統當做禮物送給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從側面折射出的,就是歪果仁對於改編遊戲的一種認真、良心、自信,這是我們現在所缺少的。

由愛倫坡作品《告密的心》改編的遊戲《黑暗之眼》

現實與理想的戰爭,網絡文學能走多遠

前段時間網絡上有則新聞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說的是外國有一小哥因爲迷戀上中國網文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戒毒了。雖然不知新聞的真假,但看到這條新聞相信很多人和筆者一樣,還是有些小小的驕傲的,畢竟又一樣“中國製造”爲世界所知。前幾天筆者也看到一篇文章,講國外有一羣中國的網文愛好者在一些論壇裡專門翻譯中國的網絡小說給老外看,似乎點擊量還頗高。這雖然是一件好事,不過筆者的內心也有一些小小的擔憂,畢竟現在大部分的網絡小說確實還沒有那麼優秀,撇開文筆不談,題材的不一而足似乎成了許多寫手的桎梏,我相信新穎的題材是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誅仙》的地位爲什麼如此之高,最主要的還是因爲它是網文仙俠題材的開創者吧。

文字是一部作品最爲直觀的表現,文筆是好是菜,一目瞭然。因爲快餐文化的緣故,大部分讀者對網文最直接的要求就只有一個——看得爽,這也是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最不同的地方。可能你看一本名著,即使字數不多,也要看好久,但是網絡小說就不一樣,你可以一目十行,反正主角最後都會走上人生巔峰,一路開掛打怪升級,不用費腦子,是消遣時間的好方式。這樣快速的閱讀也致使作者爲了生存,必須拼手速更新來留住讀者,日更萬字那都是平常的,但是有了速度質量就沒有辦法保證,然後形成了惡性循環。

但是網絡小說理就沒有佳作存在麼?還是有的,只是精品的成本太高,難以在這個系統中生存。我相信沒有不辛苦的職業,我更佩服那些日更萬字的作者,佩服他們的毅力。2016年網絡作家版稅收入排行榜榮登第一的是唐家三少,他的版稅收入是1.1億元人民幣。這個結果是意料之內的,因爲他已經連續四屆蟬聯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的冠軍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這個成績的背後是超過三千萬字的積累,雖然作品內容各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他的堅持,的確讓人敬佩。當然,版稅收入如此之多的背後,都是讀者們的大力支持。

讀者的催更往往給作者帶來了很多動力

《全職高手》前陣子和麥當勞聯合做了一個周邊產品的特賣活動。五塊錢一張的“全職高手麥樂卡”,卡片一套共有四個人物,筆者身邊就有一個妹子爲了買卡片而不遠萬里的跑到麥當勞,花了20塊湊齊了四張。妹子說這是一種信仰,還說她有一個朋友一口氣買了好幾百張,也是爲了信仰,我竟無言以對……這些都是網絡文學作品成功的強力支撐的體現。

一張五塊的麥樂卡……

隨着網絡文學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寫手加入到網絡小說的寫作中去,而這種小說→遊戲、電影、電視劇、動畫的生態模式也開始逐漸形成,它的成型,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種快餐文化下的經濟模式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改變。網絡文學的產生源於人們碎片化的閱讀時間,存在即合理,它們的出現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移動端的載體也爲我們帶來了便利,只希望未來能夠出現更多優秀的作品使網絡文學這條路走得越來越好,越來越遠。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本站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愛玩APP【精選】板塊,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