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海洋豐富內涵 花蓮海是生活節登場

▲「海事集」現場集結三十個海洋友善攤位,以及公民倡議NGO攤位宣傳環保理念,邀請金曲歌手阿努桑梅絹及多位創作型歌手分享專屬自己的海洋故事。(圖/花蓮公所提供 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市第二屆「海是生活節」系列活動之一的「海事集」13日起一連兩天在北濱公園曙光廣場熱情登場,現場集結三十個海洋友善攤位,以及公民倡議的NGO攤位在活動現場宣傳環保理念,同時還邀請金曲歌手阿努、桑梅絹及多位創作型歌手分享專屬自己的海洋故事。花蓮市長魏嘉賢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呼籲大家在親海的生活裡除了發掘豐富的內涵之外,也在日常生活中減少海洋負擔,讓海洋資源能夠永續利用,至於來不及參加週五活動的朋友,可別錯過週六在同一現場的盛會

花蓮市長魏嘉賢偕同主任秘書翁美華課室主管及同仁出席,與會包括花蓮市代會副主席楊士弘、市民代表蔣邦法胡仁順、吳東昇、李振瑋、立委徐榛蔚服務處主任游鴻明、立委蕭美琴服務處專員謝豪傑、花蓮縣海峽兩岸婦女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徐子芳臺積電慈善基金會副理榮一泓等多人也到場參與這場盛會,對於市公所辦理這項具有環保與海洋生態概念的活動都給予高度肯定

印尼華裔歌手樂夏以一首英文歌曲分享自己的海洋故事,併爲海事集活動揭幕,也讓現場參與活動的每個人沐浴在徐徐的海風中,現場有三十攤組成的市集,爲逛市集的遊客和花蓮鄉親帶來許多驚喜。

魏嘉賢表示,花蓮市公所繼去年辦理「回藍‧海是生活節」系列活動之後,再度辦理第二屆海是生活節,並以環保倡議及海洋文化爲核心,舉辦系列講座、小旅行及「海事集」活動,希望能提醒花蓮鄉親,花蓮人生活在一個海洋環繞的城市,親海的生活有更豐富的內涵等待發掘,但海洋環境的脆弱也應當時刻警戒在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改變習慣,減少海洋負擔,讓海洋資源能夠永續利用。

市集也邀請多位金曲歌手及創作型歌手前來演唱,除了開場的樂夏之外,還有綽號「老頭」的羅皓耘、2015東海岸音樂創作第二名的馬曉安,以及第25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阿努;而在14日星期六的表演,則有創作型歌手趙雅石、吳青原,及今年纔剛出爐的第29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的桑梅絹。他們都帶着自己的海洋故事來分享,訴說他們與花蓮海岸的淵源。

今年的海是生活節以「食魚教育」爲主軸,市公所從五月起辦理七場「找鱻─食魚小學堂」及一場鱻䲜小旅行,分別從理論與實地踏查訴說海鮮「從產地餐桌」的故事及其相關議題。壓軸的「海事集」則邀請三十攤海洋友善攤主來擺攤,販賣各種與海洋發想有關的創作及產品。

爲呼應海是生活節的環保精神,商品皆以無包裝的方式裸賣,逛市集的鄉親在主辦單位提醒下,攜帶自己的環保餐具及購物袋來逛街選購。

另外爲配合食魚教育的年度主軸,邀請的攤商所展售的都必須與「海」跟「魚」有關,許多攤位主人特地爲市集開發限量產品,包括粿婦之「僞魚醬沾沾薑黃餅」、泥巴咖啡的「虎鯨巧克力貝果」。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島航計劃」裡特地從臺灣各地沿海收集最「現地」的海水回來,製作「微粒餅乾」和「海廢甜湯」,考驗大家的勇氣與環保意識。旅食盒子用部落特有的米釀搭配果汁調製飲品,酒精濃度約在2%,介於果汁和微微醺之間,這次他們特別帶來了屬於太平洋的藍,好奇的民衆不妨一探究竟是什麼樣的配方。

在手作部分,月桃戲用精湛的手工編織技術把月桃葉變成了各種魚盤席墊、自然禮讚也撿拾花東寶石模擬大自然靈光創作出「聽海項鍊」系列。市集裡除了豐富多樣的攤販之外,星期六下午五點十五分在活動現場也安排「鬼頭刀創意料理大賽」的節目,有六組來自臺灣各地的參賽者上臺展現刀工廚藝,把黑潮特產的鬼頭刀化爲創意料理。市公所表示,選用鬼頭刀做爲比賽題目,主要是鬼頭刀屬洄游魚種,生產週期短,以花東地區而言,是屬於可食、對海洋資源永續較爲友善的魚種。食魚教育從產地到餐桌,當然少不了料理這個環節,參與民衆可以欣賞這場化腐朽爲神奇的創意料理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