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國土又有資源,加拿大爲啥成不了世界強國?爲啥還這麼低調?

加拿大國土面積全球第二,遼闊的土地似乎帶去了優渥的資源。

然而,加拿大在全球政治、經濟領域中的存在感相當之低,以至於提起北美洲,大家往往只能想到美國,再就是想起墨西哥,之後纔有可能是加拿大。

那麼,加拿大爲什麼沒什麼存在感呢廣袤的國土爲何沒能讓其成爲世界強國呢?

有國土有資源?加拿大自己可不這麼認爲

表面上看去,加拿大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其坐擁廣袤的海岸線、遼闊的國土,在世界大戰時期與大發軍火財的美國一樣,同樣遠離歐洲主戰場,免受戰火的侵襲。

再加上16世紀英法殖民者所帶來的成型的工業體系,加拿大的起點可謂是相當之高,至少與如今稱雄稱霸的美國不相上下。

但是,表面上所呈現出現的現象,就是事實嗎?

其實,加拿大雖然貴爲“大國”,但其有着相當特殊的一面——廣袤的國土面積並未給其帶去足夠充盈的選擇。

加拿大的發展之路,往往都是被迫而爲。

一句話概括加拿大的現狀,那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遼闊的國土不能爲己所用,加拿大幾乎就是翻版的澳大利亞和弱化版的俄羅斯。

由於太過於靠近北極圈,加拿大的氣候十分寒冷,真正適宜人類居住的面積相當狹小,沿海地區和南部與美國接壤的土地是最大的居民聚集區。

除了移民他國的加拿大人之外,距離美國直線不足一百英里的土地上建造着大大小小的都市圈。

(加拿大極端天氣現象嚴重)

加拿大的國土面積位居全球第二,而其人口不足5000萬人——如此巨大的反差也暗示了加拿大的氣候條件實在沒有吸引力。

如果將極端天氣時常出沒的國土面積拋去,加拿大實際上就是一個面積狹小的國家。

也正因此,加拿大是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

此外,加拿大“土地肥沃”這樣的論調更是站不住腳的。

加拿大的土地甚至只能用“瘠薄”這樣的詞來形容。

北寒帶附近,加拿大的土地均爲常年凍土層,海岸線附近常年冰凍,幾乎沒有不凍港的存在。

(加拿大極端降雪天氣頻發)

要知道,俄羅斯爲了黑海這樣一處不凍港,多次挑動戰事。

即是是遠離北寒帶的地區,加拿大的土地條件也是“不堪入目”:外層地質覆蓋着一層火山岩,土壤厚度根本無法孕育大型植物。

在自然地理學上,這種加拿大獨有的地質被稱爲“加拿大地盾”。

雲杉、沼澤、岩石……這都是“加拿大地盾”帶來的傑作。

儘管這些自然景象的觀感並不差,但是它們既不能吃,也不能用,自然也就不能成爲加拿大地質條件優渥的佐證。

(加拿大地區土地昂貴)

極寒的氣候與難以耕作的土壤,加拿大北部地區更像是一處“被遺忘之地”,糧食生產的巨大壓力迫使人們只能向南遷徙。

其實,加拿大人對於土地的渴求貫穿其整個國家的發展史。

在闡述人地相互依賴時,加拿大作家歐蒂茲這樣說:

“在原住民的文化哲學中,如果真有什麼是最必要、最基礎,也最至關重要的話,那一定是‘相互依賴’的概念:事實上,沒有土地,就沒有生命……”

在這樣一種互惠關係的引領下,加拿大原住民矢志不移地以主人的身份守護大地,敬仰大地。

(加拿大草原三省均靠近美國)

他們以歌聲、儀式、禱詞和口傳故事表達人與土地互惠互利的關係:

“奧奈達傳統告誡我們要對大地、河流、草木、飛禽走獸、空氣與雲朵以及日月星辰心存感念。日常感恩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快樂和能量。”

而這樣的文字,本質上是加拿大地區農業生產能力不足的真實寫照。即使是在落基山脈沿線的平原地區,農業能力也難以恭維。

民族問題亂如印度,有心無力難成強國

在整個加拿大的發展史中,地理條件所扮演的角色不可估量。

甚至於整個國家的構成、各個行政級別的分級,都因此受限。

而這樣特殊的地理條件,不可避免地在加拿大內部產生了諸多問題。

(加拿大原住民和殖民者)

縱觀整個加拿大的道路規劃以及行政特點,大都是被限制在“東-西”的方向上。

而這些狹長的東西走廊,又往往緊靠着美國的北部邊境。

一些特殊情況下,加拿大的鐵路設施不僅是貼着邊境線修,更是想要橫穿美國的領土。

這種別具特色的鐵路運營模式,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將美國和加拿大的經濟捆綁在一起。

