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論球/德國足球轉型期待新王朝

文/何長髮

2014年巴西世界盃來了,而在世界盃歷史上,德國足球是一支絕不可忽視的力量。德國一共奪得了三屆世界盃冠軍(1954年、1974年、1990年)和四屆世界盃亞軍(1966年、1982年、1986年、2002年),奪冠次數僅次於巴西和義大利,而7次殺進冠軍決賽紀錄卻與巴西並列世界盃歷史第一。

▲1974年前西德隊由碧根鮑華領銜笑擁世界盃。(圖/FIFA提供)

傳統印象中,德國足球似乎總會讓人想到嚴謹保守而頑強的集體這些形容詞,似乎德國足球和德國人一樣,工作嚴肅認真但略有些死板僵化。不過德國足球也有着自己的另一面,他們在世界盃首次奪冠就離不開一些狡猾招數的幫助,而德國足球雖然注重集體力量,但同時卻也有着依賴球星的傳統。

英國人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而德國則是第一個從英國引進足球的歐洲大陸國家,從19世紀70年代足球就在德國開始迅速發展,而日爾曼民族的鋼鐵意志與堅韌頑強,也讓德國足球從誕生之初似乎就有了一種條理分明變通不足的印象,並因此有了「德國戰車」的綽號。但事實上德國足球也不乏一些稱得上「狡猾」的歷史,比如1954年的「伯恩奇蹟」。

在二戰後德國分裂爲兩個國家,而德國足球也遭到重創,甚至沒能參加1950年世界盃。雖然到了1954年世界盃前西德參賽,但當時沒有人看好他們,而當時的奪冠最大熱門則是如日中天的匈牙利。在世界盃首輪小組賽時德國的對手恰好正是匈牙利。而德國主帥赫爾伯格並沒有和這個強敵硬拼,而是選擇派上替補陣容,甚至還故意打亂了出場球員的場上位置,結果這樣的一支非典型德國3比8慘敗在全主力出場的匈牙利腳下,這是德國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最大比數慘敗。

但德國在首場比賽輸球后重振旗鼓,並最終一路殺進決賽,並再度遭遇匈牙利。首戰對德國的狂勝麻痹了匈牙利,爭霸決賽開場8分鐘匈牙利就取得兩球領先的優勢,人們似乎將看到德國又一次慘敗。但德國隨後連進兩球在上半場將比數扳平爲2比2,而下半場德國又使出防守反擊戰術,在消耗匈牙利體能後由拉恩攻進致勝球,並最終3比2戰勝匈牙利奪冠。這是德國足球歷史上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他們之所以能夠最終捧杯,主帥赫爾伯格在首戰故布迷陣麻痹對手、到了決賽再使出全力的狡猾戰術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等到1974年世界盃,德國人似乎又一次效仿了伯恩奇蹟這種先抑後揚的戰術。這屆世界盃在前西德本土舉行,但作爲東道主的前西德卻在小組賽中0比1“意外”輸給了前東德,這讓前西德只拿到小組第二,但這反而讓他們在第二階段小組賽中避開了奪冠大熱門荷蘭和巴西。在第二階段小組賽B組中前西德連續戰勝南斯拉夫、瑞典、波蘭,而荷蘭和巴西則在第二階段小組賽A組中提前相遇消耗過大,在最終的決賽前西德2比1戰勝荷蘭而捧杯。

德國人天生紀律性和戰術素養,使得球員們在球場上總能做到一絲不苟地執行主帥的戰術,而且總能表現出很強的團隊精神,這讓德國足球天生就是一種注重團隊力量的集體足球。但這絕不意味着德國足球並不重視球星的作用,事實上德國足球歷史上知名的自由人戰術,就是一種非常依賴球星個人能力發揮的戰術,因此創造了「德國足球皇帝」碧根鮑華的誕生。碧根鮑華在74年以隊長身份奪冠,1990年更以教頭身份帶領前西德隊再度捧金盃

▲1990年世界盃前西德隊在碧根鮑華領軍下再奪冠。(圖/FIFA提供)

德國足球昔日最輝煌的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德國國家隊勇奪世界盃,拜仁歐冠賽場上也奪得三連冠。而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德國再奪1996年歐錦賽之後,曾陷入一段低潮期,隨即致力長期青訓工程而再重返世界強者的行列。

與過去相比,如今的德國足球也有了很大改變,德國主帥勒夫更熱衷於效仿西班牙的整體足球,甚至還嘗試了無鋒陣型,而自由人戰術早已束之高閣,國家隊內也罕見領袖球員。而目前的德國國家隊內也有了很多來自波蘭、土耳其、迦納突尼西亞等國家的後裔,上屆2010年世界盃時德國23人蔘賽名單中竟然有11人擁有其他國家國籍,雖然這些外籍兵團的加盟讓德國足球的技術能力提升,但似乎也讓德國足球不再昔日傳統那般硬朗。

長期以來德國足球就給人硬朗、意志頑強的形象,但實際上德國足球也有它狡猾、聰明的另一面,而在如今,已經轉型爲技術流球隊的德國國家隊,用近些年出色成績證明自己也可以踢得很優雅。不過,也有人認爲現在的德國隊,外籍多了,技術漲了,卻頑強丟了,缺乏意志力的德國已經不是那個讓對手90分鐘,甚至120分鐘裡每一秒都提心吊膽的德意志戰車了。

▲新世紀的新德國戰將羣再拚世界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提供)

總之,德國足球已非典型的傳統戰車了,最近幾年德國足球水準又逐漸恢復了巔峰上賽季歐冠決賽更是在拜仁和多特蒙德兩支德甲俱樂部之間對決,而人們希望,德國國家隊也能在2014世界盃再次奪冠,再來創造德國足球的又一個王朝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