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宇專欄-大陸股市翻身缺的是信心

這些現象無疑是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環境及治理結構的不信任,更折射出中國經濟的多重挑戰。綜觀中國2023年股市表現,在兔年封關前夕,上海A股指數從2019年的2,762.5點一度降至2,635.09點,爲五年新低;深圳股市跌幅更甚,成份指數從2021年初的16,293.09點跌至7,683.63點,深圳A股從2,690.67點跌至1,455.02點,跌勢令人震驚。

而外資持續透過與香港的交易連結賣出中國股票,今年1月份淨賣出已達20億美元,歷史第6高;一直是大多數新興市場投資組合中最大的中國,去年55檔專注於中國的ETF卻淨流出8.02億美元。

爲挽頹勢,中國去年開始降息、降準,補貼銀行財務,匯金宣佈買入四大銀行股票與ETF,更在10月臨時宣佈增發1兆國債用於公共基礎建設,2024年2月初,進一步降準放錢,全面降準50點、再貼現率25點等政策。

按照過去中國政府「救市」經驗,出現「政策底」之後,「市場底」及「盈利底」將陸續浮現。前述舉措皆被認爲是中港股市的「政策底」,照理來說中國的股市應反彈上攻;與此相反,官方數據持續疲軟,房地產的債務危機亦有傳染金融業跡象,致使中國股市反彈無力。

事實上,政治上的不透明和中央訊號的不明確,是市場信心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場通常會關注聚焦在經濟議題的三中全會,但中國新一屆政治領導層換屆至今,遲遲未定開會日期,市場未能掌握政策訊號,更讓本已不樂觀的投資者失望。

官方數據的不確定性,也使投資者決策趨於保守。中國統計局公佈2023年1~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6萬億、較去年增加2.9%,卻少於去年同期公佈數字52萬億,針對此巨大矛盾,統計局雖說明「數據間存在不可比較因素」,但已難挽市場信心。此外,去年一整年中國商業零售銷售增長5.8%,全年CPI年增率僅0.2%,下半年CPI年增率更呈現通縮,邏輯上亦有矛盾之處。

儘管如此,「盈利底」使市場仍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已經接近谷底,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優於市場預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緩步增長,而陸續出臺的貨幣政策,已使M1在今年1月上升4.6個百分點。在政策持續釋出利多的現在,言下之意,中國股市目前最缺乏的-正是投資人信心。

隨中國政府將持續出臺政策工具刺激國內經濟,近期市場的動盪,也促使「國家隊」更果斷、更明確的行動,都是希望能快速協助市場信心的恢復,並支持景氣緩步回升。多項政策多管齊出,政策底已現,照着這方向,只要不再有準備下崗的白目官員,預料離中國股市的「盈利底」、「市場底」應該也不遠了,中國經濟復甦有望步上正軌,股市見底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