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量超所有省會!中西部非省會第一城,坐穩了
又有風吹草動,爲防失聯,煩請各位同步關注一下我的備用小號“飛箭財經”↓
作者:餘飛
01
中西部非省會第一城,逆勢狂飆
榆林,這座位於陝西北部,以煤炭著稱的城市,這兩年因爲GDP狂奔,存在感被拉滿了。
根據榆林市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
前三季度,5742.9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7%。
乍一看,這數據並沒有亮眼的地方,但經過本號梳理,就能發現諸多亮色。
第一,GDP增量全國第五。
今年前三季度榆林市的GDP爲5742.95億元,而去年前三季度榆林的GDP爲4880.67億元,增量高達862.68億元。
862.68億元增量,在目前公佈數據的全國城市中,位列第五,僅次於北京、深圳、上海、重慶。
超過了一線城市廣州的增量,超過了直轄市天津的增量,超過了武漢、南京、西安、濟南、廈門、大連、青島、寧波、成都、瀋陽、哈爾濱、長春等副省級城市。
同時,榆林前三季度的GDP增量,超越了所有省會城市,也超越了第一地級市蘇州。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這一表現,夠不夠拉風。
不急,還沒完。
第二,GDP名義增速全國第二。
這裡需要了解一下實際增速和名義增速。
名義增速是現價計算,簡單理解就是增量與去年基數之比。而實際增速則是扣除通脹或通縮因素的不變價格計算,這個計算方式我們普通人無法得知,只能依靠官方公佈直接數據。
從名義增速角度,也即GDP增量與去年基數之比來看,榆林的名義增速高達17.67%,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甘肅金昌市。
此外,在862.28億元增量下,榆林在全國的GDP排名一下從去年的第39位次,超越了石家莊、揚州、鹽城。
02
工業強助攻
榆林能有如此表現背後,其是工業強助攻的結果。
榆林統計局披露:
前三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4394.39億元,增長6.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較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加快3.9個百分點,高於全省0.9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達8.4%,背後是什麼推動?榆林統計局沒有公佈更詳細的數據,不過,我們完全可以以這座城市的產業特色,推斷出來。
那就是煤炭。榆林,是中國煤炭第二城,其煤炭產量僅次於內蒙古的鄂爾多斯。
雖然榆林統計局沒有公佈更詳細的工業數據,但我們可以從陝西省公佈的詳細數據中去尋找。
因爲陝西是化石能源大省,煤炭、天然氣、石油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2023年,陝西原煤產量7.61億噸,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內蒙古和山西;天然氣產量328億立方米,全國第三;原油產量2489.8萬噸,全國第四。這其中,榆林是主產地。2023年,陝西省約80%的原煤、70%的天然氣、43%的原油均出自榆林。
換句話說,陝西的採礦業、煤炭產業增速如何,基本取決於榆林。
根據陝西省公佈的數據:
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較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製造業增長4.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增長7.0%。
能源工業持續較快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9.1%,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加值增長12.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5.9%。
從數據可以看到,採礦業接近兩位數增長。能源工業也接近兩位數增長。
所以可以看到,煤炭工業對榆林的貢獻,功不可沒。
當然,肯定不僅僅是煤炭工業。因爲,如果煤炭工業強勁支持,那陝西與太原也不至於持續的水逆。
作爲煤炭第一大省的陝西,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的GDP增量均爲負數。
一季度山西GDP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24.77億元,減少量位居全國第一,實際增長1.2%,名義增長-7.29%。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省市自治區統計局
山西經濟的水逆之深,還體現在今年一季度,其下轄的包括省會太原在內的11個地級市,GDP增量全部爲負。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山西省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數據: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爲11186.8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9%。
1.9%的增速,位居全國倒數第二。
更關鍵的是,11186.85億元的GDP規模較去年上半年減少了501.71億元,是僅有的兩個GDP增量爲負的省,減少量全國第一。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省市自治區統計局
所以說,榆林GDP增速全國第一,增量全國第五,肯定不完全是煤炭工業的助攻。
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產業轉型取得效果。
