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宇代表:司法護“銀髮”,爲老有所安提供保障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張素)上海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賈宇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面對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權益需求不斷提高的新形勢,上海法院建立健全涉老民事審判工作體系,全面落實老年人權益司法保障工作。
近年來,上海法院不斷優化適老型訴訟服務流程,開闢適老綠色通道。賈宇說,對於身患重病、行動不便等特殊老人,主動提供上門服務,簡化立案流程,保障線下立案“只跑一次”,優化線上訴訟服務界面,努力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與此同時,上海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價值引領作用,爲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樂提供司法保障。“我們精心審理涉老疑難複雜案件,研究涉老糾紛解決及權益保障的疑難和熱點問題。”賈宇說。
其中,楊浦法院審理的一起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案件,提示養老機構及其他經營者加強安全隱患整改,切實履行社會責任。長寧法院審理的繼承糾紛案,認定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的,依法喪失繼承權,彰顯了法律對社會價值的正面引導。
此外,上海法院通過巡迴審判、社區普法等形式,增強老年人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拓展多元解紛網絡。
金山法院與石化街道簽訂《指定監護人工作指引》,優化指定監護效果,助力構建大城市養老新樣本;靜安法院創建“白雲法官工作室”,深入社區開展巡迴審判與普法宣傳,將司法服務延伸至基層……
賈宇提到,針對老年人容易陷入騙局的情況,上海法院精準施策,重點打擊以房養老、投資養老爲名的欺老騙老犯罪,同時針對這類犯罪中的社會治理問題與相關部門合作,消除安全隱患。
他說,上海法院在審理一些涉老詐騙犯罪中,發現部分養老機構及醫療機構存在騙用老人醫保卡實施醫保詐騙的情況。對此,審理法院針對養老機構及醫療機構制發司法建議,建議相關機構進一步強化對診療活動的全流程管理,並通過以案說法等方式幫助老人提高防範意識。
上海法院還構建了“機構養老服務行業的風險防控與綜合治理”司法大數據社會治理的應用場景,對養老服務中的詐騙行爲類型進行列舉,通過數據共享向管理部門提出風險提示、預警及防範建議,幫助管理部門及時識別和防範相關犯罪。
“我們將不斷提升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爲廣大老年人安享幸福生活營造良好社會環境。”賈宇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