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終於要跌了嗎?政府出重拳打房 專家2指標示警:崩跌非好事
▲政府打房升級,房地合一稅趨嚴,無殼蝸牛紛紛詢問「房價終於要跌了嗎?」(示意圖/123rf)
文/中央社
政府祭出一波又一波打炒房措施,遏止房市炒作歪風,部分年輕人紛紛詢問「房價終於要跌了嗎?」但其實臺灣有2大特色,倘若房價崩跌,恐引發連鎖效應,這也是央行總裁楊金龍明示「希望房價軟着陸」的關鍵。
今年初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臺灣防疫成功,經濟維持正成長固然可喜,但隨着利率下探歷史低點、海外資金大舉迴流,資金浪潮涌向房地產,部分區域已見炒作歪風,不只房市價量齊揚,預售屋紅單、購屋者搬凳漏夜排隊等亂象頻傳,買房成爲民衆「不可承受之重」。
▲買房已成爲民衆「不可承受之重」。(圖/翻攝自pixabay)
如今政院聯合各部會祭出「打炒房」方案,緊接着央行端出選擇性信用管制,金管會繼展開不動產專案金檢後,也宣佈啓動「集中度風險控管措施」,內政部則透露還有大絕招未出,就是私法人購屋管制。
眼見政府施展連環計,拳拳到位打炒房,許多無殼蝸牛都期盼房價大跌至「甜蜜價」,讓買房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不過專家就臺灣民情、經濟環境分析,直言臺灣有兩大特色,在此前提下,政府措施主要是遏止炒作歪風、整頓市場亂象,而非讓房價崩跌,否則連鎖效應將衝擊整體經濟。
▲年輕人終於可輕鬆買房了嗎?(圖/翻攝自pakutaso.com)
首先,「有土斯有財」的華人社會傳統觀念深植人心,造就房屋自有率居高不下,據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近10年臺灣住宅自有率都在84%至85%狹幅震盪,幾乎沒有太大波動,在此社會氛圍之下,買房似乎成爲臺灣人的必走之路。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直言,臺灣房價居高不下,有兩大根本問題,一是臺灣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二是持有成本太低;甚至房地產已經不只是居住考量,更是資產配置的一環,有了錢之後,「首選就是買房」。
其次,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持續升高,授信風險增溫,今年10月底銀行不動產貸款佔總放款比重達35.9%,已經接近歷史高點的37.9%;業界人士直言,相較其他週轉金、信貸等放款,臺灣的銀行更偏好借錢到不動產,畢竟有擔保品,房子土地跑不掉,相對安全。
房屋自有率逾8成,加上銀行不動產貸款佔總放款比重偏高,章定煊表示,這意味從老百姓、企業到銀行,絕大部分身家都押在房地產上;有些民衆希望政府下猛藥,一舉打掉房價2、3成,但一旦這樣做,可能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小資族也想要圓買房夢。(圖/pexels)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舉例,若民衆以總價新臺幣1000萬元買房,纔剛開始繳房貸,但房價跌到剩700萬元,民衆可能乾脆放棄這間房子;而臺灣人熱衷買房,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又高,當房價崩跌,銀行壞帳恐迅速竄高,恐演變爲銀行系統性風險。
其實楊金龍日前理監事會上引用前央行總裁彭淮南名言「房子好好的,爲什麼要打它?」就是呼應此事,央行用意不是爲了打趴產業、打垮房價,而是不樂見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貸款,爲了保護銀行資產品質,因而採取措施,穩定金融市場品質。
▲對於剛買房的人,都不願意看到房價下跌。(圖/pixabay)
而政府部會就居住正義、資源配置等角度總體考量後,一致定調這波房地產健全措施目的是「打炒房」;章定煊解讀,政府尊重市場機制,也要維持市場秩序,避免過度炒作反而讓市場不健全。
徐佳馨形容,臺灣人喜歡買房,好比大家都喜歡吃蛋糕,當前房市如同擠滿奶油的蛋糕,看起來好看(繁榮),但對身體不好,政府祭出打炒房措施就是把奶油刮掉,而非直接整塊丟掉。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也肯定政府打炒房作爲,直言臺灣資金太多沒去處,大量涌向房地產導致炒作盛行,不僅炒高房價,連帶地租金跟着上漲,也會加重年輕人的生活負擔;不過他提醒,政府祭出一波波措施後,導引閒置資金至實體投資、增加社會住宅、完善交通路網等配套措施也須一併兼顧,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專家說,增加社會住宅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示意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