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斐:蔚來的願景是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
本站汽車12月16日報道 電車和油車最大的差異是電和電池。電動車要取代傳統油車,一定要在便利充電與長壽命電池兩個方向實現突破。
長壽命電池涉及電池體系、電池管理體系和智能製造多個環節的全產業鏈協作,短期內無法實現質的突破。而續航焦慮,現階段則可通過便捷的加電補能來解決。
當然這個前提是怎麼纔算“便捷”。
實際用車環境下,新能源車主常常面臨充電時間長,充電車位被油車佔用,公共充電樁損壞等情況,導致充電體驗非常差。
作爲用戶企業,在提升用戶充電體驗這件事上,蔚來有自己的一套方案,並且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在2020有話要說-態度公開課2020封箱大課上,蔚來電源管理副總裁沈斐,爲我們帶來了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的分享。
沈斐表示,在蔚來雲的調度下,蔚來爲用戶提供了一個涵蓋三種方式的全場景加電服務。第一種是家用充電樁,第二種包括換電站、超充樁和第三方充電樁。第三種是以“一鍵加電”服務爲體現,由服務專員和移動充電車構成。
有條件的用戶,購車後蔚來可以幫助車主安裝私人充電樁。官方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0月,蔚來汽車爲用戶累計安裝超過43320個家充樁。
蔚來專屬的“一鍵加電”服務,則站在用戶需求的角度,以移動充電車和服務專員解決了車主另一種充電需求。
而換電已經成爲蔚來的競爭亮點。
在蔚來專屬的換電站內,車輛只需幾分鐘就可完成電池更換,與普通燃油車加油的時間差不多,與普通充電相比更是縮短了等待時間,用戶體驗更好。
截至2020年12月13日,蔚來在全國佈局了165座換電站和87座超充站。
當前換電已經作爲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遠期規劃中,蔚來具備的換電模式也將迎來發展新局面。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了電動汽車的兩個用戶痛點,續航焦慮可以通過便捷的補能化解,但電池技術正處在日新月異的發展階段,用戶會擔心買車後,過兩三年電池就落後了,也大大影響了二手車的殘值率。
基於成型的全國換電網絡,爲了進一步打消用戶疑慮,今年夏天,蔚來汽車發佈電池租用方案BaaS。
沈斐認爲,租用電池方案的優勢顯而易見,主要包括4點。降低購車門檻、解決電池衰減、持續享受電池技術升級紅利和提高二手車保值率。
“由於電池成本的原因,以前用戶買車時會覺得電動車比油車貴。選擇電池租用方案後,車主買車時可以少交一些錢,每個月交租金即可。當用戶一旦開上電動車,就會發現電動車的使用成本真的很低,如果在家裡充電每個月也就100塊錢左右。細算下來電動車整個生命週期的使用成本比油車低很多。”
瞭解蔚來BaaS的都知道,這套方案的靈魂是按需租用和靈活升級。
選用BaaS後,購買蔚來全系車型,無需購買動力電池包,只需要根據個人使用需求按需租用。
選擇70kWh的電池包,車輛售價將減少7萬元,每月服務費980元。
日常城市通勤並不需要大電池場景下,用戶可以選擇租用小電池。
遠途自駕時,用戶也可以短期租用一塊大電池,回來後換回小電池即可,靈活的方案切實爲用戶降低了購車和使用成本。
BaaS 還解決了電池的殘值率問題,BaaS 方案下已經將車輛和電池的產權進行了剝離,電池產權剝離到蔚來的電池資產公司,也就是用戶從蔚來那購買車輛後,再從電池資產公司租用電池。
這樣用戶不再擁有電池的所有權,也就不用擔心殘值率大幅下跌的問題。
“車電分離可以能系統性地解決用戶對電池衰減的困惑。如果你真的擔心這塊電池不好,沒關係,來我們換電站重新換一塊就好。我們的技術會成體系地保證換電體系裡電池的健康和性能。”沈斐如是說。
沈斐進一步解釋,電車的結構其實比油車簡單,電動車就應該比油車更保值。當前電動車的保值率比不上油車,就是因爲電池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用戶會擔心電池衰減後影響二手車價值。車電實現分離後,對電動車二手車的殘值會大大提升。
“BaaS推出後從10%的選用比例,到最近一次財報我們公開的數據已經到了35%,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接受這種模式。”
BaaS車電分離方案更是蔚來電池可充可換可升級最後一塊拼圖,這套能源流轉體系,已經幫助蔚來建立起更多的競爭力。
11月5號,蔚來車主們翹首以盼的100度電池包如期而至。
針對新購車用戶,100度電池包電池租用服務BaaS,車價可減12.8萬元,每月支付1480元。
現有70kWh電池用戶可選擇靈活升級或永久買斷方案。靈活升級方案中,每月支付880元。選擇按年升級的話,每年費用爲7980元。
永久買斷方案中,而非BaaS用戶從70kWh電池永久升級到100kWh電池,一次性支付5.8萬元。非BaaS用戶從84kWh電池永久升級到100kWh電池,僅需支付5400元。
BaaS發佈後,蔚來的銷量已出現明顯上漲。
蔚來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蔚來交付新車5055輛,繼10月份交付量再次突破5000輛,連續第四個月創蔚來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自今年4月以來連續八個月實現同比翻倍增長。
沈斐最後表示,“截至目前,蔚來用戶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2億公里,差不多繞地球3萬多圈。如果大家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周邊已經有很多人在開電動車了,在能源服務日趨完善的保障下,現階段我們應該有足夠的信心去選擇一輛操控性更好,智能化更高的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