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宇專欄-電動車崛起 車市的典範轉移

全球車市最糟糕的情況應該落在今年第二季,後續有機會慢慢回溫,尤其下半年到2021年,反彈的速度會慢慢加快。事實上,全球車市已經衰退超過三年以上。從2018年開始,車市便疲態驟現。2018年全球新車交易量衰退1.8%,2019年衰退4.3%。2020年因爲疫情關係,衰退的幅度非常大,目前估計全年將有15.4%的衰退,是過去10年僅見的驚人數字

過去三年,全球車市衰退原因有幾項。第一,就是全球最大的車市大陸因爲產業調整空污控管與削減購車補貼,導致整個大陸的汽車銷售進入衰退。其次是中美貿易戰原本去年年底中美貿易戰告一個段落市場預期今年全球車市有機會反彈,然而,新冠疫情再度讓全球車市摔入谷底。今年第一季全球車市衰退幅度高達25%,第二季甚至來到史上最慘烈的衰退35%以上。

目前估計第二季應該就是低點,第三季衰退幅度估計會大幅收窄,大概會來到-9%,第四季大概會接近持平小衰。然而,2021年因爲基期的關係,再加上對於旅遊報復性需求,預測大陸車市會來到8%以上的成長,美國會有14%的成長,歐洲甚至會來到20%的成長。

市場預期2021年車市大幅反彈,第一個當然是因爲比較基期甚低。全球車市已連續三年進入衰退。過去觀察產業循環經驗,任何一個產業進入三年的衰退調整,之後產業秩序必然會慢慢恢復,這是第一個條件。此外,新冠疫情對車市會產生一個永久性的改變。雖然新冠疫情對很多產業產生巨大的衝擊,尤其是旅遊業,但人類對於旅行的需求是不會改變的,不會因爲疫情就用看旅遊節目取代親身旅遊體驗大家想要出去旅遊,又希望避免大衆交通工具,那自己買車,尤其是SUV類型大車,就是一個替代方案。這或許不只是一個猜想,而是正在發生的轉變。

防疫最好的臺灣爲例,臺灣6月份的新車掛牌數是4.1萬輛,月增23%,年增8%,這是過去五年來的6月新高。而這個數字某個程度上也反應大家對於未來旅遊的新趨勢。短程旅遊、區域旅遊將取代更大部分的長途旅遊、跨國旅遊。這樣的旅遊趨勢將間接讓汽車產業受惠,尤其是大型車,新冠疫情對於全球車市將掀起新的典範轉移。

另一個對車市產生永久性質變的是愈來愈頻繁的極端氣候。以大陸最近發生的汛災爲例,影響綿延數省,上百個城市,受影響人口超過兩千萬以上。除因爲汛災,很多車輛都將報廢,刺激部分新車需求之外,大家可能會開始思考,在極端氣候下的用車選擇爲何?曾經試着問過一個問題:「如過你今天遇到汛災風險變高了,你要買電動車還是買燃油車?」十之八九的人都直覺,認爲水碰到電很危險,所以應該買燃油車。

事實上電動車因爲以電來驅動的關係,全車的防水系統更加完備,一樣遇到汛災,電動車熄火的機率更低一點。甚至馬斯克在他自己的推特上提過,要是TESLA掉到湖裡,只要不沉下去,還可以連續前進30分鐘。如果大家意識到,未來極端氣候可能變成家常便飯,那電動車也或許是購車選項之一。

如果從大歷史角度出發,目前電動車恐正在複製燃油車取代馬車的歷史軌跡。1900年福特T型車問世,燃油車取代馬車的時候,燃油車也遇到類似電動車現今遇到的問題。那時拒絕買燃油車,堅持買馬車的人,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燃油車可能會沒有油,那時加油站不普遍,沒有油就要下來推車。但拉馬車的馬累了,旁邊吃吃草就好。

這個論述像不像現在大家對電動車的批評呢?現在電動車要充電很不方便,燃油車沒有油隨時轉下去高速公路,馬上找得到加油站加滿油。

但這是會改變的。如果去看1900~1950年燃油車在取代馬車的過程中,前八年燃油車的每千人保有量從零輛開始,緩慢爬升到每千人保有九輛。而電動車呢?剛剛好完全是這個狀況。從2011年到2018年,電動車每1,000人的保有量,也從零輛來到了九輛。把歷史的軌跡疊合在一起看,可以發現,電動車正在完整複製燃油車在取代馬車的歷史軌跡,這或許也是近期TESLA大漲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基期過低,新冠疫情造成的汽車需求的典範轉移,與電動車正在複製燃油車取代馬車的歷史軌跡三大要素之下,評估全球車市最糟糕的情況應該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