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系教授彭凱平 :人工智能時代,孩子應具備3種基本素養
人工智能和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心理學界的觀點認爲,人的競爭優勢是未來導向,而未來導向就是人類能戰勝現在人工智能的唯一出路。
這就是我今天特別強調的六大能力:審美感、幸福感、意義感、創造力、溝通力、同理力。這些是目前機器無法取代的能力,也是人類在新的歷史時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彭凱平 第七屆IEIC大會主題分享
清華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系教授、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彭凱平 | 第七屆IEIC大會學生成長主題分享
尊敬的領導、專家,各位家長、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想從心理學的角度,和大家探討在新的歷史時期,教育工作者、家長、社會以及各位領導應關注的問題。
我們已經步入了人工智能時代,這個時代的特徵我概括爲數字化、網絡化、全球化和個體化。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時代中,算法推送給我們的,往往是我們想要知道、喜歡知道的信息。信息繭房其實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問題。
同時,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我們也特別強調情感和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圖靈在1950年提出的“圖靈測試”,即如果人類不能判斷和我們交流、溝通的是人還是工具的時候,這個工具就具備了智能。
在1996年,IBM的機器在對話中已經讓人難以區分是人還是機器;2016年,AlphaGo戰勝了圍棋高手,標誌着人工智能在算法複雜性上的重大突破;2022年,ChatGPT的出現帶來了生成語言的變化,進一步對人類未來的職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商業週刊》提出,有十大職業很可能在三年內就會發生巨大變化。技術工作、媒體工作、法律工作、市場研究等高智商、高工資的行業,包括那些簡單傳播知識、照本宣科的教師,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那麼,人類在這個時代有哪些競爭優勢?孩子們在未來需要哪些技能和素養以確保不被淘汰?這正是我作爲一個心理學家,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Seligman教授提出了一個根本性的思路的轉變,人工智能的特點是機器學習,它能夠瞬間將人類所有的知識進行加工、運算並得出結果,這也是它爲什麼能打敗中國衆多圍棋高手的原因——它把所有的棋譜都讀了一遍,任何人能想到的步驟,它都有預案。
但人工智能與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心理學界的觀點認爲,未來導向能力纔是人類進化的優勢。
2008年,哈佛大學的四位心理學教授發現,人是唯一會做夢的生物。什麼意思呢?人類即使在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大腦仍在消耗將近25%的養分。就像計算機,即使不動它,它也在消耗電能——這被稱作“默認模式”。
現在科學家發現,人類也有“默認模式”的神經網絡,即使什麼都不做,大腦同樣會消耗養分,那麼它在做什麼呢?很簡單,憧憬未來、計劃未來、謀略未來。
在“默認模式”下,我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人類是被未來召喚的生物。我們所說的階級出身理論、原生家庭學說,包括講的歷史、宗教,很多都是過去導向。但現在發現,人類的競爭優勢在於未來導向,這或許是我們能夠戰勝人工智能的唯一出路。不是強調過去,而是憧憬未來。
在傳統的工業時代,我們喜歡能“動手”的人,那些工匠、工人階級是工業時代的主人;在信息時代,我們喜歡能“動腦”的人,計算機行業、信息行業、新媒體行業是這個時代的主人;到了21世紀,是數字化、人工智能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主人是誰?是那些創造情感價值、藝術價值的人,是那些“動心”的人。
這就是我今天特別強調的六大能力:審美感、幸福感、意義感、創造力、溝通力、同理力。這些是目前機器無法取代的能力,也是人類在新的歷史時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這些都很宏大、很偉大,那麼放到我們的孩子身上,應該從哪兒開始培養呢?這就是我的一個理論——“ACE(Aesthetic,Communication, Empathy )”。我們的孩子其實剛出生就具備了這些基本的素養,作爲家長、作爲老師,應該培養塑造的是這三大能力,我把它叫做“孩子們可以掌握的能力”。
第一大能力,審美感(Aesthetic)。
到現在爲止,機器取代不了人類的美感。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的常務副院長設計了一個唐詩宋詞的算法,可以生產出很多詩詞,但有個致命的缺陷:無法像人類那樣用一句話概括經典,或在心中想象出一個場景。
以蔣捷的《聽雨》爲例,人工智能只能進行文字層面的分析。然而,詞句背後的意境,如“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每個人聽到這樣的詞句時,所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文字本身,更是每個人心中的意象。再如,“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以及到了晚年,“而今聽雨僧廬下,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些人類創造出來的意境,機器是做不到的。
第二大能力,溝通力(Communication)。
比如現在大家問機器一個問題:可不可以告訴我彭教授的電話?機器會蒐集各種各樣姓彭的教授的號碼,但是到了最後它算不下去了,會問究竟是哪位彭教授。可對於在場的人來說,大家一定知道是我。這樣複雜的溝通能力,機器是做不到的。
第三大能力,同理心(Empathy)。
在討論機器是否能夠擁有人類的情感和同理心時,有一個例子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20年前,一位IBM的設計師訪問了伯克利加州大學,當時我還在那裡任教。他自信地宣稱他的機器能夠取代許多人的工作。我告訴他,有一項能力是機器肯定無法取代的,那就是同理心。
