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代天宮整容 逐步重現原色

高雄哈瑪星地方大廟歷史建築「代天宮」斥資6000萬元,將以最高標準建築、彩繪、剪黏進行修復作業。(劉宥廷攝)

高雄哈瑪星地方大廟歷史建築「代天宮」斥資6000萬元,將以最高標準建築、彩繪、剪黏進行修復作業,預計2023年底前完成,歷史建築高雄代天宮風華再現;文化局表示,代天宮不只延續其哈瑪星大廟信仰重心的地位,更與興濱計劃重現日治建築羣一起構築多元豐富的文化地景

興濱計劃推動迄今,繼雄鎮北門、舊打狗驛、愛國婦人會館等文化資產啓動修復,代天宮保存文化資產不落人後,在董監事信衆全力支持下,啓動修復工程,以傳統工法修護全廟樑枋彩繪,可見廟方對保存傳統藝術的決心與魄力

代天宮肇建於1950年代,爲戰後初期典型臺灣廟宇型式廟身壽山高雄港環抱朝向高雄港,呈現山環水抱的廟埕空間,兩側承重牆以磚構造爲主,亦少量使用鋼筋混凝土本體則爲傳統閩式格局,採「歇山重檐樣式,格局嚴謹,包括三川五門、前拜殿、正殿、後殿、左右護龍等。

廟方表示,傳統樑枋彩繪近年陸續出現裂紋,主要祭祀空間中的桐油彩繪亦有煙燻灰塵覆蓋等狀況,爲保存這些精湛的工匠藝師作品,廟方特地自籌修復經費,延聘知名的「名襄文化」彩繪修護團隊,由修護師李志上帶領,搭配廖再順剪黏匠師,期待重現傳統藝術風采

目前彩繪修護團隊已有初步成果,正殿架內的四扇匾額已清洗完成,接續進行樑枋清潔。名襄文化表示,修復階段最爲困難的是既要保有古色,又要讓民衆能欣賞彩繪,必須以紅外線攝影作爲輔助,選擇安全的藥劑一層一層小心清洗,過程十分耗時,但是看到刻工精細的彩繪慢慢揭露出來,一切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