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國際經貿新情勢下臺灣的務實部署

工商社論

時序進入秋冬之交,新冠病毒疫情果然如疫情專家的預測,全球確診人數不只未見緩解,反而有再度揚升的趨勢。根據統計,截至26日,全球確診人數已經突破6千萬大關,死亡人數也已超過140萬人。面對這樣嚴峻的情勢,儘管邇來包括美國、英國、大陸臺灣等不約而同的傳出有關病毒疫苗研發、測試甚至上市的好消息,但是疫苗施打的效果固然仍有待最後驗證,而其與疫情仍在持續擴散的兩者之間,儼然存在是否緩不濟急的競搏樣態

除了如何有效控管疫情迄今仍是舉世各國的當務之急,着眼後疫情時代如何振興經濟,乃至於如何重建後川普時代的全球經貿秩序,自然也是各相關國家優先規劃並進行超前部署的熱門議題

以美國爲例,即使川普迄今仍不願認輸,他的連任之路客觀來看已經愈見渺茫。但從選後迄今,由他所掀起的中美貿易戰不只未見暫時休兵,甚至在任期結束前繼續對中國重拳。先是於11月12日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與解放軍有關的31家中國企業;繼而近日又傳出川普政府已將89家涉及解放軍的中企,列入禁止美國企業投資或供應其零件與服務的新名單。而最新的訊息更指出,川普考慮在任期最後時間內,對中國加碼強硬措施,以反制中國利用經濟手段脅迫他國爲名,結合其他國家一起締結全新的非正式「抗中聯盟」。

於此,姑且不論川普在大選後以迄新政府上任之前的這段期間,仍然持續不懈的推動新政策,是否有違即將卸任者在此期間應扮演「看守政府」角色的民主慣例,以示對接任者所代表最新民意的尊重。但川普藉由對中國採取更嚴厲制裁的做法,即使意在束縛拜登上任後的對中路線,拜登可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在選後首次的記者會上雖然也表示,美國必須與世界其他民主國家聯手,在全球貿易政策上共同制衡中國。表面看來好像和川普想要締結的抗中新聯盟在一唱一和,但是他同時也定調美國並不會因而推行「懲罰性」的對中貿易政策。

在基本確定未來拜登並不會採行「暴衝式」的對中貿易政策之後,相關的迴應包括上海美國商會於20日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受訪者有七成預期新任政府將聯合其他盟國對中國施壓,但也有超過六成以上在中國發展的美國企業,看好新政府上臺後,美中關係將得以改善,因而對於將來在中國地區的業務經營前景感到更加樂觀。另外則是美國前財長鮑森也於日前指出,拜登政府除了應與中國進行新一輪談判之外,議題更不應只聚焦於處理貿易失衡的課題,也應兼及服務方面的結構等問題。

除了拜登上任後的對外貿易政策預期將不會受「川規拜隨」的框限之外,中國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懲」。遠的不談,以近日而論,中國除了促成東協與中日韓澳紐等15國於15日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成爲世界最大的自貿區,緊接着又於17日以視訊會議的方式召開第十二次金磚五國領導人峰會。會中,新冠疫情確診數分居全球第二的印度、第三的巴西、第五的俄羅斯以及南非(確診數逾77萬),以及同樣面臨新一波疫情衝擊的中國,除了在加強國際防疫合作、維護多邊貿易和經貿合作等方面達成共識,五國並制訂「金磚國家經濟夥伴戰略2025」,爲疫後經濟復甦及反圍堵「超前部署」。繼而又由外長王毅代表出訪日本,於25日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會談,達成中日雙方加速推動中日韓自貿協定的共識。

相較於中美雙方積極部署後疫情、後川普時代的國際經貿新局,乃至於中日韓之間除了同步加入RCEP之外,更務實的撇開彼此之間的歧見,加碼推動中日韓三國之間的自貿協定。而臺灣面對被摒除於RCEP之外,以及面對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困局下,日前雖然透過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於美國華府簽署了一份合作瞭解備忘錄(MOU),但層級效能自然無法與前述兩大區域自貿區協定相比擬。因此理應務實的參採日中於30日即將啓動雙方應對疫情「商務快捷通道」的作法,讓兩岸之間重啓經貿人貨交流管道。乃至於更積極的應對大陸將在廈門建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的規劃,透過雙邊協商超前部署以便就近搭上印度、巴西、南非等金磚國家發展經濟的便車。然而,這種務實的部署對策,如果不能突破兩岸的對立僵局,則充其量只能是「望梅止渴」而卻又求助無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