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和你說話,真的是因爲手機太好玩?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總會感到手足無措。

特別是當孩子開始變得沉默寡言、頻頻低頭對着手機時,家長的焦慮更是如同猛獸般撲面而來。然而現在的孩子,真的沉迷手機到不可自拔了嗎?

還記得當年父母盯着我們捧着金庸、瓊瑤小說的眼神嗎?

一副“你再看下去,天都塌了”的樣子,但後來呢?我們不是照樣走過了那個階段,也沒有因爲“沉迷小說”而誤入歧途。

所以,眼下的孩子也未必是手機的俘虜,手機可能只是他們短暫的避風港,是壓力巨大的學習生活中,他們用來喘息的一片小天地。

有時候,孩子頻繁拿起手機,其實不是因爲手機有多好玩,而是因爲他們覺得生活中的壓力太難應對。

學習壓力如影隨形,而手機的世界卻簡單得多:

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面對錯綜複雜的課業難題、也不需要面對父母無休止的“你怎麼還不學習”。

這種逃避未必是壞事,至少,它暫時讓孩子找到了一個不需要思考過多的空間。

而家長們此刻若一味把手機當作洪水猛獸,將全部責任歸於手機,反而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內心掙扎。

那我們該怎麼做?

關鍵不在手機,而在於家長是否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是否能理解他們的無力感。

與其糾結於孩子的手機使用時間,不如試着問問自己:“我每天在手機上花的時間有多少?當我躺在沙發上刷手機時,是否也曾忘記時間的流逝?”

如今的社會節奏如此之快,手機成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家長不能完全割捨手機,卻要求孩子與之斷絕聯繫,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

而真正的問題在於,當孩子想要逃避現實時,父母有沒有提供一個足夠溫暖、足夠安全的避難所?這纔是重點。

說到底,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不僅僅是一場信息傳遞的過程,更是一場心理和情感上的較量。

一個孩子之所以不願和父母溝通,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覺得父母“總是在講道理,卻從不理解他們”。

曾經接觸過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前三,但因爲長期受到父親的否定,逐漸變得內向沉默,甚至不敢主動發言。孩子並非不渴望溝通,而是害怕溝通帶來的負面反饋。

當孩子的內心始終處於防禦狀態,怎麼可能願意輕易打開心扉?

所以,父母的理解與肯定,遠比單純的說教有效得多。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從欣賞和信任出發,構建起真正平等的親子關係。

這纔是消除溝通壁壘的良方。

01 肯定孩子的閃光點

父母的肯定就像太陽,孩子的自信心就是植物,離不開陽光的滋養。

然而,很多父母卻總是忽略了這一點,習慣性地看到孩子的不足,卻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想想看,如果你每天都聽到批評,誰還願意多說一句話?

有一次,我見到一個學生,成績中等,但在班級裡有着極好的領導力和組織能力。

家長卻一直覺得“學習纔是正事”,對於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優秀表現視而不見,結果孩子越發覺得自己“哪裡都不行”。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家長的肯定,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勇氣之源。”

就像我們家那個“遊戲小王子”,每天放學一回家就鑽進自己的小房間,閉門不出,連吃飯都是端着手機玩。

一天我忍不住了,衝進他房間想好好“講道理”,結果看到他手上正擺弄着自己設計的遊戲關卡,還在羣裡和其他小夥伴熱火朝天地討論代碼。

這一下,我竟無從發火,只好硬着頭皮問:“你是不是對編程感興趣?”

這句話一出,孩子眼裡閃過一絲亮光,從那天起,倒是自己主動找我討論遊戲和編程的事。

原來,孩子並非一無是處,只是我們沒找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罷了。

02 讓孩子感受到被信任

想象一下,一個人無論做什麼,身後都有人盯着,時不時還要質疑一下他的動機——這樣的情況下,誰還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對方?

孩子在家裡若沒有感受到父母的信任,那麼與父母的溝通就像是在高牆前自言自語。

信任,是孩子願意主動分享的基石。

有一位朋友的孩子曾經非常叛逆,到了初中,更是離家出走了好幾次。

朋友幾乎要崩潰了,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決定不再給孩子貼上“問題學生”的標籤,而是告訴孩子:“無論你做什麼,我都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

這句話之後,孩子不僅再沒有離家,反而開始主動和母親聊學校裡的事情。

我們家倒是沒有離家出走,但也有一次類似的“信任危機”。

某天發現孩子偷偷在半夜玩手機,我一時間火冒三丈,恨不得把手機摔個粉碎。然而,我轉念一想,這麼摔了又有什麼用?於是第二天,我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聊了聊,才知道他是在和班裡的朋友討論一個課外項目。

聽完後,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原來,這手機“罪行”也不過如此。

後來,我索性給他設了個規矩:“只要把作業寫完,學習成績保持住,手機時間任由你自己安排。”

說來也奇怪,孩子反而主動開始遵守。

03 溝通中包容孩子的情緒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總喜歡站在“道德高地”上,認爲自己的話就是金科玉律,孩子必須聽從。

然而,青春期的孩子恰恰最反感的,就是這種“上對下”的溝通模式。

他們情緒波動大,往往容易因爲一句話而與父母針鋒相對。此時,家長若能包容孩子的情緒,不急於反駁,而是試着傾聽和接納,那麼溝通的效果會好得多。

有一位母親,在與兒子的溝通中經常遭遇“冷暴力”,孩子對她的勸說充耳不聞,直到有一天,母親在兒子發火時,沒有立刻訓斥,而是等情緒平復後,告訴兒子:“我理解你有時會感到煩躁,媽媽不急着要你立刻聽我的,只要你願意,我們可以慢慢聊。”

後來,這位孩子漸漸對母親敞開心扉。

有次,我家孩子也是在飯桌上突然發了一通火:“你們就知道學習,其他事情根本不關心!”

我正準備“回擊”,忽然覺得不對勁,這不是平常的他說話方式。

於是,我停了下來,試着安撫他的情緒。過了一會兒,他終於開口:“我今天在學校遇到點事,不知道怎麼處理。”

當時,我心裡一陣酸楚:

原來,孩子只是需要一份理解,而不是立刻的“說教”。

由此可見,青春期的孩子猶如一株在風中搖曳的嫩芽,外表堅強內心卻敏感脆弱。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妨放下架子,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指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質疑。

這樣,孩子纔會慢慢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與支持,從而願意與父母分享他們的煩惱與困惑。

而溝通的橋樑一旦建立,孩子的手機成癮問題或許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