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最早傳入浙江,爲何江浙人不嗜辣?

辣椒原產美洲中南部,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辣椒與玉米番薯、番茄等其他美洲物產隨着各路航線,傳播到世界各地。

浙江及其附近沿海是中國最早傳入辣椒的地區

史料看,辣椒傳入中國大概有三條路線:第一條是從浙江及其附近沿海沿長江而上;第二條是從日本至朝鮮再至中國東北;第三條是從荷蘭至臺灣。[1]其中第一條傳播路線對中國飲食影響最大,中國後來的飲食重辣區基本由這條傳播路線奠定。

第二、三條都是局部地區的傳播,而且傳入時間略晚,對中國主體食辣區的形成影響不大,故本文只討論第一條傳播路線的情況。

浙江及其附近沿海是辣椒最早傳入的地區,目前所見涉及辣椒最早傳入的史料都與這個地區有關。初步統計,清雍正之前,只有10本書記有辣椒。除了康熙二十一年 (1682) 的遼寧《蓋平縣誌》和康熙三十六年 (1697) 的河北《深州志》與這個地區無關外,剩下的8本中,較早的5本都與這個地區直接或間接有關,2本與其溯江而上的傳播點有關,另有一本情況不明。

與浙江及其附近沿海地區有關的5本分別是: (1) 明萬曆十九年 (1591) ,浙江杭州人高濂撰著的《遵生八箋付梓,其中的《燕閒清賞箋·四時花紀》記載了106種觀賞植物,就包括辣椒:“番椒,叢生白花,子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2]

這也是迄今所知與辣椒有關的最早史料。 (2) 明萬曆二十六年 (1598) ,江西臨川 (今撫州) 人湯顯祖創作的戲劇劇本《牡丹亭》付梓,唱詞中提到了辣椒花:“[末]辣椒花,[淨]把陰熱窄。”[3]

意即辣椒花可以祛除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低熱,將辣椒花作爲藥物使用。湯顯祖雖然不是浙江人,但1593~1598年在浙江遂昌做知縣,1598年秋棄官回臨川,同年《牡丹亭》付梓。雖然學界對《牡丹亭》的成稿地還有爭議,但即便是回到臨川才寫成的,遂昌至少也算是一個醞釀地,而劇中提到的辣椒花,最有可能就是湯顯祖在遂昌的所見所聞。 (3) 明崇禎十二年 (1639) ,上海人徐光啓編撰的《農政全書》付梓,辣椒附記於“椒”條下:“番椒,亦名秦椒,白花,子如禿筆頭,色紅鮮可觀,味甚辣。”[4]

此書卷帙浩繁,徐卒於1633年,生前未能定稿,死後由陳子龍等門生修訂出版,故出版年晚於其卒年。 (4) 清康熙十年 (1671) 浙江《山陰縣誌》記載:“辣茄,紅色,狀如菱,可以代椒。”[5]

這是最早記載辣椒的地方誌。 (5) 清康熙二十七年 (1688) ,杭州人陳淏《花鏡》雲:“番椒,一名海風藤,俗名‘辣茄’。本高一二尺,叢生白花,秋深結子,儼如禿筆頭,倒垂,初綠後硃紅,懸掛可觀,其味最辣,人多采用,研極細,冬月取以代胡椒。”[6]

情況不明的1本是,山東新城 (今山東桓臺縣) 人王象晉編撰的《羣芳譜》,其《蔬譜》卷一“椒”條下附記有辣椒:“番椒,亦名‘秦椒’,白花,子如禿筆頭,色紅鮮可觀,味甚辣,子種。”[7]據研究,《羣芳譜》成書於天啓四至七年 (1624~1627) 之間,王象晉於崇禎八年 (1635) 出任浙江右布政使,[8]

