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青春期孩子的3個求救信號,太容易被家長忽視了

相信很多家長和我一樣,100多天來一直在關注胡鑫宇事件。雖然希望渺茫,但總希望孩子能夠平安回家。

可惜,事件的結局在昨天塵埃落定了。而令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是,胡鑫宇竟然是自殺的。

在痛心的同時,我注意到了一位媽媽的評論。

她說,當媽媽太難了。全民都在說要尊重孩子,科學育兒,可她只是一個普通人,養孩子的壓力已經很大了,既要上班賺錢,又要照顧孩子。

自己和胡鑫宇的媽媽一樣,又沒有什麼專業知識,怎麼可能知道孩子會突然想不開呢?

我從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這位媽媽的辛苦和無奈。

世界上最希望孩子快樂成長的就是媽媽了。如果可以選擇,我們願意爲孩子擋下一切不幸和磨難。

可是面對青春期,情緒動盪不安的孩子來說,唯一能聽到他們求助信號,在關鍵時刻給他們支持,拉他們一把的,大概率也只有媽媽了。

小樣今年才上二年級,原本我覺得“青春期”離我們家還很遠。但看到那位媽媽的留言後,我趕緊去查了和抑鬱症有關的資料。

我迫切地想知道,孩子的哪些表現預示着他的心理已經出現了問題,可能會發展成抑鬱症,甚至自殺。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的嚇一跳。因爲這些表現都太容易被家長忽視了!

小樣媽正在備考心理諮詢師,通過查詢資料,給大家總結了下面3條評估孩子抑鬱情緒的標準。

這3條標準重在幫助家長判斷孩子是否出現了心理問題,以便儘早干預,不作爲診斷抑鬱症的專業標準。

假如你發現,孩子已經出現了下面3種表現,一定一定要引起重視!因爲胡鑫宇在自殺前,也出現了這些表現。

“三無”指的是無助、無用和無望。

比如胡鑫宇不管怎樣努力,依然無法適應新環境。

電視劇《小歡喜》中,不管英子如何抗爭,媽媽都不同意她報考南大。

又比如有些孩子性格本身比較內向,雖然內心很想融入集體,奈何缺乏勇氣和人際交往能力,在班裡總是交不到朋友。

當孩子無力改變現狀,又缺少家人、朋友的有力支持時,就會產生無助感。

胡鑫宇就曾在筆記上寫道:我這內向的性格真煩。最討厭看到他人消極表情,但自己又是消極對待他人。

從他處處都在考慮別人的看法,不敢早起,怕打擾別人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胡鑫宇是比較自卑的。

胡鑫宇曾站在宿舍陽臺上試圖跳樓,他在錄音筆裡說道:說實話沒有理由(跳樓),只是覺得沒意義……

在另一段錄音裡,他反覆說着“現在我好想去死,感覺已經沒有意義了。”

這都是對生活、對生命喪失希望的表現。

生活中,我們常會爲了孩子好,而要求他做一些不願意做的事。比如讓孩子放棄自己的愛好,花更多的時間學習、補課,等等。

一開始,孩子會極力抗爭。雖然這讓家長們很苦惱,但這其實是青春期正常且健康的表現。

假如有一天,你發現孩子突然變聽話了,你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原來非常着迷的事,他也變得無所謂了。

那你可得引起十二萬分的重視。因爲這很可能是孩子放棄抗爭,對未來喪失希望的表現。

除了上面的“三無症狀”,如果你發現孩子的想法、觀念變得很消極,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甚至經常偷偷哭泣,那都是孩子在向你發送求助信號。

家長一定要多關心孩子,放下對孩子的種種要求,看到孩子這個人本身,去理解和接納他的感受,給他最有力的支持。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睡得好不好,其實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胡鑫宇曾多次在筆記中寫下和睡眠有關的內容。

“終於知道失眠人的痛苦了。睡眠可能有問題,但影響不大。5:30左右醒…… ”

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我們往往都意識不到睡眠質量下降,是情緒問題已經影響到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表現。

青春期孩子的學業壓力大,睡眠普遍不足。正常情況下,孩子應該是累得一躺下就能睡着,早上困得根本叫不醒。

假如孩子出現上牀後難以入睡,睡着後容易驚醒,早上又很早醒來,醒來後難以再睡着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如果無法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幫孩子疏解情緒,就要儘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不要諱疾忌醫。

除了睡眠問題,孩子可能還會出現食慾減退、飯量減少、體重下降等表現,都提示孩子可能出現了抑鬱情緒。

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我們家長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孩子不認真、不努力。

因爲把成績下降全都歸咎於孩子的態度問題,所以我們會積極地說服孩子好好學習。

即使孩子已經明確表示“我不想學習,不想去學校”,家長也不會過多理會。

但其實,學習成績下降有很多種可能。其中一種就是孩子出現了抑鬱情緒,甚至罹患了抑鬱症。

假如是這種原因,那麼成績下降只是一個容易被家長捕捉到的表現,孩子還會同時出現注意力下降,容易發呆,反應遲鈍等情況。

除了學習能力的下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也可能會出現問題。

比如和同學的交往變少了,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總是一個人待着。

這些變化可以通過和孩子的日常交流發現,也可以詢問學校的老師、同學來了解具體情況。

以上就是青春期孩子可能出現抑鬱情緒的3種表現,簡單來說就是看法消極、睡眠不好、成績下降。

過去,你可能覺得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和孩子的成績、前途相比,一時的不開心、睡不好有什麼關係。

但經過胡鑫宇的悲劇之後,希望你能改變這樣的看法,對孩子的情緒和身體健康多一些關注和敏感。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許會犯錯,但只要願意改變,就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