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iPMx分子快速檢驗系統」盲測結果準確 生技大會秀15項創新科技
記者姚惠茹/臺北報導
工研院今(23)日在「2020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以「智慧醫電」、「再生醫學」、「醫藥研發」三大區域秀出15項創新科技成果,包括全球首創的「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還有防疫科技「iPMx分子快速檢驗系統」。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啓萬表示,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工研院就超前部署研發「iPMx分子快速檢驗系統」,發展自主性系統及試劑,部分美國、臺灣及中國專利已獲證,更協助產業投入相關診斷領域。
▲工研院展出「iPMx分子快速檢驗系統」。(圖/記者姚惠茹攝)
林啓萬指出,「iPMx分子快速檢驗系統」7月6日取得TFDA專案製造覈准,已授權國內廠商,並預計8月完成10臺iPMx檢測儀與1萬劑試劑試量產,而且能力試驗的結果顯示,QCMD盲樣檢測結果全數正確,媲美國際知名大廠,最快可望在2021年5月量產。
林啓萬說明,「iPMx分子快速檢驗系統」的檢測原理與國際間通用的黃金標準qPCR類似,具備四大特色,包括精準度可達90%以上的高精準、感染初期即可揪出病毒的高靈敏、重量僅600公克的高輕巧、系統可於40分鐘內得到結果的高效率。
▲工研院展出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圖/記者姚惠茹攝)
工研院今年在「智慧醫電區」展出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主要是目前傳統的腦部內視鏡手術僅有2D成像,需要有經驗的資深外科醫師執行,傷口長度達1~1.5公分,因此工研院研發全球首創「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以0.4公分的3D影像探針,突破2D平面與狹窄空間的限制。
「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可減少腦神經外科40%手術失誤率、縮短25%手術時間,成功解決現行顱內手術的痛點,而且目前3D內視鏡系統一套約20-30萬美元,臺灣每次的手術需負擔2000~4000美元費用,未來國產化量產後,預估5年後可帶動年產值成長8%,搶攻高階醫材市場。
▲工研院展出OCM內視鏡虛擬切片系統。(圖/記者姚惠茹攝)
工研院也展出OCM內視鏡虛擬切片系統,主要是應用在消化道內視鏡,過去醫師在檢查時若發疑似病竈,可即時做切片檢查,但仍需花費時間等待切片判讀的結果,現在工研院研發的OCM內視鏡虛擬切片系統,內建內視鏡與掃描模組、影像擷取與訊號處理技術、演算法,
工研院今年在「再生醫學區」展出積層製造植入式骨材,主要是超高齡社會有許多慢性疾病與退化問題,帶動骨科與相關植入產品成長,而工研院研發「積層製造植入式骨材」,整合個人化3D模型重建、客製化醫材設計影像工程和3D列印技術,以創新植入式醫材系統爲核心競爭力。
▲工研院展出次世代植入導電醫材塗層技術。(圖/記者姚惠茹攝) 工研院也展出次世代植入導電醫材塗層技術,主要是目前在進行許多手術時,需要將相關醫材植入體內,但有時會導致沾黏、引起免疫反應及細菌感染等問題,或是降低醫材既有的功能,爲解決此痛點,工研院研發出領先世界的「次世代植入導電醫材塗層技術」。
「次世代植入導電醫材塗層技術」採用表面改質技術整合抗沾黏與導電特性,具高貼覆性、高抗沾黏性、低阻抗特性,效能比未塗布電極抗沾黏效果增加100倍以上,更可客製化不同規格產品、縮短製程,延長植入醫材的使用時間,因植入式醫療電子產品因沾黏失效,所衍生的二次手術。
▲工研院展出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圖/記者姚惠茹攝) 工研院今年在「醫藥研發區」展出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主要是青光眼是因眼壓過高造成視神經萎縮後,導致視野逐漸缺損、最終失明的眼科疾病,而許多人都誤以爲青光眼是高齡後的眼疾,但根據資料顯示,40歲以上青光眼患者增加比例與60歲以上都是13%,顯示青光眼有年輕化趨勢。
工研院開發「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臨牀上無明顯副作用,可有效排除眼底內的組織液、降低眼壓,一天只需一次點藥即可,目前已在活體動物試驗上獲得有效性的驗證,並同時進行專利佈局,明年可望成功技轉,搶攻上看逾50億美元的青光眼治療藥物市場。
▲工研院展出微反應器系統技術平臺應用。(圖/記者姚惠茹攝) 工研院也展出微反應器系統技術平臺應用,主要是傳統的微流道反應器,讓液體在微流道中混合或進行反應,有利於特定反應物的生產控制,但在藥物製程研發應用仍有許多需要克服的挑戰,因此工研院MRT系統技術平臺混合效率爲傳統的3~8倍,可以在有限空間內達到最大程度的混合。
「微反應器系統技術平臺應用」提高反應效率達60倍、降低反應副產物逾3倍,快速、精準、高效、安全與彈性生產的特性,解決傳統耗能與效果差的問題,還可化解傳統制藥少量多樣、無人願意生產的窘境,加速新藥臨牀實驗藥物製造,縮短新藥量產的時間,提高製成效率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