任期不詳。因爲成書年代早於他出任浙江右布政使的時間,所以我們不能確定其對辣椒的瞭解是否來自浙江。

與長江中上游傳播點有關的2本是: (1) 康熙二十三年 (1684) 的湖南《邵陽縣誌》; (2) 康熙六十一年的 (1722) 的貴州《思州府志》。

從這些史料中我們還可以發現:最早傳入浙江及其附近沿海地區的辣椒,只被當作觀賞植物、藥物或花椒、胡椒等調料的替代品。這或許與當時傳入中國的辣椒多是果型小、辣度高的種類有關 (個大、不太辣的甜柿椒到清末民初時才傳入中國) 。此後,這個地區對辣椒的認知基本就停留在這個層面上,居民飲食並不好辣,至今都是中國典型淡食區。

但溯江而上的辣椒,卻在稍後的乾 (隆) 嘉 (慶) 時期,迅速佔領長江中上游的湖南、四川和雲貴高原的貴州、雲南。湖南是最早形成的嗜辣區,然後很快推廣到了四川和貴州,併兼及江西、湖北、雲南等地,從而形成了中國最典型的飲食重辣區。這種格局至遲在嘉 (慶) 道 (光) 年間已基本成形,吳其濬 (1789~1847年) 的《植物名實圖考》即稱:“辣椒處處有之,江西、湖南、黔、蜀種以爲蔬。”[9]

其中的湖南、黔、蜀三地至今仍是重辣區的核心。

長江中上游成爲重辣區的原因

2.1 特殊氣候地理條件下食辣袪溼的需求

雖然重辣區涉及的幾個省,小環境有些差異,但不乏一些共同的特徵,冬溼冷、夏溼熱、日照不足、通風不足、水質寒涼等,正是這些共同的特徵,導致了這個地區共同嗜辣。因爲只有辣椒等強烈辛香物,才能袪除淤閉於體內的嚴重的溼寒溼熱,才能緩解日照不足引發的抑鬱情緒藍勇最早關注到了日照與食辣之間有關係:“以往傳統認爲食辣主要是去溼驅寒,現在最新研究表明:冬季日照少、溼潤而寒冷是形成辛辣重區的主要環境因素。”[10]

雲南最缺的是風,貴州和西川 (四川西部) 最嚴重的問題是多雨、多雲霧、溼冷。因爲不通風、又曬不到太陽,這種溼冷溼熱被封裹、滯積在人體內,蔥、姜、桂這些溫和的辛香料根本無法撼動之,只有辣椒、花椒等極度辛辣的食品,纔有可能將這種“溼”驅除出人體。此外,這一區域總體水質寒涼,飲用寒涼之水,會使體內的溼寒更加嚴重。

同時,日照不足、氣候溼冷容易引發人的抑鬱情緒,辣椒尤其是紅色、橙色的辣椒,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和番茄紅素,可有效緩解人的焦慮和抑鬱情緒。因此,這裡的居民都極需辛香食料以袪除體內的溼寒溼熱,緩解抑鬱的情緒。

2.2 缺鹽,以辣椒替代鹽的部分作用

中國的鹽資源大致分爲三類:東部沿海地區的海鹽;西部內陸地區的湖鹽;中部 (包括川、黔、湘、贛等地) 的井礦鹽。礦鹽像煤礦一樣,深埋地下,探測和開採都不容易,故古人一直將此區視爲缺鹽區。唯一的例外是四川的礦鹽已液化成鹽泉或地下滷水,可鑿井汲取,再熬製成鹽,世稱“井鹽”,以自貢所產最有名。

而且四川在漢晉時期就發現並採引天然氣 (古稱“火井”) 作爲熬製井鹽的燃料,這種“用之不竭”的燃料是四川井鹽得以不斷開採的原因之一。但開採和使用天然氣的技術難度較大,因此火井熬鹽直到清代才較普及。隨着地下淺層滷水被汲空,鹽井越打越深,打井的難度也越來越高,因此,四川井鹽的產量有限,只能滿足四川本地及其周邊部分地區的供應。最可憐的是貴州,它是全國唯一沒有任何鹽資源的省份,粒鹽不產,而且地處高原、崇山峻嶺、江河上游,運輸成本很高。明嘉靖四十三年 (1564) 兩淮巡鹽使朱炳如的奏疏中就講到:“湘潭而上水湍急難行,淮商不便。”[11]

