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教育|斯坦福博士考鄉鎮公務員:如何看名校生下基層?

這幾天,“斯坦福大學博士擬被錄用鄉鎮公務員”的話題引發社會關注和熱議。

事實上,世界名校畢業生歸國到基層當公務員現象並非個例,名校畢業生考公、考編,以及到基層就業現象已經越來越常見。

在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教授張開看來,每個人對於職業發展和生活規劃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斯坦福博士到鄉鎮當公務員,可能會爲基層工作帶來新的視角和創新思維,若他在工作中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實現個人價值,同時也滿足了社會需求,這是雙贏。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志文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指出,近年來,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就業重心不斷下沉的現象非常明顯,越來越多的人下到縣城、街道,以及一些欠發達地區基層崗位就業。名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從側面反映了大學生就業風向標的變化,也是一個時代風向標的變化。

“我們不能這邊批評就業歧視,那邊又指責一些就業選擇,製造另一種‘歧視’。”陳志文說。

斯坦福大學博士生考鄉鎮公務員引關注

6月16日晚,安徽省宿州市公務員局通過宿州先鋒網發佈了宿州市202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第二批)。公示名單中,一名學歷爲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學博士的考生蘇朕,擬錄用至宿州市下轄的靈璧縣鄉鎮機關基層事務管理職位。

“斯坦福大學”“博士”“鄉鎮公務員”,這幾個關鍵詞形成的巨大反差,引發外界對這名考生的關注。

當地招考信息顯示,該考生報考的職位共招聘2人,靈璧縣下轄的韋集鎮和向陽鎮各招錄一名,錄用後考生按總成績排名選擇崗位,將從事公共服務、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等基層綜合管理工作。報考要求中明確,該崗位面向本市戶籍人員,錄用後需簽訂5年不得流出本鄉鎮的協議。

此前宿州市公務員局公佈的考試成績表顯示,報考該職位的6名考生中,蘇朕的筆試、面試、總分成績均位列第一。另外,在宿州市公務員局今年6月公佈的兩批202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名單共434人中,蘇朕是唯一的博士。

澎湃新聞從權威人士處瞭解到,這名斯坦福博士考生本科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曾獲中科大郭沫若獎學金,本科畢業去向爲斯坦福大學。

另據上游新聞報道,在宿州市此次招考中,沒有海外名校優先錄取或免於筆試的政策,所有報考考生一視同仁,招考、錄用及入職後待遇,均嚴格按照《安徽省202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執行。

名校畢業生下基層當公務員並非個例

斯坦福大學博士歸國考取家鄉鄉鎮公務員,聽起來是件新鮮事。不過,世界名校畢業生歸國當基層公務員其實並非個例。

今年3月,浙江杭州餘杭區發佈的一份公務員體檢公示名單,因其中有一位考生來自世界頂尖學府美國哈佛大學,也一度引發社會關注。當時,有媒體報道,餘杭區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回覆稱,區教育局已有多位來自清北的工作人員,哈佛學生來報考尚屬首次。

2020年,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後羅林姣任職深圳南山區桃源街道辦事處的消息也引發過關注。羅林姣曾是哈佛大學生物物理專業博士、南京大學副教授,據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方面稱,2018年羅林姣自己申請去廣東工作,屬於“正常工作調動”。2020年,羅林姣任職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街區建設部部長,主要負責街道三區融合、民生實事及微實事、文化、體育等工作。

除此之外,近幾年,有關“世界名校畢業生歸國考公”“國內名校碩士回縣城或街道、鄉鎮進體制”的現象已經引起媒體和社會的多輪關注。

都市快報曾報道,2023年5月至6月,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先後公示了一批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名單,其中出現了不少海外、境外院校畢業生。比如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先後公佈了三批2023年度擬錄用公務員名單,其中,第一批公示的494人中,有24人的畢業院校顯示爲國外院校,還有8位的畢業院校位於香港或澳門;第二批公示的55人中,又有5人畢業於國外院校,1人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而且,36人爲研究生(碩士)學歷,僅2人是本科學歷。其中不乏畢業於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伯明翰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的碩士生。

另外,2022年浙江麗水遂昌縣公示的面向世界一流大學引進優秀畢業生入圍體檢人員名單也曾引發社會關注。在這份名單中,24個工作崗位的入圍人員基本全部來自雙一流高校和海外名校,其中包括4名博士、19名碩士,他們應聘的主要是縣級事業單位和鄉鎮、街道的相關基層工作崗位。

