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資金青睞上市銀行,業績差異驅動股價分化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黃坤

9 月 2 日,回調數日的銀行股開始“回血”,銀行板塊指數上漲 0.92%。拉長時間來看,今年以來銀行板塊表現亮眼,漲幅達25.21%。

哪些大資金撬動了這一板塊?社保基金增持、險資重倉、北向資金持續流入、被動型基金持倉量已達近年來最高值——上市銀行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多路資金涌入銀行股。

盈利、分紅支撐銀行股行情

“這隻銀行股明顯被低估了。”日前,一家頭部基金公司人士在華東一家農商行1%以上股東座談會上表示。

除了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也青睞銀行股。“投資這隻銀行股是我目前最成功、回報最高的一筆投資。不管是價格因素,還是出於對未來潛力的判斷,都是非賣品!”一位浙江投資者表示。

從基本面來看,穩定的盈利和分紅是支撐此輪銀行股行情的重要因素。42家上市銀行中,實現連續3年分紅且股息率大於3%的有34家。

“與更加依賴現金流的非金融行業相比,銀行利潤波動較小。”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分析稱,銀行業股息率比電力、交運等傳統高分紅行業更高,比煤炭等行業股息更加穩定,在市場中具有稀缺性。

多路資金涌入

上半年,銀行股吸引了大量資金:以保險爲代表的長線資金增持,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以ETF爲代表的被動型指數基金,成爲推動銀行股上漲的重要力量;北向資金持續增配銀行股。

半年報顯示,交通銀行、常熟銀行、成都銀行、蘇農銀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的身影。其中,上半年社保基金通過“全國社保基金110組合”等4個賬戶組合,分別增持常熟銀行約908.08萬股、746.87萬股、400.68萬股和340.97萬股。

保險資金仍是銀行股價的重要支撐。上半年險企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0.65%,保險資金運用餘額較年初增長9.62%,成爲銀行股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對於30萬億元規模的險資而言,面臨資產荒下長錢長投遇困、收益承壓的挑戰,在紅利策略配置思路下,大行憑藉穩定的高分紅受到險資青睞。

以ETF爲代表的被動型指數基金,則是銀行板塊重要的邊際增量。中泰證券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被動型基金持有銀行股的市值達到2019年以來最高值,其中二季度增持規模在115億元左右。

“今年以來,資金大幅流入滬深300ETF,銀行作爲滬深300指數第一大權重行業顯著受益。”興業證券分析師張啓堯說。

此外,國有大行和部分股份行獲較多北向資金流入。招商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北向資金淨流入銀行板塊337.15億元,其中淨流入資金量較大的是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和工商銀行。

分化的銀行股

事實上,銀行股分化也十分明顯。

今年以來股價漲幅最大的是南京銀行,上漲45.26%,杭州銀行、浦發銀行、工商銀行、成都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漲幅均超30%。

而跌幅最大的是鄭州銀行,下跌14.43%;蘭州銀行跌幅達10.5%。其中,鄭州銀行受盈利能力持續承壓影響,已4年未進行分紅。

銀行股表現分化,主要緣於業績及經營穩定性差異。上半年,杭州銀行、成都銀行均實現營收淨利雙增,歸母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0.06%、10.6%;蘭州銀行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同比分別下降3.61%、1.53%。

林英奇分析稱,部分銀行受房地產、零售等領域資產質量問題暴露影響,業績預期較弱,股價表現欠佳;業績表現較好的銀行則受益於撥備水平充足帶來的信用成本節約,以及債券投資相關非息收入的貢獻。

結合上半年市場表現來看,林英奇分析稱,高股息、盈利能力穩定的銀行股漲幅較大。低利率環境下,依靠規模持續擴張的銀行經營模式逐漸改變,經營差異化帶來的市場價值影響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