更加困難的是,大多數山區的溪流落差高且水流淺、急,無法通航,物資運輸全靠人背馬馱,運輸成本就更高了,因此這裡的鹽價明顯比別處高。成書於嘉慶九年 (1804) 的張澍續黔書》中就曾指出:“黔介滇、蜀之中,獨不產鹽,惟仰給於蜀,來遠而價昂。”[12]

何況自古以來,食鹽由國家專營,正所謂“天下之賦,鹽利居半”。因此,鹽價遠高於成本加正常的利潤,而且質量差,分量不足,歷史上私鹽嚴禁不止就是這個原因。北宋熙寧三年 (1070) ,權提點江西刑獄張頡就曾指出:“虔州 (今江西省贛州) 官鹽滷溼雜惡,輕不及斤,而價至四十七錢。嶺南盜販入虔,以斤半當一斤,純白不雜,賣錢二十,以故虔人盡食嶺南鹽。”[13]

而且鹽的專賣都是劃區管理的,江西、湖南、湖北的鹽都由淮南鹽政管轄,即使與四川挨着,也只能購買長途逆江而上運來的淮鹽。這些因素都導致這一帶的鹽價特別高。

但鹽是維持人體內部機能正常運行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人體每天必須食用一定量的鹽,才能保持心臟的正常活動,維持正常的滲透壓以及體內酸鹼的平衡。

在辣椒傳入之前,貴州等特別缺鹽又特別窮而買不起鹽的地區,常以草木灰 (最常見的是蕨灰) 濾水代鹽,或食用醃酸食物以降低對鹽的需求量,尤其是這一帶的侗、苗、瑤、土家、布依、毛南等少數民族,嗜酸成性。

醃酸 (苗族稱韽,即用草木灰水浸泡食物。大多會加些粥、飯以助發酵) 的滷水中,含有較豐富的硝酸鉀和其他硝酸鹽,能較好地維持人體電解質的平衡,而且酸味能刺激唾液和胃酸的分泌,從而提增食慾和消化能力,使粗簡之食也得以下嚥。辣椒傳入後,貴州地區草木灰逐漸被辣椒替代,但醃酸仍然盛行 (傣、侗、苗等族以糯米爲糧,食酸有利於糯米的消化) ,並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酸辣口味

辣椒之所以能部分替代鹽,是因爲辣椒素激活的腦部區域,與鹽激活的腦部區域是重合的,而且刺激度比鹽還強烈。科學實驗表明:辣椒素可以通過改變鹹味信息的神經反應來降低對鹽的需求,也就是說吃辣可以“騙”過大腦,讓大腦以爲已吃過鹽了。[14]

2.3 貧窮導致食物貧乏,辣椒成了物美價廉的最好選擇

因“貧窮”而吃辣的現象,在貴州很典型。貴州地處雲貴高原,境內“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土地非常貧瘠,農作物的畝產量是全國倒數第一,食物幾乎都需要從外地調運。明末清初傳入的美洲作物玉米、番薯和馬鈴薯,不僅能在稻、麥等傳統穀物無法種植的高寒瘠土中種植,而且產量相當可觀。

因此,大量的人口蜂擁上山墾山種植,於是人口和墾山之間形成了惡性循環:想要養活更多人,就要開更多地;想要開更多地,就要生養更多的勞動力。而且山地一旦被開墾爲農田,失去了植被的保護和涵養,是很難維持地力的。山區生態被破壞後,“山貨”沒地方生長了,貿易也無貨可貿了,只能在那條“生育———墾山”的窮途末路上轉圈。[15]

在這種以玉米、番薯、馬鈴薯等雜糧爲主食、生態惡化導致蔬果魚肉缺乏、又沒錢大量購買外地食物的時候,辣椒作爲一種營養豐富且物美價廉的食材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原因如下:

一是辣椒易種植、產量高,故成物美價廉之常食。辣椒種植條件要求不高,對日照長短、土壤肥瘠、氣候冷熱都沒有太多的要求,而且辣椒因爲辣,鳥獸害和病蟲害相對較少,容易有個好收成。貴州最大的出產就是辣椒和馬鈴薯。