榆林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資源型城市有兩大煩惱,一方面,一旦進入枯竭期,經濟很容易失去動力。
另一方面,即便未進入枯竭期,但由於產業過於單一,經濟穩定性較差,過度依賴煤炭週期。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榆林市歷年統計年鑑
對此兩點,榆林有深深地體會。2020年、2015年,榆林分別出現過兩次負增長, 都與煤炭週期強關聯。
基於這兩點,躺在煤炭上過日子的榆林,早就居安思危。
03
產業升級、轉型取得效果
榆林居安思危的結果便是,在既有的能源優勢基礎上,發展壯大更多的關聯產業,進行產業延伸,以及非能源產業。
在發展更多的能源關聯產業路上,央廣網披露,除了煤轉化成電之外,還把一部分的煤做成化工產品,如可降解材料、電池電解液、高端的化工產品等,有效推動了能源產業向高端化轉型。
此外,充分利用氫能、風能、光能等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發電,從能源轉型前端減少碳排放,也是推動能源產業升級優化的重要舉措。源頭減碳、中間降碳、末端固碳。以榆林化學爲代表,榆林走出了一條能源化工全產業鏈低碳化發展之路。
2020年,中國西部氫谷(榆林)氫能產業園就已開工。2022年,由陝西延長石油、國家電網陝西新能源、陝煤集團、陝汽集團等企業共同出資的陝西氫能產業發展公司落地榆林,註冊資本22.8億元。2023年,榆林開始舉辦西部氫能博覽會。
今年8月14日到15日,榆林舉辦第二屆西部氫能博覽會。藉此機會,榆林宣佈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展示出這個傳統能源城市發展氫能的決心。
榆林的目標,是將自己打造成“西部氫能之都”。
在非能源產業方面,精甲醇、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電解鋁、多晶硅、鐵合金等煤化工、現代精細化工、新材料產品,正在嶄露頭角,並逐步成長爲榆林新的工業支柱。
從數據可以看到,榆林披露的2022年數據顯示:
2022年,榆林固投同比增長5.3%,其中工業投資出現負增長,但工業技改投資逆勢大增50.5%。
據榆林統計局發佈的調查顯示,近九成企業已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到生產過程中:15.6%的企業在關鍵工藝流程中數控化率達到80%以上,55.6%的企業達到50%-80%。
這說明,榆林的高增長,並非簡單吃到了“黑金紅利”那麼簡單,也不是“煤炭週期”帶來的唯一結果。
這就是“同樣是煤炭作爲支柱產業,榆林經濟狂奔,山西經濟水逆”的緣由。
正因爲榆林的居安思危,提前佈局,所以過去三年來,榆林的經濟實現了大跨越。
第一,榆林GDP排名從2020年全國第57位,躍升至2023年全國第39位,並在此期間超越洛陽,晉級中西部非省會第一城。
三年躍升了18個位次。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如果將時間拉長至本世紀初,榆林排名相當靠後。當時榆林的經濟只有洛陽、襄陽的三分之一不到,只有宜昌的三分之一,弱於鄂爾多斯。
2008年榆林首次嘗試超越宜昌和襄陽,但很快2009年宜昌就再度反超榆林,2010年榆林又超越了宜昌。2011年榆林超越了鄂爾多斯。
2013年煤炭黃金十年落幕,當年榆林GDP被宜昌、襄陽再度反超。2014年榆林反超宜昌,2015年又被宜昌和鄂爾多斯反超。
2017年榆林再次超越鄂爾多斯。2021年榆林迎來大爆發,再度超越宜昌、襄陽,並超越了霸榜多年的洛陽。
2022年與2023年是榆林拉開與洛陽、宜昌、襄陽差距的兩年。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第二,晉級中西部GDP十強陣容。
在一路過關斬將,先後超越鄂爾多斯、宜昌、襄陽、洛陽之後,榆林不僅晉級爲中西部非省會第一城,而且也如願晉級中西部GDP十強陣容。
這個陣容中,除了榆林,都是高級別城市,如直轄市重慶,副省級城市兼省會城市成都、武漢、西安,以及省會城市長沙、鄭州、合肥、南昌。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其中南昌未公佈2023年數據,採用了2022 年數據
榆林的產業路徑擴張與升級,也是資源型城市與地區必然的路線。
榆林的經驗告訴我們:
這些過度依賴某一個產業的城市,需要冷靜思考,需要快速行動起來,在繼續穩紮穩打優勢產業的同時,需要佈局豐富其他產業。
唯有產業豐富,才能抵抗不確定性衝擊,才能增強自身的抗擊打能力。
這些不僅值得同爲資源型地區的山西學習,也值得很多產業單一,過度依賴某一產業的城市學習,比如吉林省會長春,鋼鐵之都唐山等。
長春的汽車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3.1%,僅一汽的產值就佔全市近55%,營業利潤更是佔到全市工業利潤近九成。
鋼鐵之都唐山,轉型多少年了,目前還是依靠唐鐵吃飯。鋼鐵產業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7.7%。
寫在最後:最近在與一家機構合作,可以幫助內地居民辦理香港身份。
該機構總部位於香港,在全國各地擁有分支機構,深耕香港本土教育與身份規劃領域9年,從K15、本碩博全面覆蓋全港各級教育資源,從前期申請、過程輔導到結果落地,一站式全程陪伴,同時還爲客戶提供從商務、置業、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多項在港後續服務。真正的做到了爲客戶保駕護航,滿足客戶從家人到家業、從生意到生活、從當下到世代的全方位需求。
(非誠勿擾,有需求的讀者,可以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加微信諮詢詳情)
原創不易,辛苦動一動你的小指頭,在文章右小角點個在看、點個贊。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轉載、廣告投放、加讀者羣,加微信:593594349(備註來意,否則不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