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節炎日】關節問題很“炎”重,養護關節要趁早

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症狀?國慶期間出遊時,路走多了踝關節就痛了。坐了漫長的飛機之後,發現腰椎痛到不行。即使是宅在家,拿着手機開黑團戰久了,腕關節也很痛。其實,這些都有可能是關節炎的症狀,可不要小瞧這些骨關節問題,一不小心就會變得很“炎”重。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其致殘率和發病率都極高。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國約有3.43億人出現骨關節炎,其中,50歲以上的人羣發病率高達50%。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骨關節炎開始年輕化,尤其是25-50歲的女性也會發病。

每年的10月12日則是“國際關節炎日”,呼籲大家重視自己的關節健康。如果發現自己的關節出現問題,且日益嚴重,需引起重視,並趁早治療。

關節炎的病因

關節炎是指在人體關節及周圍組織、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炎性疾病。這種疾病的病因很複雜,主要與退行性病變、感染、創傷、肥胖、自身免疫反應等因素有關。根據病因可分爲類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

關節炎的症狀

出現了關節炎,其主要的症狀是疼痛,而關節腫脹也是常見的表現。隨着病情加重,關節的功能逐漸出現障礙,例如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等,部分患者還有可能出現關節畸形、骨擦音等症狀。

大家可不要小瞧關節炎,若治療不及時,後果很“炎”重。由於關節炎會引起劇烈的疼痛感,嚴重影響着患者的生活質量,使家庭也承擔着巨大的經濟負擔。加上關節炎容易引起關節功能障礙,嚴重的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畸形,容易致殘。

關節炎的治療

關節炎的治療目的是減輕或消除疼痛、改善關節畸形、改善或恢復關節功能,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於關節亞健康的人羣和早中期骨關節炎的患者來說,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並進行適當鍛鍊維持軟骨的健康、提高關節活動度、避免關節受傷,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關節。如果下肢關節出現病變時,可借用柺杖等工具減輕關節負荷。

目前尚無藥物能對關節炎達到治癒效果,但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減輕患者的疼痛和改善關節功能。對於非甾體抗炎藥物治療無效或者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選擇阿片類鎮痛藥或者是阿片類藥物的複方製劑。需要注意的是,用藥時一定要遵醫囑,不可擅自用藥。

關節炎的預防

關節軟骨是維持關節正常運動的物質基礎,大家日常生活也要注意呵護自己的關節健康。平時應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多攝入一些含鈣的食物,比如豆製品、蔬菜和海產品等,同時應多見陽光及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而堅持適量的體育鍛煉,也能保護自己的關節。

對於老年人來說,需要避免長時間站立和長距離行走,否則會增加關節的承重能力,加快關節退變的程度。秋冬季節,多注意關節的保暖,防止感冒引起的關節疾病。此外,還要及時妥善治療骨質疏鬆、感染、代謝異常、關節創傷等原發病,從而預防關節炎。

參考來源:

[1]世界衛生組織:肌肉骨骼疾病數據

[2]廖德發。我國骨性關節炎流行病學調查現狀[J].微創醫學,2017,12(004):521-524.

[3]王弘德,李升,陳偉,等。《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年版)》膝關節骨關節炎部分的更新與解讀[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9(9):99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