本地能種,價格就會比較便宜,底層人也吃得起。辣椒採摘期長、結實率高,而且因爲辣,乾製和醃製的辣椒製品的保質期很長,因此辣椒可以全年供應。道光貴州《遵義府志》即稱辣椒是“園蔬要品,每味不離,鹽酒漬之,可食終歲”[16]。

二是辣椒營養豐富,號稱是世界上維生素最多的食物。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以及鐵、鈣等無機物元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居蔬菜之前列。因此,即使只以辣椒爲蔬,人體需要從蔬果獲取的營養也基本能得到保障。

而且這個地區貧困人口多以雜糧爲生,雜糧的營養往往不如稻、麥全面平衡,因此辣椒能夠平衡和補充膳食營養。

三是辣椒能下飯,省菜,且食法簡單,烹飪簡便。辣椒所含的辣椒素刺激唾液分泌的能力較醃酸更強,同時可弱化人對鹽的需求,而且辣椒可以直接當菜吃,少了醃製加工的程序。

四是辣椒比花椒、食茱萸、姜等辛香料的袪溼能力更強,價格更便宜。以前四川人靠花椒和食茱萸 (即椿葉花椒) 驅溼,但這兩種辛香料都產自喬木,而且枝上帶刺,採摘困難,果子一年一熟,產量有限。食茱萸還需通過繁複的手續加工成膏或油才能使用,而且不能直接當菜,只能作調料。

結實率高,採摘期長的辣椒袪溼功效卻一點不比花椒和食茱萸差,因此迅速替代了花椒和食茱萸,只是四川的“溼”實在太厲害,故袪溼效果頗佳的花椒仍被保留,發展出了獨特的麻 (來自花椒) 辣口味。貴州因爲特別缺鹽,有食酸代鹽的傳統,辣椒傳入後,形成了獨特的酸辣口味。

五是辣椒加工貯藏更簡便。山區食物不足,交通不便,冬季寒冷,有時大雪封山,因此這裡非常需要做好食物貯備的工作。但傳統貯備食物最常用的曬乾、風乾、鹽醃的方法,在這裡都不太實用,風、曬時容易黴變,所以這裡最常用的就是製作醃酸。

但因爲缺鹽,醃酸的發酵過程抑菌力不足,很容易酸敗發臭,而辣椒恰恰具有強烈的抑菌殺菌作用,因此不論單獨醃製還是加入其他食物醃製,都能較好地抑制雜菌的繁殖。何況辣椒屬於含水量較少的蔬菜,加上強烈殺菌的辣椒素,即使使用風乾、曬乾的方法,也不容易黴爛。當然,製成辣椒醬、辣椒油的話,保存時間就更長。

六是辣椒有禦寒的功效。貴州溼冷,不宜桑、麻,尤其是棉,故布匹稀缺。清李祖章《黔中竹枝詞》即稱:“黔中鹽、布最貴,有貧民生平少食服者。”[17]

清道光二十年 (1840) 賀長齡《廣種桑棉兼教紡織情形疏》亦云:“桑棉爲衣被之大利,而黔省尚不多種者,一則土棉之種不佳,但能織成粗布,惟安順、興義、黎平三府及貴陽府屬之定番州間或有之。若細白布則皆販自他省,路遠價昂,故民間謀衣艱於謀食。”[18]因此,當地窮人常吃辣椒禦寒,諺雲:“糠菜半年糧,辣椒當衣裳。”

基於這六點原因,辣椒以前多被視爲窮人的食物。道光《遵義府志》即稱:“居人頓頓之食,每物必萫番椒。貧者食無他蔬,一碟番椒呼呼而飽。”[19]甚至同在嗜辣區裡,嗜辣程度也和貧富密切有關。從地區看,山區明顯比平原區更嗜辣。例如湖南,食辣最嚴重的是湘西 (兼具山區、貧窮、缺鹽、少數民族聚居等因素) ,處於平原區、生活條件較好的湘東及湘東北地區 (長沙、岳陽、常德一帶) ,嗜辣程度就明顯不如湘西。

