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暗自角力 陳嫌成燙手山芋
香港《逃犯條例》的起火點港女命案,兇嫌陳同佳的遣送上,更暗含着兩岸角力。圖爲陳同佳(戴口罩者)4月在香港審訊後還押。(中新社)
香港《逃犯條例》的起火點港女命案,兇嫌陳同佳願意來臺投案,港特首林鄭月娥樂見並願意協助,但遭陸委會反批港府推卸責任,別具用心。這樁命案掀起千層浪,已註定不可能是單純的社會案件,如今在兇嫌的遣送上,更暗含着兩岸角力。臺灣希望以此促使港府在官方互動下就範,也從中獲取選舉利益;港府希望正本清源,大事化小,儘快恢復社會穩定,也避免臺灣繼續炒作。與其說港府別具用心,倒不如說臺港都各有政治盤算。
對蔡政府而言,兩岸政治僵局難解,官方溝通中斷,《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在民進黨上臺後近乎停擺,之前陸委會幾次向港府提出的司法互助請求,遭已讀不回,可視爲是港府對北京中央的上行下效。若蔡政府能借此案,逼着港府與臺灣展開司法互助溝通,某種意義上,也可視爲兩岸官方又有互動。
陸委會昨晚新聞稿表明:「若港方有相關意見,大可透過臺港官方對官方的既有管道正式溝通」,也強調要在「對等、尊嚴及互惠的基礎上」合作。「官方」和「對等」是最重要的關鍵字。
另方面,陸委會敦促港府對陳同佳續押偵辦,也存有一些城府。試想,若港府真的續辦,反而自我打臉,證明根本不需要修訂《逃犯條例》就可處理此案,反而坐實修例是爲了配合北京的解讀,這也將更有利於蔡政府繼續在選戰中操作香港民主牌,繼續熱炒「芒果乾」。
對港府而言,則是設法正本清源,先在9月4日宣佈撤回條例,接着讓「始作俑者」兇嫌赴臺投案,試圖從源頭解決,設法讓事情單純化,大事化小,並儘快恢復社會穩定,不要成爲臺灣政治消費的提款機。同時對臺灣司法互助請求不迴應,則是要杜絕外界出現「兩岸恢復官方互動」的想像。
但不可諱言,港女命案只是個導火線,早已上升和變質,示威運動已轉化成對雙普選的訴求,更反映香港深層的官民信任危機。陳嫌成了臺港燙手山芋,也將牽連着臺灣2020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