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鵬華基金陳龍:從交易轉向配置 ETF迎來大時代|ETF深觀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深圳報道

大資管時代,ETF成爲投資者資產配置的優質工具。

數據顯示,過去幾年ETF取得長足的發展,‌非貨ETF的總規模從2021年的0.88萬億元增長到2024年中的2.2萬億元,‌增幅高達150%。‌

這一增長不僅體現在規模上,‌還體現在產品數量和類型的多樣化上。‌截至2024年6月末,‌境內ETF共有973只,覆蓋股債、貨幣、商品等多類資產。其中,非貨幣ETF產品數量爲946只,較2023年底淨增加76只,產品數量和規模同創新高。

在ETF規模蓬勃發展的當下,崇尚基本面選股的鵬華基金打磨形成了豐富的ETF產品矩陣,率先佈局“國家安全系列ETF”,如鵬華國防ETF、糧食ETF等,創新佈局“國粹系列ETF”,如鵬華中藥ETF等,此外,還積極佈局“硬科技系列ETF”,如鵬華科創100ETF、創業板50ETF等,涵蓋寬基、行業、主題、海外等各領域。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與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陳龍就ETF的競爭格局、投資策略和市場空間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近兩年投資者偏好在變化,從做交易轉向了配置的思路。”陳龍表示,ETF未來的空間非常大,但是從基金公司的角度看,競爭也會更激烈。他建議普通投資者優先去關注回撤可控,能不斷創新高的配置類品種。

ETF從交易轉向配置

21世紀:今年是ETF市場成立的20週年,在過去20年的發展中,ETF市場經歷了起步、摸索、創新幾大階段,目前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如何看待ETF市場的發展現狀?

陳龍:ETF全稱是交易所交易基金,目前國內ETF的主要形式是指數基金。今年是ETF發展的20週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內指數基金的規模已經達到了2.7萬億元,大約佔偏股型基金的44%。目前,發展相對成熟的美國市場中指數基金的佔比差不多是55%。

也就是說,在美國這樣的成熟市場中,指數基金的規模超越了主動管理的規模,所以國內目前44%的比例對標美國依然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

另外,在2.7萬億元整體規模中,有2.2萬億元是以ETF的形式存在的,佔整個指數的比例超過了80%。回顧ETF的整個發展歷程,有兩個時間節點非常關鍵:

第一個是在2013年,第一次推出了跨市場的ETF,跨市場ETF出來後極大拓寬了可投資指數的範圍。第二個時間節點是2018年,2018年是新一輪ETF快速增長的起點,這與特定的行情以及特定的監管政策有一定關聯。

目前,ETF產品數量超過了900只,產品非常豐富,涵蓋了大類資產,包括股票、跨境、港股、海外,包括大宗商品。同時,在行業方面也非常齊全。從參與的主體角度看,很多中小基金公司參與到ETF賽道中來。

所以從規模、產品數量、參與主體幾個方面梳理下來,感覺現在是ETF發展較好的一個時間窗口。各方面行情、投資者偏好比較配合。所以這也是我們看到這兩年雖然整體權益市場不算特別好,但是整個ETF的規模還是處在一個持續偏快速的增長階段。

21世紀:從ETF的產品上看,主題和寬基的佔比比較大,但是今年以來像海外或黃金商品這一類的ETF規模持續增長,如何看待ETF規模結構性變化?

陳龍:先簡單回顧一下整個ETF的結構變化,剛纔談到,2018年是一個重要的拐點,所以從2018年起做一個簡單的回顧。

首先,2018年整個行情偏弱,因此寬基比較容易得到資金的青睞,而且主要的是機構投資者有逆勢佈局的需求。所以2018年寬基的ETF增長非常迅猛,佔比達到了60%—70%,隨後2019年開始,A股迎來了兩到三年的結構性行情,各種賽道主題層出不窮。到了2022年底,寬基跟主題各佔半壁江山,發展非常快。2023年,整個行情又開始趨弱,似乎又重新回到了2018年的模式。所以近一兩年,寬基再次受到了機構資金的青睞,同時這兩年新推出了很多比較熱門的寬基指數,規模呈現快速的增長。

到了今年,情況又有所不同,統計下來,增量資金來自普通個人投資者包括普通機構投資增量比較有限,今年的主要增量更多的還是來自於海外、黃金等一些品種。

在我們看來,最核心是投資者偏好在變化,從做交易轉向了配置的思路,特別是這兩年,那些偏低迴撤、比較穩健的方向表現不錯。海外、黃金、紅利方向上,很多指數在今年上半年都創了歷史新高。因此投資者的偏好確實在發生一些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可能短時間內也不能逆轉。

21世紀:在過去20年的發展中,ETF經歷了兩個大年,結合當下的市場環境,對行業未來發展有什麼看法?

