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時代,滴滴的價值主線是什麼?

15個國家,1500萬司機服務全球4.93億用戶,這家公司都做了什麼?

在移動互聯網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滴滴平臺成爲一名滴滴司機,而對於滴滴司機們來說,網約車就業的靈活性,也爲他們帶來了很好的就業機會

北京時間6月11日,滴滴出行正式向美國證劵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IPO招股書。招股書中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裡,滴滴全球年活躍用戶爲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其中,自2020年3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在中國擁有3.77億年活躍用戶和1300萬年活躍司機。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招股書披露,滴滴最大股東軟銀委派的董事會成員Kentaro Matsui將在滴滴上市時辭任董事,這意味着軟銀將退出滴滴董事會。

對於投資者來說,甚至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投資企業股票就是投資企業的老闆,因此投資者們也分外關注企業高管在上市後對公司的“控制權”。

此次滴滴採用了AB股計劃,即實行“同股不同權”制度。IPO之前,滴滴創始人、CEO程維持股7%,聯合創始人、總裁柳青持股1.7%,程維柳青合計擁有超過48%的投票權,包括程維柳青在內的滴滴管理層擁有超過50%的投票權。

生態發展委員會“撐腰”1500萬司機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全球15個國家400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3年爲司機創造6000億元收入。業務涵蓋網約車、出租車順風車、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代駕車服、貨運、金融和自動駕駛等服務。

所以,從各個方面保障滴滴司機羣體長期、穩定、健康地發展,已經成了滴滴出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4月,滴滴成立網約車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後,率先探索零工經濟勞動者權益保障。 數據顯示,過去八年,累計逾3100萬司機和車主在滴滴平臺上獲得靈活收入,超過21%的他們以此作爲家庭唯一收入來源。他們分佈在全國2200多個城市,在上百億次出行中服務了5.5億乘客。2020年疫情期間,有超過16萬滴滴司機志願加入滴滴醫護車隊。他們從武漢啓程,在全國15個城市爲4萬名醫護人員提供了100多萬次免費接送服務。

據瞭解,滴滴網約車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將針對滴滴司機勞動者權益保障、司機收入穩定透明、平臺規則公平合理等方面進行探索和提升,其中,在司機收入上,委員會將推動建立穩定又靈活的收入模式,確保司機收入可感可知、賬單公開透明,同時會圍繞司乘糾紛、費用糾紛、虛假投訴等場景進行平臺規則的升級,避免司機在接單服務中受到不公平對待。

網約車平臺永遠需要司機

有不少人沒事幹,同時有不少事沒人幹。爲什麼用工荒和失業同時普遍存在?在經濟學上,有“摩擦性失業”的說法,滴滴等網約車平臺的出現,作爲社會就業的緩衝帶,也充分帶動了就業,踐行着企業的社會責任。

但面對着自動駕駛等高新技術的發展,滴滴會讓千萬網約車司機重新失業嗎?

面對司機的這些困惑,滴滴在與招股書同時披露的創始人信中給出了態度,“我們不認爲人力會在這個過程中被淘汰,相反我們相信自動駕駛技術將支持司機滿足未來大幅增長的出行需求,這個過程中也會涌現車輛養護、充電等各種新的工作機會.....縱觀滴滴的成長曆程,我們的目標始終是爲司機提供儘可能好的收益。”

正如滴滴所言,通觀網約車市場,駕駛從業者只會隨着行業變化而變化,或改變工種、或主導駕駛,絕不會因爲技術的進步而失去用武之地。作爲連接市場與平臺的橋樑,改善司機福利,是共享出行發展的關鍵。

也許整個出行市場都能從滴滴的做法中管窺到,“安心收入和從業保障”就是駕駛從業者想要的答案。在提交的上市招股書中,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柳青發布了創始人信中也表示:“我們平臺永遠都需要司機,司機是滴滴的基石。”

更多權益保障服務司機羣體

隨着共享出行的發展,司機的能動性逐漸增加,他們對這個職業的期望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溫飽層面,也可以承擔起更多未來。尤其是後疫情時代,其在提升就業率的作用,也成爲不少國家重要的促就業形式。以此爲基礎形成的零工經濟,也逐漸成爲推動經濟變革的引擎

滴滴在司機權益保障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首先,建立生態協會,保障司機權益。定期收集司機意見,高度重視反饋和福利;其次,給予空駛補貼,補償“未結賬”,降低駕駛成本;第三,推行司服經理制度以關注司機身心健康,還發起了“橙果計劃”這樣的司機福利項目,爲考取中國一流高校的司機子女提供教育發展獎學金。此外,“正能量”專項公益計劃、爲暖心司機授予“滴滴公益榜樣司機”稱號、智能疲勞駕駛提醒等系列舉措,都在全方位立體的爲司機羣體考慮其從業保障。

滴滴等網約車平臺通過保障收入、保障子女教育、關愛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發,既幫助司機家庭創造機會改變命運;又多維度保障司機及其家庭的權益,這是對網約車司機從業者更加關懷的企業行動,有利於提高司機自主性,真正打開共享出行的動力引擎。

如今,滴滴擁有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體系安全策略覆蓋乘車前、乘車中和乘車後。與此同時,滴滴還致力於與各地主管部門、出租車行業、汽車產業等夥伴及社羣積極協作,用本地化的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智慧交通創新,共同解決全球交通、環保和就業挑戰。當然,這是滴滴放棄全年增長,在全國各地舉辦數百場司機和消費者溝通活動的結果。

讓司機對這個職業有所期待,不再是“小打小鬧”、“混吃混喝”,而是合理支持、緊密合作,讓司機“有所信任”後,“有所作爲”。這才應該是網約車平臺頒佈各項惠“駕”政策的初衷。

有人把開車看作是一種短期過渡,有人把做滴滴司機當做事業。靠着這份工作他們維持着家庭,尋求着自我。有不少司機表示:“滴滴給了自己重新規劃職業的機會。”讓那些暫時處於低谷,一時間又沒有明確方向的人,有了一個謀生的手段。相信,滴滴網約車平臺的發展也會讓司機擁有更好的職業保障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