他問我同理心是什麼。我建議我們做個實驗:我們兩人一起觀察一臺機器,看看它有什麼反應。我們盯着機器看了三分鐘,機器沒有任何反應。然後我們開始互相觀察對方,不到一分鐘,我們就都無法繼續了。原因是兩個男性盯着對方的眼睛,這種場景讓人感到很不舒服。這就是同理心,這就是情感,是人類獨有的偉大能力。
這個例子說明了機器在理解和體驗情感方面的侷限性。機器可能能夠模擬某些情感反應,但它們無法真正體驗到人類的情感和同理心。
說了那麼多,究竟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這些基本能力呢?我在我的書籍《孩子的品格》中詳細探討了培養這些能力的方法。
第一,美感的培養。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中國的很多問題就是沒有美,都是粗製濫造、都是冷漠、都是不動感情。他認爲中國社會的變化一定要產生激情,要活出心花怒放,朝氣蓬勃的樣子。
怎麼辦呢?蔡元培先生提出來要“美育”。美並不是漂亮,美是產生感情,美是產生衝動,美是產生想象,美是產生創造。
美育是一種天賦,它在孩子們身上自然存在,對美的追求、愛好和嚮往是他們的天性。因此,重要的是要激發和利用這種天性。
在培養美感方面,我進行了一些研究,並在美國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出,人類美感的中心主要有兩個方面:藝術美和自然美。許多人誤以爲對美的感知是與生俱來的,這種觀念通常只適用於對自然美的判斷,即對事物外表的漂亮與否的評價。然而,藝術的美、創造的美是需要學習、教育、培養的。美國媒體報道過一則中國的正面消息,它迴應了亞里士多德兩千多年前的問題:人類的美感是普遍的能力還是特殊的能力?我們認爲,美感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這是中國人對這一領域的獨特貢獻。
那麼,如何把美的能力培養起來呢?1981年,哈佛大學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休伯爾和維澤爾探索了視覺大腦皮層的結構,發現人類的視覺系統不僅是眼睛,所有看到的東西要經過視交叉神經通道進入大腦前額葉,才能真正看見——這就是中國人所講的“慧眼禪心”,也叫作“觀”或者叫“又見”,任何時候你沒有用心去看的話,你是看不見的。
因此,家長們應該在家中陪伴孩子一起欣賞人類之美、社會之美、文化之美、知識之美以及生活之美。這種對美好生活的感受需要用心去體驗和創造。
第二,同理心的培養。
同理心是人類極爲重要的基本能力,研究表明,兒童在兩歲半時便開始展現出這種能力。同理心不同於同情或共情,它是指能夠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場。例如,當你的好友陷入一段不當的戀情,儘管你多次勸告,他仍一意孤行,最終分手並尋求你的安慰。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無法完全與他共情,但你能同理他,理解他的痛苦,並知道如何幫助他。
同理心是一種關鍵的社會生存技能,它關乎合作、溝通和表達。人類社會生活要求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意願、行動和表情。在教育領域,同理心尤爲重要,如果學生對老師的教導毫無共鳴,學習效果將大打折扣。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溝通、交流,乃至和平與戰爭的解決,都需要同理心的參與。
1995年,意大利帕爾馬大學的Rizzolatti教授做出了一項震驚世界的發現:人類大腦前額葉中存在一種名爲“鏡像神經元”的神經元羣體。這種神經元之所以被稱爲“鏡像”,是因爲當我們觀察他人執行某項動作時,我們的大腦會像自己執行該動作一樣產生相同的神經元放電。鏡像神經元對於閱讀、溝通、交流、模仿和學習等活動至關重要。
以金聖嘆所寫的《不亦快哉三十三則》爲例,當你能夠理解並感受到文中的情感時,你的大腦會像作者一樣產生相應的神經元放電,這正是同理心的體現。
第三,溝通力的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溝通素養?這是心理學特別關注的問題。我們研究發現溝通的本質並不是詞彙的表達,很多時候是心心相印的感覺。在人際交流中,僅有7%的信息是通過詞彙決定的,而絕大多數是通過非言語線索傳遞的,如對對方的理解、同情和同理心,這些纔是溝通中更爲關鍵的元素。
例如,當一個男孩追求一個女孩,女孩最終回覆說“你是一個好人”,這句話的好壞並不取決於詞彙本身,而是取決於說話人的意圖、語境、語氣和對象。因此,我們瞭解到,用心溝通才是溝通的關鍵,而非華麗的辭藻。
心理學家還發現,人類感情的的破裂往往源於溝通方式的不當。有研究者指出,夫妻關係中如果出現批評指責、鄙視辱罵、辯解爭吵、冷戰不理不睬四種溝通模式,即所謂的“末日四騎士”,那麼這段關係很可能會走向終結。這強調了溝通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
至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與孩子進行日常的閒聊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人類學家哈特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發現智商高的孩子與智商低的孩子在三年內掌握的詞彙量有約3000萬的差異,這導致了40分的智商差別,於是他們以爲人類的智商差異是由詞彙量的不同引起的。
但最近的研究,特別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腦科學研究發現,不是詞彙量,不是讀多少書,看多少字,而是父母親、孩子詞彙的使用、溝通、交流的不同才導致了這種差異,所以陪孩子閒聊是一種特別重要的知識和智慧創造的方法,不是背題目、背唐詩,而是和他一起讀。
提高溝通能力,一定要花時間,一定要多去讚揚,特別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種非言語的溝通,不是那種簡單的詞彙,而是能夠察言觀色,能理解同情,這種能力非常重要。
簡單介紹到這兒,目的是讓大家意識到在新的時代,在家裡、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三種能力:同理心、溝通能力、審美力,這可能是他在未來人工智能時代能夠脫穎而出,戰無不勝的安身立命之道。
最後以費孝通先生的“十六字訣”結束分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人工智能時代,理解他人、溝通交流、創造想象,這可能是我們戰無不勝的秘訣。謝謝大家。
往期薦讀
第七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在滬圓滿閉幕
緊跟高招前沿動態,打開孩子進階通路 | IEIC交大校友教育論壇精彩回顧
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民辦國際化學校的新使命與新戰略 | 第六屆國際特色學校行業年會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