同在2022年,廣東河源市和平縣也因發佈的2022年引進高學歷人才公告引發過關注。根據公告,該地計劃引進82名畢業生,但通過資格審覈的有700餘人,其中博士31名、碩士700多名,且其中不乏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畢業生,以及美國、英國高校的畢業生。

如何看名校畢業生下基層當公務員

近年來,“斯坦福大學博士擬被錄用鄉鎮公務員”“名校畢業生回縣城進體制”這類消息一經報道傳播,每次都會引發社會關注。

有人會笑侃“宇宙的盡頭是考公考編”,也有人質疑名校畢業生去當基層公務員是不是“大材小用”,還有人認爲新時代年輕人的職業選擇更加多元化,應該理解尊重個人選擇。

關注到“斯坦福大學博士擬被錄用鄉鎮公務員”這一話題後,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教授張開在其個人微博上表示,剛看到這則消息時心中不免有些遺憾,“不過轉念一想倒也能理解”。

張開認爲,每個人對於職業發展和生活規劃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如果這位斯坦福博士認爲這份工作能夠實現他的個人價值和社會貢獻,那麼他的選擇應當得到尊重。

“不少人可能會認爲,擁有斯坦福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博士學位的人才,應該從事與其學術背景更爲匹配的工作,比如科研、教育或高級管理等。這是慣性思維。”在張開看來,基層工作是國家治理和社會服務的基礎,需要有才能、有熱情的人蔘與。這位斯坦福博士的加入可能會爲基層工作帶來新的視角和創新思維,並可能對當地的公共服務和鄉村振興有積極影響,有助於提升當地的發展水平。如果他能夠在基層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專長,實現個人價值,同時也滿足了社會需求,這也是一種雙贏。

不過,張開也坦言,“從教育投資的角度考慮,會有人認爲蘇某的高學歷背景與其選擇的職位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匹配,其實我內心也有這樣的想法。”另外,她認爲,錄用後需要簽訂5年內不得流出本鄉鎮的協議,這可能會限制這位斯坦福博士的職業發展路徑,但也可能是他個人權衡後的選擇。

此外,針對“斯坦福大學博士擬被錄用鄉鎮公務員”這一話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撰文指出,近些年來,“考公”熱度不減,每年國考省考都有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但深究就會發現,博士考基層公務員,並非普遍的社會現象,因此,輿論對這樣的現象倒也不必過度放大和過分解讀。”

不能製造另一種“歧視”

事實上,越來越多國內外名校畢業生到基層當公務員的現象,也已經越來越常見。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志文此前曾撰文指出,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涌入小縣城的案例越來越多,已經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批地方。著名大學畢業生就業重心不斷下沉的現象非常明顯:一方面是區域下沉,逐漸從大城市向基層,甚至偏遠地區發展;一方面是行業和崗位的下沉,從“高大上”的機關崗位,越來越向街道的基層崗位、甚至欠發達地區挺進。

爲何越來越多名校畢業生到基層當公務員?

“大家可能有一個誤區或者盲區,就是認爲著名大學畢業生就應該有一個更高大上的崗位或者更偉大的作爲。”陳志文向澎湃新聞表示,但事實是,這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更加多元化,選擇也更加多元,有一部分人選擇繼續努力奮鬥,也有一部分選擇過安穩的人生,但也並非躺平。

另外,陳志文認爲,名校大學畢業生,是大學畢業生這個羣體中在就業上“議價”優勢最明顯的一個羣體,他們的就業選擇,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大學生就業的風向標,也是一個時代風向標的變化。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大學生、研究生,尤其是名校畢業研究生持續大幅增長,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這導致其稀缺性無法和20年前、30年前相比,大家選擇幹什麼職業都正常,不必用過去的尺子量現在。比如2023年國內某知名高校招收新生中,本科生僅有4200人,但研究生逼近12000人,遠遠大於本科生。再者,因爲複雜的原因,當前本就處在“體制內就業熱”的背景下,因此不必驚訝。

對於“大材小用”“人才浪費”這類觀點,陳志文指出,當前已非“學什麼就一定要幹什麼”或者“幹什麼就必須學什麼”的時代了。同時,當下確實沒有那麼多高大上的需求與崗位。目前國內高校每年提供的教職大約幾萬個,清華北大畢業的博士也難確保能在高校獲得一個教職或者科研崗位。

“我們不能這邊批評就業歧視,那邊又指責一些就業選擇,製造另一種‘歧視’。”陳志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