陳龍:首先,被動指數這個非常大的賽道依然有發展空間,目前國內被動指數規模大概佔比44%,對比海外市場,哪怕是一個靜態的比較,未來還有十個點的空間。

其次是,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到指數基金中。

另外也看到,這兩年指數基金的發展確實比較完備,不同的大類資產、不同的國別,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工具。

此外,ETF依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植入產品的形式,國內ETF最大的特點是資金使用效率優勢,資金週轉率非常高,而場外的申贖效率相對低,對於機構投資來說,比較重視這方面的要求,會優先購買ETF。

行業也面臨一些困難,產品同質化程度還是比較高,所以當下一個現實是,找到一隻新的值得做的產品,非常不容易。

所以總體這個行業未來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但是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講,未來的競爭激烈程度也會遠超之前。

差異化的研究與產品佈局

21世紀:接下來聊一聊公司的產品佈局,目前公司的指數團隊是什麼樣的組成和規模結構?

陳龍:我們部門分兩條業務線,其中一條線是主動量化,主要是做指數增強。另一條線是被動指數,目前整個部門最新的規模是在550億元左右,被動大概在480億元,主動量化差不多在70億元這樣一個結構。

人員方面,基金經理的安排比較有特色,在規模較大的行業主題指數產品上,會按大類的行業去做基金經理的分工,分爲國防軍工、農業方向,偏科技的方向,偏週期的以及偏消費的等等。

這樣分工的好處是,每個基金經理對自己所管的行業比較深入地研究,跟一些專業的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去交流,能給到一些更好的投資建議。

21世紀:從公司的層面說,在ETF業務方向上,隨着市場的發展最近幾年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成效如何?

陳龍:從2019年開始,我們以行業主題爲切入點,從分級基金轉型做ETF。雖然起步晚,但發展很快。

近兩年,投資者偏好開始轉向寬基,轉向配置型產品,爲順應市場變化,從2022年開始,我們通過多元化的方式,逐步的補齊寬基產品。比如有一些相對成熟的寬基,通過指數增強的策略做差異化的佈局;創業板、科創板這種彈性比較大的板塊,則是去找一些新的指數,比如發行的科創50、創業板50,科創100等,這些都是大板塊中比較差異化的指數。

總體而言,我們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2014-2015年以及隨後的幾年中,積累了很多交易型的客戶,且客戶主要聚焦在行業主題方向,爲後來做行業主題的指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第二,除了客戶基礎的延續外,公司整個研究體系也很好的延續下來,從早期做分級基金開始主題研究積累至今。到目前,團隊保持着專業和深入地研究很多行業,同時提供一些投資建議,這樣來有助於形成跟客戶的粘性,跟同業之間形成差異化的投資陪伴。

產品方面,也會選擇在方向上做一些差異化的佈局,比如在國防軍工方面,更加聚焦高景氣的子行業,差異化的設計也爲後續規模的增長奠定了不錯的基礎。

面對挑戰,我們未來會盡快補齊相對低迴撤的產品,比較穩健的配置類的工具,也是接下來的重點工作。

21世紀:我們瞭解到,從2019年開始鵬華基金就打造了一系列非常有特色的指數基金產品,包括獨具特色的國防ETF,請問未來還會開拓哪些產品?

陳龍:首先,會補齊場外ETF聯接基金。因爲過去幾年優先佈局ETF,到現在,沒有更多新的ETF方向時,則優先補齊場外ETF聯接基金,把場內外打通,因爲聯接的規模也很容易轉移到場內ETF份額上來。

其次,補短板、補寬基、補大類資產、補海外的相關產品。

最後,圍繞新的投資機會或者市場熱點去挖掘一些新的行業主題指數。

區分交易性和配置性品種

21世紀:今年以來市場延續了去年行業持續輪動的結構性特點,如何看待接下來的市場?