從階層看,窮人遠比富人嗜辣。例如自貢鹽工和鹽井主的飲食就有很大區別,鹽工菜極辣,鹽主菜並不辣。一直到民國時期,四川的正規宴席仍不上辣菜。抗戰時期旅居重慶的張恨水就曾講到:“至於飯必備椒屬,此爲普遍現象。……惟川人正式宴客,則辣品不上席。”[20]而近現代重慶專供最底層“棒棒”吃食的飲食小店,基本就賣三樣食物:豆花、米飯和辣椒醬。

2.4 移民,食辣羣體的大規模播遷

中國的移民史,表現出很明顯的階段性特徵,早期多是由北向南遷移,主要原因是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平安,而且當時北方的經濟、文化都比南方強,移民中也多王公貴族、世家大族、官宦士紳以及有一技之長的士農工商,有力地推進了南方經濟和文化的啓蒙和發展。

元明以來開始轉爲東南向西南和西北的扇形遷移,主要是因爲唐宋以來,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東南成了繁華富庶之地,但繁華富庶必然吸引更多人口的遷入,也會促進生育率,因此這裡很快人滿爲患,人地矛盾日趨尖銳,無地遊民越來越多。

這時,西部和西北部的一些地區因爲戰亂、災害、瘟疫等原因,人口稀少,自然成了最好的移民去處。另一個原因是明末清初玉米、番薯、馬鈴薯等美洲高產作物相繼傳入,使得原來無法耕種的一些陡峭山地也能開墾種植。

這樣,移民遷徙過去時就不用與當地土著爭奪已有農田了 (這種爭奪往往會引發大規模械鬥、傷亡) ,因此這種移民大多能成功立足,並生兒育女迅速繁衍。這讓他們家鄉的無地無業者看到希望,紛紛效仿,從而形成了一股長時間的移民潮。這些移民與早期北向南的移民不同,帶有較強的底層性和貧困性,這個特性也決定了他們與辣椒特殊的親近性。

“江西填湖廣 (湖南、湖北當時爲一省,稱“湖廣省”) ”和“湖廣填四川”這兩次大規模的移民,與這個嗜辣區的形成,有直接的關係。

“江西填湖廣”從明初開始一直延續到清代。起因是元末戰爭中,明軍將領徐達在長沙一帶與元軍和陳友諒部激戰四年,導致這裡土地荒蕪,人口稀少。明朝建立後,爲儘快恢復這裡的經濟,就鼓勵移民,允許移民“插標占田”。

鄰省江西受戰爭影響較小,人地矛盾又比較尖銳,所以江西移往湖廣的移民最多。雖然早期的江西移民與辣椒無關,但明末以後的江西移民就與嗜辣習俗的擴散有關了,因爲江西也是較早食辣的地區之一。

乾隆二十四年 (1759) 的江西《建昌府志》中已有記載:“茄椒,實垂枝間如茄,圓者爲雞心,銳者爲羊角,味辣治痰溼。”[21]嘉慶十八年 (1813) 江西鄱陽人章穆撰寫《調疾飲食辨》時,已稱“今食者十之七八”[22]。可見辣椒在江西的普及速度是非常快的。這樣的江西移民入湖廣,勢必會強化湖廣的食辣程度。

但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康熙年間大規模的“湖廣填四川”。1640年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率部進兵四川后建立大西政權。1646年清軍攻入四川,張獻忠戰死。張獻忠和清軍都有“屠川”行爲,以至於清初四川全省人丁稀少,土地亦不多,順治十八年全省耕地面積只有118.8萬畝,只及明萬曆年間額地8.8%。[23]

爲了招徠移民,發展經濟,康熙七年 (1668) 、十年 (1671) ,四川巡撫張德地請求朝廷鼓勵湖廣等省農民進川墾荒。康熙十年六月,川湖總督蔡毓榮又提出放寬招民授官的標準和延長墾荒起科的年限,並宣佈各省貧民攜妻子入蜀開墾者準其入籍。朝廷批准了這些建議,大規模的移民入川由此展開。