其實這正是加拿大不得不要走的路:和美國聯繫的越緊密越好,形成事實上的利益共同體。

這樣一種“依附性”的治國理念,本質上就決定了加拿大難以達到更高的上限。

此外,彼此相隔甚遠的政治城市讓加拿大陷入了“各自爲戰”的窘境之中。

加拿大期望建造成一個有力的聯邦制國家,但是目前的加拿大隻能被稱作“類聯邦”體制。

在和加拿大東北部,有一個省份名叫魁北克,鬧獨立是當地人的看家本領。

(抗議的加拿大原住民)

他們不僅不屑於講英語,更時時刻刻以“魁北克法裔”的身份自居。

魁北克乃是加拿大第二大省份,當地的議會大樓上永遠只掛着省旗。

儘管魁北克一省的情況和戴高樂時期的《自由魁北克萬歲》息息相關,但是地理上的強大分裂感仍然是不容忽視的。

根據歷史的角度來看,加拿大本身是一個移民國家,其主要族裔分別是英裔和法裔。

然而,一直依賴佔據社會地位頂層的族裔並非是人口數量衆多的法裔,而是英裔後代。

自感缺乏尊重、沒有足夠的社會地位的法裔加拿大人自然對政府高層心懷不滿,這種情緒是長期積蓄的結果,自然也就影響到加拿大社會的方方面面。

當然,加拿大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一顆成爲“強國”的心。

(魁北克獨立運動)

衆所周知,美國的崛起離不開移民政策的大力助推。

在美國與蘇聯爭霸的時期,《1965年移民法》的頒佈是美國由衰轉盛的關鍵事件。

這一法律的頒佈從實際出發,廢除了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施行的非常嚴格的配額制度。

在此之後,亞洲、非洲、拉美等地移民的大量涌入美國,他們以“創造者”的身份紮根美國、建設美國,成爲全新一代的移民。

相較於搭乘“移民之風”的美國,地處美國北方的加拿大並未抓住機遇。

究其原因,在移民取向上,美國移民政策是比較寬鬆的,且側重於家庭團聚移民,移民者建設美國的意願相當強烈。

(加拿大地區的華人街)

而加拿大移民政策非常嚴苛,只有“有價值的、能爲加拿大做貢獻的”移民纔有機會進入加拿大。

美國放寬移民政策兩年後,加拿大對移民政策進行了改革:

從語言能力、教育素質、職業需要等9個方面進行計分,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標準逐漸提高,從一開始的50分提高到了70分。

而對於“藍領”級別的移民,加拿大則是呈現出明顯的“不歡迎”的態度。

(加拿大移民條件苛刻)

因此,一直到現在,在提起移民政策時,美國是“大熔爐”,而加拿大則是“馬賽克”。

其實,加拿大的民族問題一直是其發展的“絆腳石”。

加拿大自國家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實施的是“盎格魯撒克遜化”的同化政策。

其政策表現爲以英國文化作爲加拿大主流,以強制手段或非強制手段迫使其它族裔放棄本來的民族認同,融入加拿大的主流社會。

20世紀20年代,非英法裔移民的進入及其後代的繁衍增多,同化政策不得人心,終在一戰前夕失敗。

這一政策失敗之後,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加拿大效仿美國實行“熔爐政策”,又遭到了其它族裔的強烈抵制,也宣告失敗。

加拿大該如何平衡各民族利益呢?這至今都是一個難以令各方的掣肘。

猛虎臥榻,加拿大難言安寧

現在的加拿大,大家對其的印象大都停留在“五眼聯盟”成員國這一層身份上,對美國百依百順,全然沒有進取“強國”之心。

但其實,加拿大人在美國獨立的第一個百年間,不止一次地讓美國吃癟。

1812年,“不講武德”的美國突襲加拿大,美國以70萬民兵對不足5000人的加拿大士兵。

結果,美軍指揮失當,進展緩慢。

(坐落在多倫多的戰爭紀念碑)

而與拿破崙帝國打完的英國人一看加拿大被欺負,當即越過大西洋,揮兵南下,將美國總統府燒成黑炭。

一直到美國人用塗料刷白牆體,“白宮”才成爲如今人們所熟知的那個白宮。

此後,加拿大和美國陷入了戰略相持階段,彼此的邊境最終確立並延續至今。

19世紀末期,美國搭乘工業革命的快車,成爲全球第一大工業強國,羅斯福甚至揚言要“再度挺入加拿大”。

但是武力不佔優的加拿大人只能動動嘴皮子,不敢和美國發生直接衝突。

慢慢地,美國靠着自己的手段,將加拿大打造成了自己的經濟殖民地。

而加拿大依靠美國的扶持,也實現了經濟的迅速發展。

(穿過書店的美加邊境)

兩國之間的友誼迅速升溫,邊境處於不設防的狀態。

當然,美國也沒有在加拿大設立軍事基地,或許是處於“加拿大跳不出自己手掌心”的心態,美國有這樣的自信。

這樣的強國壓制力,加拿大本質上很難能有作爲——猛虎臥榻,加拿大亦步亦趨或許已經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