陳龍:現在來看,四季度以及之後到明年的情況會比較樂觀。

在接下來的某個時間點,政策可能會再進一步發力。如果全年實現5%有一定的挑戰,不排除會像去年那樣,在四季度重新啓動大規模的特別國債。如果有需要,四季度還是有可能會有進一步的增量額度出來。

總體來講,需要積極的去尋找一些結構性的機會。比如紅利、國央企等,調整結束後,可以作爲一個底倉的配置。另外,要關注接下來景氣可能會改善的方向,比如半導體、國安軍工等方向。

21世紀:你現在也管理了多隻指數產品,包括鵬華中證國防ETF、鵬華國防A還有鵬華空天軍工指數等多隻規模較大的指數產品,下半年國防軍工板塊行情如何呢?

陳龍:我個人非常看好下半年國防軍工板塊的機會。

過去一年多,國安軍工板塊經歷深度調整。再往前,2020年6月開始到2021年,國防軍工經歷了一輪波瀾壯闊的行情,所以大家會看到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上半年差不多四年的時間,整個國安軍工走了一輪過山車行情,跟着景氣週期走是這輪走勢背後的核心驅動因素。

對國安軍工而言,它的景氣驅動相對簡單,是由訂單去驅動,具有很強的規劃屬性。從二季度開始,能感覺到這個行業已經出現了一些邊際變化,包括軍改、人事的調整,有一些從公開的媒體報道能夠看到,包括高層的調整,包括產業層面的軍工集團的人事調整。

下半年,我們認爲板塊總體上是困境反轉。因爲,前面的這些改革包括人事都梳理清楚之後,後面新一輪的訂單大概率能夠逐步重啓。目前判斷,可能在三季度的後半段,比如從9月份開始到整個四季度的前半段10-11月份,會迎來新一輪軍工訂單的密集落地階段。

按照歷史規律,一旦有訂單落地,就會驅動整個板塊走一輪比較大的行情,所以建議大家要特別重視國防軍工板塊。目前整個板塊還是處在一個偏底部的位置,所以不管從股價的位置、估值水平、景氣週期來講,還是處在一個偏起步的階段,未來機會空間可能非常大。

21世紀:普通投資人選指數基金產品應該關注哪些方面?

陳龍:很多投資者都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尤其在A股的市場環境下,大家覺得做投資非常有挑戰,非常困難,當然我自己也一直在市場中摸爬滾打,有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跟大家分享。

首先回到交易跟配置,大家一定要區分這兩個品種,比如拿到一個品種,你要去判斷是屬於交易性品種,還是屬於配置性品種,因爲這是我們虧損的一個很重要的來源。

所謂的交易性品種,是要建立交易的框架,有交易的邏輯,同時這個邏輯需要不斷去驗證,不管對錯,要做一個及時的瞭解,它是有交易的週期的。反過來講,配置就可以中長期持有,理論上配置的週期可以非常長,5到10年都可以。

優先建議大家去關注配置類的品種。配置類品種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第一是回撤可控,第二要能不斷創新高,這個非常關鍵。仔細梳理下來,真正能夠做配置型的產品其實並不多,比如說這兩年的黃金產品,國央企指數等。把提到的這些權重組合起來,構建一個配置組合。

交易類相對複雜,因爲要有針對性的建立一套框架。比如國防軍工,首先是瞭解行業的基本面邏輯,整個景氣週期的變化,這個需要做很多功課,也需要持續跟蹤,然後根據一些技術指標去做交易。所以交易類品種有門檻有壁壘,需要大家建立起相關行業的基本面框架,然後再去做具體的波段把握。

總體原則是,交易的品種,要找處於景氣度偏上升趨勢的方向,再基於市場情緒做一些逆向的操作,當市場情緒過熱時,可以適當地獲利;如果發現基本面沒問題但市場情緒比較悲觀,或者因爲大盤的原因有回調,這時候可以做偏逆勢的佈局。