雖然中間曾被“三藩之亂”等事件打斷,但整個移民過程還是持續了百餘年,一直到乾隆後期因四川人口密度增大,無主耕地已經不多,移民潮才逐漸式微。至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移民已佔總人口的62%以上,而移民的60%以上來自湖廣,此外還有來自廣東、陝西、福建、江西、貴州等省的移民。[23]96-101

這些嗜辣移民進入四川后,就徹底改變了四川的飲食傳統。最早移入四川的湖廣移民,大多來自湖南中南部的寶慶府,據雍正《四川通志》估計,康熙晚期 (即18世紀初) 寶慶府、武岡州 (後併入寶慶府) 以及沔陽州 (州城在今湖北仙桃市南) 等府州人民“託名開荒,攜家入蜀者,不下數十萬”[24]。而這一帶恰恰是湖南最早形成的嗜辣區,因爲最早記載湖南人食用辣椒的就是康熙二十三年 (1684) 付梓的《寶慶府志》和寶慶府下的《邵陽縣誌》。

因此,好飴蜜的四川飲食傳統,迅速被辣椒替代。從史料看,這種替代非常迅速,四川食用辣椒的最早記載見於乾隆十四年 (1749) 的《大邑縣誌》,比湖南最早的記錄只遲了65年,但幾乎與湖南同時在嘉慶年間普及,嗜辣成性。只是這裡的氣候條件讓四川人在接受辣椒的同時,仍不忍放棄原來就在使用的袪溼效果明顯的花椒,由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麻辣風格。

江浙未成爲嗜辣區的原因

前面討論了湘、鄂、川、渝、雲、黔、贛爲什麼會成爲中國重辣區,那麼最早傳入辣椒的江浙沿海地區 (兼及同樣是典型淡食區的閩粵) ,爲什麼就沒率先成爲嗜辣區呢?

江浙 (主要指平原區,山區也嗜辣) 未成爲重辣區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爲這裡的情況和湘、鄂、川、渝、雲、黔、贛幾乎正好相反。

這裡氣候溫暖,土壤肥沃,陽光雨水充沛,物產豐富,尤其是海產,多而鮮美,因爲魚肉的氨基酸含量一般高於畜禽肉,而氨基酸正是“鮮”味的來源。鮮味在鹽的引導下會釋放得更充分,因此這裡的飲食基調一直是鹹鮮。因爲鹽和辣椒激活的是腦部同一個興奮區,因此鹽攝入正常的人,對辣不會有太大的慾念。這裡的水很溫厚,且地勢低而平緩,光照足,來自海洋的季風暢通無阻,又是海鹽的重要產區,因此這裡醃曬風臘都很方便,不用特別藉助辣椒來貯藏食物。這裡水路交通發達,貿易興盛,土產和外來物產都很豐富。

因此,富庶的江浙人在物產富庶的土地上,有條件也有能力“講究”吃。他們更願意品嚐百菜百味,而不是讓一辣遮百味。唐宋以來,江浙漸成人文薈萃之地。這些人大多儒、釋、道兼修,遵從“大道至簡,大味至淡”的正統飲食觀,追求食物之本味、真味。李漁在《閒情偶寄》中的一段話就充分表達了這種追求:“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爲其漸近自然。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25]

最典型的菜式大概就是“傍林鮮”了:“夏初林筍盛時,掃葉就竹邊煨熟,其味甚鮮,名曰‘傍林鮮’。”[26]秉持這種飲食觀的江南人,怎麼捨得用辣來掩蓋食物之本味呢!

雖然江浙冬、春也溼寒,夏天也溼熱,但因爲日照和通風條件好,這種溼寒溼熱並不會嚴重淤積體內,一般用蔥、姜、黃酒等就能化解,並不需要功效強烈的辣椒、花椒等辛香料。蔥、姜、黃酒都是這裡的常產。而且因爲氣候、水土整體溫暖,日照充足,過多吃辣反而容易上火,特別在更南、更炎熱一點的浙南、閩、粵、臺等地區,表現得更加明顯,這也是這些地區流行涼茶的主要原因。

