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論球/建國百年臺灣足球夢醒幾分
文/何長髮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進入倒數尾聲,欣聞馬總統在十二月十九日接見亞主席杯奪冠的臺電足球隊時,說了他知道足球是全世界最熱門的運動,而臺灣被說成是足球沙漠,未來會努力並加強推動,這對臺灣足球界是強心劑。但我們要問當前的足球執掌者,你們抓對方向與思維了嗎?如果仍搞不清楚最根本的發展問題,只會爭經費、爭場地及爭參賽,那真不知臺灣足球要到何時才能覺醒!
首先,中華臺北足協理事長盧崑山不要再製造「百名迷失」了,因爲就算前進到世界足球百名之列,也並不代表就可以取得世界盃會內賽的參賽權。
拿現在同爲亞洲的烏茲別克世界排名第76名,約旦排名第82名,還有阿曼排名93名,他們都躋進百名內,但至今也未曾有踏進過世界盃會內賽的大門,再說世界排名第72名的中國大陸,奮鬥幾十年來,只在2002年創下那唯一的一次闖進會內賽的門檻。而像在2010年世界盃從亞洲區闖入圍的北韓隊,現在世界排名也在一百名以外,列居第110名。排名並不能代表足球執政的績效。
那麼在意世界排名的問題,且看看我們國家隊在這一年的排名實況如何,男足在2010年最後一個月排行榜上列第153名,進入2011年最佳排名是在三月升到147名,主要是在亞挑戰杯資格賽淘汰了寮國,但隨後在九月掉到172名,年底目前列165名,世界排名比前一年還要落後退步;而女足在去年世界排名36,今年在奧運資格賽輸泰國,也贏不了越南,排名也往後掉,甚至落在烏茲別克之後,今年已掉落至世界排名第42,與曾經躋入女足世界前二十名難以比擬。
總結在這建國百年的足球績效,我們的男、女足國家隊都無力在亞洲出線,沒資格角逐世界盃會內賽,而有年齡限制的奧運足球隊也同樣在亞洲區第一階段便早早出局,唯一稍可自我安慰的是,世足會外賽第一輪資格賽七月三日在臺北主場面對亞洲屬實力第三級的馬來西亞時,吸引一萬五千人進場,讓人感受到近二十年來現場觀看足球比賽人數最多的一次盛況,不過,我們主場贏球,卻客場輸球,在客場進球不如人的情況下首輪就遭淘汰。
除此之外,唯一的亮點是十月在高雄龍騰舉辦的亞足聯主席杯俱樂部賽,臺電男足隊首次奪得了冠軍,讓我們感受久違的國際賽本土球隊奪冠的喜悅。只是這項比賽是屬於亞洲球會級競賽中,被列爲第三級別的賽事,亞足聯將現有球會級比賽分成三級進行,第一級爲亞冠聯賽,第二級叫亞足聯杯,第三級爲主席杯,沒想到這樣的冠軍成色,還能得到馬總統在總統府接見,這些讓不瞭解實情的人們,似乎嗅到臺灣足球的市場和未來發展潛力似的。
不過,足球績效並不是靠這樣來解讀的,否則我們爲何在世界足球的排名,會從去年的第153名退到今年底的165名。
還有今年十月四日龍騰杯國際足賽臺、港爭冠決定戰役,我們以0比6輸球,吞下輸給香港最慘的敗績,那場球如同「當頭棒喝」狠狠地敲在夢遊中的臺灣足球人頭上,一腳又現出了原形。
振興臺灣足運,不要理想化的口號,而是要應該腳踏實地,搞建築的都知道地基不穩,再高的大樓隨時都會倒下,好好再造札根工程最要緊,往後再落實足球職業化纔是正途。今天我們看到日本足球的突飛猛進,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人家在這兩大最根本的推動問題上堅持到底,並札札實實地在耕耘多年之後的成果。
國家隊要踢出好成績,必須先做好的配套很多,不只是再度請來外國教練掌兵就能見成效的,別以爲有了外國教練,加上幾位轉籍好手助陣,一定會改變實力現狀,畢竟我們的足球地基,長期以來一直是那麼地貧乏,始終未見徹底改善,就算請來荷蘭神奇教練希丁克帶中華隊,還是難以在亞洲闖出線。
現有這班人從2005年自推翻前任領導班子黃石城及張展維接手以來,已經浪費多少個寒、暑假,仍然未見策動全國各地足球總動員,象徵性的辦幾站足夢巡迴列車,不足以改造臺灣足球基層嚴重匱乏的根本問題,因爲始終沒有通盤的檢討與整合足球界的力量,推展不走制度化與運用組織化力量,形成足協內部一套,地方一套各自發展訓練,難成共識。
換言之,未整合資深教練羣的智慧或集思認定引用國外可行的教材,建立起全國統一的指導規範,足協內部一套還私接外務教練,地方也一套各自發展,這豈是令人期待的「希望工程」模式,更遑論那不切實際做給體委會自爽的「樂樂足球」。
再看今年從寮國踢亞洲U16慘敗回來的我們青少年代表隊,暫不談基層抗議的教練派用問題,連柬埔寨、寮國這些窮國的基層發展都比我們好,那豈只是錢與場地的問題而已,更大的問題在於執掌足運者的推展思維與抓不到問題核心。
今年龍騰杯會場印製着「2019年U17世界青少足賽在臺灣」的球衣送球迷,可見足協要大力爭取這項大賽在臺灣舉辦,有理想、有野心是好事,但長期的備戰規畫卻沒有,算一下屆時要參戰的年齡層,現在都還在七、八歲以下,未見全盤好好規畫與培訓,只想爭辦大賽,空有理想但不切實際,這就是領導臺灣足球者的思維嗎?
建國百年也適逢中華木蘭女足踢進世界八強二十週年紀念,緬懷這空前絕後的光榮紀念日,更感嘆我們女足的明天在那裡!多年來從不用心開發人才的養成,目前我們只能從百人中選女國腳,還一直沒有找出企業養成女足隊,這已造成近年來已連續在亞洲盃及奧運資格賽,連亞洲女足的八強資格都失掉的事實,不管男足或女足,唯有面對現實才有夢醒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