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被拆散 搬進空軍大院──一個紅衛兵的真實人生(一)

濟南侵華日軍細菌部隊原駐地成筒子樓。(新華社資料照片)

編者按:《紅色皇帝的孩子們》是旅德經濟顧問胡曉平自傳性小說,於二○一八年發行德文版,曾連續數週位居出版社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受到德國媒體重視。

身爲五十年代出生的胡曉平,她的人生中國近代的命運疊合,早年加入紅衛兵,從最初對社會政治秩序的熱情,轉而對意識形態的質疑。自傳性的題材,提供豐富的背景,讓讀者更加了解當時中國社會劇烈動盪的真實輪廓,普通人的命運隨之起伏。對文化大革命帶來的影響,做了全面的陳述。

揭露中國的社會進程與時代巨輪下普通人的辛酸苦甜。

正文開始:

空軍大院坐落在北京西郊公主墳。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以後,在中國各大城市特別是首都北京建立起集辦公生活爲一體的軍隊大院,文革前多數已形成巨大規模。北京從公主墳往西一直到玉泉路,軍隊大院一個接一個。所有大院中空軍大院規模最大,它的設施配置一流,有自己的醫院、體育館、服務社幼兒園、小學校。

空勤竈吃得最好

大院裡的住房按照級別分配。將官們享有獨棟別墅,校官區是若干四層樓羣,其中的單元房面積不等,級別較低的軍官住在筒子樓裡。

叔叔家住在空軍大院的三號樓。這是一個四間一套的單元,三個連體的大房間朝南,其中一間用來做客廳,一個較小的房間朝北。還有一個小鍋爐房,可以燒熱水洗澡。比京峽百萬莊的家大很多。董叔叔是空軍的一個老軍官,五十來歲,是爸爸同事朋友。他的太太看上去比他年齡大一些,姓張,是個家庭婦女,因此人們多隨她丈夫的姓稱呼她。他們的兩個孩子均已成人,在部隊當兵。

阿姨性格溫厚善良,她熱情地接待了京峽和妹妹,告訴她們不用害怕,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姐妹倆被安排在朝北的小房間裡,兩張單人牀、一個三屜桌和一隻櫃子,是裡面的全部傢俱。最初幾天,妹妹完全被生活中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搞得不知所措,只是哭。京峽雖然也想念奶奶,想回家,但她是姐姐,必須要安慰妹妹,給她做出堅強的榜樣。

京峽沒學可上了。起初,她和妹妹只是每天待在家裡,有時看看她自己帶來的書,有時和妹妹一起畫畫,當董阿姨做飯時,幫着她擇菜。白天董阿姨帶着她們到軍人服務社買東西,在大院裡散步,讓她們儘快熟悉大院的環境。董阿姨鼓勵京峽出去玩,結交新的朋友,但她想念那些在百萬莊的朋友們。從未有過的孤獨感襲擊着京峽幼小的心靈。

當京峽和妹妹逐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時,八月的一天,董阿姨出門下樓,不小心拐了腳,從樓梯上滾了下去,右臂骨折,住進醫院。姐妹倆不得不被轉到爸爸的另外一個同事家。

新家的叔叔姓吳,和爸爸同齡,四十來歲。她的妻子付阿姨是城裡一所小學的教師,每天早出晚歸。他們有一個胖胖的女兒,三歲多,在距離空軍大院有十公里左右路程的空軍永定路幼兒園入全託,每星期六下午坐着大院的班車回來,週一早上又乘着同樣的班車返回幼兒園。

吳叔叔家住在九號樓,這是一個「筒子樓」式住宅。每層住有六戶人家,兩個公用廚房和廁所分別坐落在樓道兩頭。吳叔叔家是個兩套間,他們騰出其中一間給京峽和妹妹。屋內傢俱和董叔叔家的一樣,兩張單人牀,一個三屜桌和一個衣櫃。後來京峽才知道,大院各家的傢俱都是公家配給的。

白天,吳叔叔和她的妻子都要上班,家裡沒人。京峽和妹妹每人得到一把鑰匙掛在脖子上,三頓飯在大院裡的「兒童食堂」吃。中午和傍晚每當大喇叭裡播出《大海航行舵手》的歌曲時,在外面玩耍沒有手錶的孩子們就開始奔向「兒童食堂」,他們知道這是中午十二點、晚六點大人們下班吃飯時間必播的革命歌曲,可謂雷打不動。很快這首歌曲就印在了京峽腦子裡:「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雨露滋潤禾苗壯,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魚兒離不開水喲,瓜兒離不了秧,革命羣衆離不開共產黨,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

「兒童食堂」在「軍人食堂」的旁邊。「軍人食堂」分爲三個等級:軍官竈,士兵竈和空勤竈。空勤竈吃得最好,每頓飯後都有新鮮水果。

碗敲震天響等開飯

「兒童食堂」裡排列着數行矮矮的飯桌和小椅子供孩子們就餐,每天有固定的食譜,一星期不重樣。孩子們的飯費根據年齡支付,京峽的伙食費是每月十二元。

「兒童食堂」做的發糕是京峽的最愛,軟軟的、很甜,儘管裡面加的不是白糖,是糖精。這個年代白糖是憑票限量供應。

在「兒童食堂」就餐的男孩子們活潑好動,甚至無法無天,在等待開飯時,常常用筷子和勺把碗敲的震天響,惹來做飯師傅一通大罵。

京峽在「兒童食堂」裡很快結識了許多同她年齡相仿的孩子,喬婷,張超英,肖彬等幾個女孩子成了她最好的朋友。空軍大院的孩子們每天成幫結夥的周遊在大院裡,經歷着各式各樣另他們興奮、不解和迷茫的事情,享受着無大人管束,沒有功課壓力,盡興玩耍的生活。

張超英有時把她爸爸的一輛舊自行車拿出來讓大家練車玩。自行車是二八男車,女孩們個子小,跨不上去,只能先練單腳滑車,然後「掏襠」騎,就是左腳踏着左腳凳子右腳從橫樑下掏過去蹬右腳凳子。屁股一翹一翹的,身子傾斜着,很難掌握平衡。不過到底是小孩子,很快她們就都學會了騎自行車。

每天晚飯後,她們拎着自家暖瓶相約着一起去合作社旁邊的水房灌開水。一壺水二分錢,起初,她們像大人那樣,自覺地往一個掛在牆上的小木盒裡扔硬幣。鍋爐房的燒水師傅通常坐在水房門口聽收音機,或是乾脆把板凳搬到水房前的大榆樹下搖晃着扇子乘涼。師傅只要聽到打水的人往木盒子裡扔鋼蹦兒時發出的清脆響聲,便知道此人自覺地交錢了。往往幾天甚至一週以後,他纔打開木箱清點硬幣。

沒過幾天,女孩子們便發現,燒水師傅只聽扔硬幣的聲音,並不轉過頭來看。於是她們想出一個妙主意:從家裡翻出了一些舊鈕釦,或是當在地上撿到類似鋼蹦大小的碎玻璃片時便積攢起來放在兜裡。再去打開水時,便往木箱裡扔釦子或玻璃片,「鐺」的一聲響同鋼蹦兒沒什麼兩樣。省下的錢,到合作社買冰棒糖塊。(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