最後,我們略微探討一下,近些年爲什麼吃辣越來越普遍?我認爲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一是食性遺傳,父母吃辣,孩子基本上也會吃辣。而且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它作用於痛覺纖維的受體蛋白後刺激痛覺傳導神經,恰好大腦中感知痛和愉悅的神經元是重疊的,被痛刺激後會釋放出讓人愉悅的內啡肽,因此吃辣其實是會上癮的,只是不會像吸毒那樣危害身體。

而且每個人對辣的承受閾值不同,就像每個人的酒量天生不同一樣,但經常喝,酒量是能提高一些的,食辣也一樣,經常吃辣也會越來越能吃辣。

二是高密度種植、養殖、大棚、化肥等工業化手段生產出來的食料,大多鮮味不足、口感不佳,這時就需要辣椒等強烈的調味料來加以掩蓋。

三是現代人肥胖多,傳言辣椒素可以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率,有助減肥。雖然只是“傳言”,但因無副作用,嘗試者絡繹不絕。四是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病很普遍。本該流汗上火的暑熱季節,卻因空調,體內反而閉入溼寒,急需吃辣袪溼。五是在川菜、湘菜遍地開花的背景下,食辣成了一種時尚,尤其是年輕人,不會吃辣會顯得很落伍而不合時宜。

綜上所述可知:一種外來物種的傳入,落了地並不一定就能生根,風土適宜長得好,也不一定就會被人接納、喜歡。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天時地利和人和,它們就像一隻無形的手,牽引着外來的辣椒,在中國的大地上舞步翩躚。

參考文獻

[1]蔣慕東,王思明.辣椒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影響[J].中國農史,2005 (1) :17-27.

[2]高濂.遵生八箋[M].王大淳,李細明,戴文娟,整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528.

[3] 湯顯祖.牡丹亭[M]//萬有文庫 (第一集)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105.

[4]徐光啓.農政全書[M].陳煥良,羅文華,校注.長沙:嶽麓書社,2002:610.

[5] 康熙十年山陰縣誌:卷七·物產志[M].高登先,修.沈麟趾,纂.刻本:3.

[6]陳淏.花鏡[M].陳劍,點校.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267.

[7] 王象晉.羣芳譜[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初編 (第80冊) .濟南:齊魯書社,2001:299.

[8]付美洪.中醫藥學視角下的《羣芳譜》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14.

[9]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M].張瑞賢,校.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7:105.

[10]藍勇.中國飲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佈及其成因研究[J].人文地理,2001 (5) :84-88.

[11] 李翰章,裕祿.光緒湖南通志:卷五十六[M].長沙:嶽麓書社,2009:1342.

[12] 張澍.續黔書:卷六·鹽[M]//叢書集成初編 (第3184冊) .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62.

[13]脫脫.宋史:卷一百八十二[M].北京:中華書局,1977:4443.

[14] LI Q,CUI Y,JIN R,et al. Enjoyment of spicy flavor enhances central salty-taste perception and reduces salt intake and blood pressure[J]. Hypertension,2017,70 (6) :1291-1299.

[15]藍勇.明清美洲農作物引進對亞熱帶山地結構性貧困形成的影響[J].中國農史,2001 (4) :3-14.

[16] 鄭珍.道光遵義府志:卷十七·物產[M].道光二十一年 (1841) 刊本:6.

[17]嚴奇巖.從竹枝詞看清代貴族飲食文化的特點[J].農業考古,2009 (4) :267-270.

[18] 葛士濬.清經世文續編:卷三十五戶政十二[M].清光緒石印本.

[19] 鄭珍.道光遵義府志:卷二十[M].道光二十一年 (1841) 刊本:19.

[20]曾智中,尤德彥.張恨水說重慶[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7:44-45.

[21] 乾隆二十四年建昌府志:卷九[M]//故宮珍本叢刊 (第114冊) .孟炤,修.黃祐,纂.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86.

[22] 章穆.調疾飲食辨[M]//故宮珍本叢刊 (第377冊)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30.

[23]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6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24] 雍正四川通志:卷四十七[M].黃廷桂,修.張晉生,纂.乾隆元年 (1736) 刻本:52.

[25]李漁.閒情偶寄:卷五[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125.

[26]林洪.山家清供[M]//中華飲食物語 (食之語)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