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物價蠢動?央行升息時間還沒到

工商社論

物價被視爲干擾近期國際金融市場的黑天鵝臺灣是否也面臨通膨壓力中央銀行是否會因此調漲利率?最近引發了不少討論。如果以央行6月第二季理監事會提出的數據來解答,得出的結論是臺灣近期面臨的壓力主要來自輸入型通膨,即國際油價和原物料上漲帶動物價走高,至於國內物價雖較先前走高,距離通貨膨脹(一般標準爲物價年增率長期高於2%)仍有一段距離

依央行統計前五月CPI平均年增率爲1.39%,不含蔬果及能源的核心CPI年增率爲1.13%,確實都還在「溫和上漲」的範圍。以主要分項來看,前五月漲幅最高的是油料費和運輸費各漲了0.35%和0.33%,房租、蔬菜、成衣肉類、外食費娛樂服務的漲幅介於0.12~0.06%,僅通訊裝備和水果兩項價格爲下跌。

當然,對於物價變化,各族羣感受可能不一,例如租屋族對房租漲幅可能格外有感,有自用住宅的主婦則可能較關心肉類和蔬果價格變化,年輕人則可對外食和娛樂服務感受較深。企業看物價當然也和一般民衆有更大的不同,特別是臺灣許多原料仰賴進口,國際價格的變動對民衆來說未必有感,但廠商往往第一時間就會產生成本壓力,進而要考慮是否調整至終端的產品價格。

在各界關切和感受重點不同的情況下,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主要是關注17項重要民生物資,包括米、麪粉、豬肉、雞肉、雞蛋、醬油、糖、沙拉油鮮奶奶粉速食麪、麪包、衣服清潔劑衛生紙、沐浴用品、衛生紙、牙膏洗髮精,即民衆日常生活較常購買的商品項目,對其價格漲跌較有感受,進行統計;至今年5月,這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爲1.33%,漲幅則是持續第四個月減緩。

套用央行的說法,今年臺灣通膨壓力主要來自油價回升,預估通膨率高點落在第二季,應屬比較基期偏低的短期現象,下半年因基期偏低因素逐漸消退,通膨率可望緩步回降;惟颱風豪雨天候因素仍將是一大變數,且考量輸入性通膨壓力增溫及機票價格持續高漲等因素,央行因而將全年CPI及核心CPI年增率預測值由1.07%和0.77%,上修至1.6%和1.11%。再白話一點,就是今年物價會比往年走高,但還在央行可接受和可控的範圍內。

央行升息是過往平抑物價走勢的主要方式,全球金融危機前,紐西蘭央行首先於1989年採通膨目標化機制英格蘭銀行(BoE)、加拿大銀行等許多主要央行也都跟進;至於聯準會(Fed)、歐洲央行(ECB)、日本銀行(BoJ)及瑞士央行(SNB)雖未採典型的通膨目標化,即走「彈性的通膨目標化路線,目前以2%的通膨率爲目標,但多年來實際通膨率都未達標,已嚴重傷害相關央行貨幣政策的可信度。

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國際間普遍認爲央行的職責不應侷限於物價穩定,更有學者直指主要央行普遍採行的通膨目標化機制「並不理想」,因爲可能過度專注於物價穩定、反而忽視金融穩定,進而助長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就連原先帶頭採通膨目標化的紐西蘭央行,也已淡化通膨率目標,並將充分就業納入央行法定職責。

由於歷史因素、經濟結構差異、金融市場發展及金融制度不同,各國適合的貨幣政策架構都不盡相同,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架構自然也沒辦法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再說,目前國際經濟金融環境變化較過往加劇,很多時候都處於所謂的非常態或新常態,單以物價漲幅決定央行是否升息,也未必是合宜的解決之道。

此外,近年各國都期待央行擔負更多職責,若干國家央行除肩負物價穩定外,尚包括金融穩定、充分就業,歐洲國家央行甚至面對應將氣候變遷也納入央行法定職責,或被要求在購債計劃中考慮綠色債券的壓力,這更使得貨幣政策架構的設計更加複雜。

至於臺灣因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通膨易受外來因素影響,物價上漲多屬輸入性通膨,若執意採通膨目標化機制,或用緊縮性貨幣政策因應輸入性通膨,不僅無法抑制物價,反而會使產出惡化;此外,匯率對小型開放經濟體的經濟、金融情勢影響很大,理想的貨幣政策架構除了須採具彈性的物價穩定定義、更要充分考量對匯率影響和總體經濟穩定。

結論就是,不管Fed是否因應物價提前升息,目前臺灣的物價對央行來說,壓力遠不如匯價,在臺灣經濟主要由出口而非內需帶動情況下,加上疫情至今延續,距離央行升息現今看來仍是遙遙無期,可以預見到今年底甚至明年全年,新臺幣利率應該都會維持在當前極低水準重貼現率1.125%)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